第四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启幕 顶级专家学者在蓉思维碰撞

2022-11-28 07:51  来源: 成都日报

cab4b6aa-8a83-4879-bfad-d9bc2f70ef9b

▲第四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开幕式现场

昨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四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开幕式在成都举行。

据悉,从2019年开始,每一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都会发布当年度的人类社会发展十大科学问题。本次论坛将围绕联合国17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气候、城市、制造等领域,继续发布“2022年度人类社会发展十大科学问题”,从而研判人类所面临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与挑战。同时,“2022年度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基础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倡议及学科发展报告”也将于论坛期间发布。

本届论坛将持续至11月28日,邀请了包括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位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在内的300余位国内外嘉宾,将通过主题演讲、高端对话、考察对接等进行交流讨论。

诺奖大咖谈科技与发展

让科技为社会服务

科技的最终目标是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作为开幕式报告首位演讲嘉宾的Christopher A. Pissarides作了题为《科技合作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报告,他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科学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不同运用场景,用鲜明的观点阐述了他对国际科技合作方面的见解,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思想盛宴。

“与以前不同的是,在科学技术应用场景方面,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人们投入了更多的技术研发成本,用这些科技创新成果来增进人类福祉。”Christopher A. Pissarides在报告中提到,他更加关注运用新的科学技术后,人们生活的满意度是否得到提高。他认为,在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可以实现人们的不同目标,但科技带来的各种改变中,提高生产效率只是一方面,科技运用的最终目的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科技促进发展,根本是造福人民。科技可以帮助彻底地消除贫困吗?孟加拉国经济学家,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给出的答案是不能,他认为想要彻底消除贫困,光有科技是不够的,还需要改善现有的经济制度。

他用“盆景”来比喻贫困,森林中最高树木的种子,将其放在花盆里生长,它最多只能长到一米高,便停止生长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问题不在种子,而在于花盆。花盆里没有能让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所需的土壤。他认为,穷人其实和盆景一样,只是没有给予他们这个社会中所应有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所以穷人还是穷人,就像盆景一样,无法改变现状。

“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贫困。”穆罕默德·尤努斯用人工智能举例,“如果机器比人做得更好,人类就不再参与生产活动。”他提出,科技是把“双刃剑”,人们必须要保持谨慎的态度,不能够让科学技术取代人类社会活动以及创造力。

多领域专家共话

推动社会发展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巨大进步,总是伴随着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具体体现为能量和信息两个方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杰在开幕式报告中说。他认为,当今时代,信息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成为人类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数智生产力”。值得一提的是,杨杰认为面临当今时代的风险与挑战,全球应该携手构建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生态,共同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

“保护大熊猫,值不值?”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德生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保护大熊猫栖息地,也就保护了与它同一区域的物种及生态系统。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中国森林中特有的哺乳类、鸟类、两栖类动物依靠这个生态系统生存。“这便发挥了作为生物多样性旗舰物种的‘伞护效应’。”

“二十一世纪是医学和生命科学的世纪。”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说,“医学凝聚了自然、人文领域最先进的研究成果,并且生命科学也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支撑。”他认为,医学应全面加强与理学、工学、社科、人文的交融。

绿色工厂发展与创新论坛

公园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

11月27日上午,“第四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的平行论坛“绿色工厂发展与创新论坛”举行,旨在通过技术交流为双碳目标共性支撑技术的创新提供持续支持,探索以技术创新引领城市工业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以点带面形成低碳发展和创新的新格局。

当前,成都正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以此为背景,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碧以《城市工业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为主题进行了主旨报告。

石碧表示,要做到公园城市不怕建工厂,工厂里面有公园。具体来说,可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绿色低碳型制造体系;健全循环经济产业链来实现资源、能源的梯度利用,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以创新赋能打造科技策源地。“比如创新赋能方面,可以通过跨界创新驱动产业创新来拉动产业低碳绿色发展,丰富产业形态多元化,从而打破产业形态限制,突破工业发展边界。”石碧表示,制度创新则是打开公园城市之门的钥匙,“一个城市或区域要实现公园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兼容,离不开制度创新。”

在这一过程中,怎样实现碳减排呢?石碧认为,资源碳中和技术是路径之一,而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将成为未来最大的产业之一。

“公园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可以相辅相成,关键是要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实现循环集约。”石碧表示,科技创新在“公园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营造的环境与土壤、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科研单位与企业的合作模式,是支撑有效创新的三大基础。

“数字场景展”“可持续发展场景展”

前沿视角理解可持续发展和数字智能

11月26日至28日,作为“第四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主要活动,以“绿色地球,数字脉动”为主题的“2022世界数字经济论坛应用场景展”(以下简称“数字场景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数字创新应用场景展”(以下简称“可持续发展场景展”)也同步开幕。

在数字场景展区,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帮助观展者能够以前沿的视角去理解何为可持续发展、何为数字智能概念。值得注意的是,该展区形成了资源、环境、生物、生态等领域多学科融合的地球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实现对全景美丽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精准评价与决策支持。这一板块还设置了AR体验项目。观众使用手机扫描该地球装置,即可与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交互,在新奇有趣的沉浸式体验中了解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详细内容。

此外,可持续发展场景展嵌入了“数字技术护航生命健康”“智算驱动重塑能源结构”“数实融合推动包容增长”“万物互联增强城市韧性”和“携手同行推动命运与共”5个主题。

在“智算驱动重塑能源结构”专题展位上,曾登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Recover E”塑料艺术赛车,向大家呈现了100公斤塑料垃圾变身1∶1还原电动方程式赛车的神奇与酷炫。

不仅如此,此次可持续发展场景展还邀请了联合国妇女署、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文远知行、主线科技等可持续发展科学应用创新机构、企业参展,卫星遥感应用产品、城市模拟器、智慧手术AI导航与分析、无人驾驶、城市模拟器智慧停车、元宇宙会议会展等场景产品充分展示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数字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最新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雪松 吴怡霏 摄影 李冬

原标题:第四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启幕 顶级专家学者在蓉思维碰撞

编辑:段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