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敬最美 以温暖凝聚向善力量

2022-12-06 07:37  来源: 成都日报

当血库告急时,他们无私献出自己的血液;当孤老病残需要照料时,他们以暖心行动传递力量;奥运赛场、社区小巷、公园绿道、防疫一线……在需要的地方,你总能看见那些忙碌的身影。12月5日,是第37个“国际志愿者日”,让我们向志愿者致敬,让“志愿者”成为我们共同的名字。

志愿服务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迈上新征程,志愿者事业要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步同行。

志愿者不仅是一个社会团体,更代表着一种向上生活的力量。要散播阳光,先要成为阳光,要温暖他人,自己首先要充满正能量。不论是坚守二十年志愿服务,让大爱“溢出”车厢的公交师傅夏力,还是创办5个民办公益机构、以自身坚强激励18万人次受益的盲人杨德才,在这些“全国最美志愿者”的身上,一个鲜明的特质是,不论个人境遇如何,他们始终保持着笑对生活的信念。也正因如此,“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才能在不断激励、传递中,越来越绽放出绚烂光芒。

志愿服务是人们关心他人、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据《志愿服务蓝皮书: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十年来,全国注册志愿者人数从2012年的292万人次增长到2021年的2.17亿人次,平均每万人中就有1544人注册成为志愿者。不仅是一次及时地伸出援手,志愿服务也在向更细化、更长远、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汕头的“携手绣未来”项目,把关注点放在非遗传承与聋哑儿童教育上;成都的“熊猫侠”稀有血型应急保障志愿服务项目,成立十年来服务对象已超过5.5万人……这些涓涓暖流汇聚成河,一方面丰富着美好生活的内涵,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更多新的美好期待。

让志愿者精神持续闪光,归根结底要靠制度保障。要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充分参与的志愿服务机制,不断提升服务的制度化组织化专业化水平。同时,要完善志愿服务激励、保障和促进机制,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志愿者、关爱志愿者的浓厚氛围。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坚持全民参与,将志愿精神融入日常生活,让文明向善、助人为乐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选择和自发行动,就一定能激发起整个社会诚信互助的向善力量,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发展,为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写下新篇章。

本报评论员 张帆

编辑:葛泓雨 责编:董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