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典范 看变化丨拆掉围墙打通“心墙” 老旧小院变身“共享式院落”
今年以来,为助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成都不断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推进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整治等工作。如今的成都,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居住环境越来越优美,老百姓生活越来越惬意。
打通3个小院 增加小区居民融合度
位于温江区柳城街道迎晖路100号的成都市林产品总公司家属院,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与该家属院相邻的两个小区也分别修建于2000年和2004年,年代相对久远且院落较为局促。今年初,征得居民同意,这里启动了老旧小区改造,通过连片改造,将原来相临的3个小区小院打通,让“小院”变“大院”,“小小区”互相联通,打造出共享式院落。
拆掉围墙,更要打通小区居民之间的“心墙”。温江区柳城街道城市更新科科长张夏全程参与了此项工作。在她看来,这项工作不仅是一个老旧小区改造的“工程”项目,更是一次通过社区共治完成的“空间创生”,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居民社区自治的意识,还增加了三个小区居民的融合度。
和其他老旧小区一样,除了围墙难题,迎晖路100号小区还面临着一堆“疑难杂症”:外立面斑驳、破破烂烂;屋顶年久失修,漏水严重;雨污未分流,跑冒滴漏现象多发;小区内缺少活动场所和设施……今年下半年,工程队正式进驻小区。“平时听到各种装修声音都会觉得是噪声,但现在,我们听到屋外的工程车、机器声都很高兴,因为我们很快就要彻底和小区老化带来的生活烦恼说再见了。”小区老住户罗平和邻居开心地说。改造中,根据群众的诉求,实施了给排水、排污、水电、路灯、道路、绿化、建筑外墙等基础设施配套改造。虽然整个工程还未完工,但经过改造,昔日的老旧小区已经蜕变。
共建美好家园 居民成了改造设计师
武侯区玉林北路社区老旧小区“和苑”是一个建成30多年的老旧小区,小区里有12个小院落,从2019年开始,在政府的引导下进行改造升级。在改造中,社区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组织收集了几百条小区居民意见,很多小区居民成了改造‘设计师’。”该区玉林北路社区党委书记向万军介绍。
作为老小区,这里居住的老年人比较多。为了防止老人磕碰受伤,院里的水泥造花坛边角,全部从直角变成了圆弧形,而这,正是小区70岁老人杨光霖的主意。85岁的李福元老人在这个小区住了30多年,对于小区的改造,他积极出主意,参与设计了多个小角落。“这栋楼后面原本是一片光秃秃的水泥地,为了让大家住得更舒服,环境更漂亮,我提出修成一个小花园,旁边放上几个小石凳,大家走累了可以随时休息。”李福元指着小花园骄傲地说。
更多的变化随着硬件的改善而悄然发生——小区邻里氛围更加和谐,居民也愿意积极参与小区服务工作。李福元成了小区助老工作站的站长,带领着由小区40多名居民组成的4支志愿服务队,每个月都要为小区老人服务。最近,在社区的支持下,他还组织爱心企业为小区内16户独居老人安装了生命报警器装置,如果独居老人不小心摔倒,报警器会立即响应,及时通知老人的家人。共建共享,共同营造美好生活,在这里生动演绎。
编辑:葛泓雨 责编:董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