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并举提升成都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

2023-01-04 08:30  来源: 成都日报

新时代催生新理念,新征程锚定新目标。党的二十大发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员令。成都作为西部地区最具发展潜力、最有能力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城市之一,伴随着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将迎来众多发展机遇。成都抢抓机遇开好局,乘势而上谋发展,紧扣“现代化”和“国际大都市”两个关键词,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施高效能治理,奋力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坚定不移

走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道路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是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中国式现代化对不同规模、不同等级、不同职能的城市发展均提出新要求。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构成城市发展的底色。2021年,我国人口总数超过14亿,城镇常住人口达9.1亿,拥有7个超大城市、14个特大城市、84个大城市以及500多个中小城市。分类引导人口在不同规模城市集聚,推进都市圈和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是人口国情的客观要求。成都等超大城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具有标杆引领作用,要树立“精明紧凑”城市发展理念,统筹兼顾经济、生活、生态、安全等多元需要,加强风险防控,积极破解“大城市病”。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确立城市发展的目标。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就是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城市建设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幸福提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全社会公平正义和城乡共富共美。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标明城市发展的重点。物质是城市的基础,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发展要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还要注重传承历史文脉,弘扬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实现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文化富饶,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树立城市发展的底线。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必须树立底线思维,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引导市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加强城市环境保护,修护城市生态空间,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实现山水人城和谐相融。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明确城市发展的路径。城市发展不靠城乡“剪刀差”,更不靠掠夺外部资源,而是要统筹深化对内合作和扩大对外开放,融入新发展格局,更高水平嵌入全球供应链、价值链体系,密切与世界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联系,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共享庞大市场和发展机遇。

充分挖掘

成都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独特优势

对标中国式现代化对城市发展的新要求,成都基础良好、潜力巨大,建设国际大都市具备人口规模、科技创新、交通枢纽、文化厚重、生态良好五大独特优势。

挖掘规模优势,彰显城市能级。2022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迈上2万亿元新台阶。2010-2020年常住人口增加581.9万,总规模突破2100万,增量仅次于深圳、广州。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314平方公里,城市格局实现从“两山夹一城”向“一山连两翼”转变,发展腹地广阔。成都作为国家首次设立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乡融合发展位居全国前列,推进共同富裕基础好。

挖掘科创优势,强化竞争实力。科技创新能力是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和核心因素,也是评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成都拥有65所高等院校、30余家国家级科研机构、218个国家级创新平台、1.1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市常住人口中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占25.6%,2022年,城市创新指数跃升全球第29位。

挖掘枢纽优势,配置全球资源。成都是国内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中欧班列(成渝)开行量突破2万列、连续4年保持全国第1。成都作为国家八大通信枢纽之一,是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之一。成都还是国家重大外交外事活动的重要舞台,落户世界500强企业、领事机构数量均居中西部第1位。

挖掘文化优势,吸引世界目光。成都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底蕴厚重,拥有青城山、都江堰、金沙遗址等一大批世界级历史文化遗产,古蜀文化、三国文化、大熊猫文化举世闻名。“三城三都”建设成效显著,实体书店、博物馆数量分别位居全国城市第1位和第2位,天府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加速向世界文化名城迈进。

挖掘生态优势,建设公园城市。成都生态本底良好,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城市内山水林田千年传承,2021年森林覆盖率达40.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考察调研成都时首次提出建设公园城市,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是成都最鲜明的底色,连续14年位居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是成都最持久的吸引力,“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是成都最靓丽的名片。

三高并举

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未来五年是成都打造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要深入贯彻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要求,聚焦功能提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幸福提质创造高品质生活、智慧提能实施高效能治理,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超大城市现代化发展之路。

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提高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以全国重要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科技创新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建设为抓手,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经济中心,以“建圈强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深化国家“两业”融合发展试点,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科技创新中心,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撑,高水平建设运行国家实验室和天府实验室,布局一批大科学装置,强化创新企业培育和创新人才培养,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构建全牌照金融机构体系,积极争取区域性金融总部布局和自由贸易账户试点政策,发展科创、绿色、供应链等特色金融。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擦亮“千年商都”品牌,焕发“国货潮牌”活力,布局建设特色商业街区、智慧商圈和“网红”消费打卡地,积极发展免税经济,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做大做强首店经济,实现成都消费“买全球、卖全球”。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建设空港陆港大枢纽,拓展第五航权航线,畅通国际国内商品物资循环,打造西部地区新发展格局重要战略链接点。构建开放合作大平台,做强国际贸易中心功能,推进外事、外资、外经、外贸、外宣“五外联动”升级。

聚焦创造高品质生活,着力推进山水人城和谐相融。以公园城市、幸福宜居城市、世界文化名城建设为抓手,全面创造高品质生活,推进现代都市与大美乡村融合发展、巴适安逸与创新创造相得益彰、历史文化与开放时尚交相辉映。加快推动从公园城市“首提地”到“示范区”转变,统筹推进空间、产业、交通、能源“四大结构”优化调整,健全蓝绿交织的公园体系,释放生态产品价值,完善“碳惠天府”机制。彰显“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城市特质,开展“技能成都”行动,培育“成都工匠”,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建设健康成都,完善多层次可持续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全龄友好社会,实现城乡共富共美。加快打造世界文化名城,以“三城三都”建设为牵引,构建以创意设计、传媒影视、音乐艺术、现代文博等为支撑的文化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文创+科创”“文创+遗址”“文创+生态”新业态,开发更多镌刻成都印记的“现象级IP”。

聚焦实现高效能治理,着力打造安全、韧性、智慧城市。以空间治理、韧性城市建设、智慧蓉城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径。强化城市建设规划引导和空间管控,科学确定城市规模和开发强度,合理控制人口密度,结合“三个做优做强”,巩固完善“一山连两翼”空间总体布局,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功能结构。健全城市安全体系,以提升城市生命线弹性韧性为核心,建设弹性基础设施网络,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结合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完善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快建设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按照“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云上一座城”理念,持续深化智慧蓉城建设,加快构建灵敏快捷的全域智能感知预警体系,持续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数据资源“一网通享”和社会诉求“一键回应”,夯实“微网实格”基础,努力实现网格全覆盖、管理精细化、服务全方位。

(作者:潘彪 黄征学 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

编辑:杨燕棋 责编:董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