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过年的打开方式刷新了吗

2023-02-02 08:01  来源: 成都日报

清 姚文瀚《岁朝欢庆图》

游客兴致勃勃在宽窄巷子赏川剧

东郊记忆“赛博光影动漫迎春”上新独有的精彩

“弦管千家沸此宵,花灯十里正迢迢。”再过两天,就是传统的元宵佳节。中国人讲究“过完元宵节,年才算真正过完了”。

作家冯骥才先生说:年是一个放大的日子,在年的日子里,现实被理想化,理想又被现实化。年真是中国人一个伟大的创造!

千百年形成的年俗,依旧深刻影响着我们,各种新的年俗又给人们带来新的仪式感,年俗,似乎正在被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所解构。今年,你解锁了哪些过年新方式?不断刷新的过年方式让年味变了吗?种种年俗背后究竟有哪些年心理和年文化?

“在历史上,春节扮演过不少角色,慢慢演变成节庆系统的过程中,年俗实践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正是年俗的边界不断扩展,才彰显出春节文化的延展性、包容性和它强大的生命力。”在厦门大学人类学青年学者李晋看来,“并不是每一种年俗和行为都能用语言解释,但可以确定的是,美好生活是每个人共同的追求。”

这样好的年,不应该好好过一过吗?

过年,融进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实际上,从“腊八”那天喝上一口热粥开始,人们就逐渐进入过年的节奏。过了正月十五,春节才算正式告一段落。

在冯骥才先生看来,年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人们按照大自然的四季轮回安排生产,春播、夏耘、秋收、冬藏,日复一日,但人们还要在平淡的日常里创造一些“高潮”——那就是节日。

“在这些节日里,年又有特别的意义。”冯骥才说,“站在这个辞旧迎新的节点上,人们充满了希望、梦想、期待,于是就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心理——年心理。”人们有哪些年心理?冯骥才认为,主要是“祈福”和“辟邪”。这种年心理,大到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小到身体康宁、家庭和美,在过年的时候它是分外强烈的、理想的、热情的。它用什么来表达?用文化。这个文化表达就是过年的民俗。

民俗是一个地域及民族共同认同、代代相传的文化方式。从远古至今,形成了一整套规模庞大、意蕴深切、形式灿烂密集而又完整的风俗事项。比如围绕着年,产生了无数的创造,春联、福字、年糕、剪纸、年画、花灯、压岁钱等。“我们中国人太会生活了,把一个自然的日子变成文化的日子,使故乡、故土、故人都升温了。”冯骥才说。

过年的核心之一就是除夕的“年夜饭”。“如果你这时身在异乡,回不去家,除夕夜必定要给父母打个电话拜年,此时你说话的声音都跟平常不一样,那是民族文化的DNA在你身上发作了。”冯骥才感叹。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袁长庚深有同感,他说:“从小我就知道过年要团聚、吃年夜饭。长大后,身在外地过年,我还是会自然而然地想着去邀请好友相聚。没有人把这些东西强行灌输给我,但是这就是内心的自觉外化成了行动。由此可见,过年的这套生活技术,已经融进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关键在“年” “俗”只是对生活的安排

过年期间,成都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孙静在朋友圈晒出了“浩浩荡荡30多个人”在平乐古镇过年的文图:包个院子,一大家子过年。放鞭炮,烤香肠,煮汤圆,晒太阳……她说:“为了将就老年人不出远门,提前了半个月把院子订好,一个院子,15间房,价格也很合适,老老小小耍得再晚也不怕吵着其他人。古镇上年味十足,晚上还有灯光秀,我们带了两个大火盆在院子里围炉煮茶、烧烤,去河边放烟花,过年氛围感拉满。”

像孙静一家人一样,近年来,人们过年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年轻人解锁了更多的过年方式,在网络上花式分享:“在网上订了预制菜,年夜饭也不用忙活几个小时,做起来也简单”“跟朋友约了去滑雪,实地感受下冰雪运动的魅力”“当然要桌游剧本杀了,平时工作忙,趁着过节把想玩的本刷一遍”“要去电影院看《流浪地球2》,还要追《狂飙》”……成都一家游泳俱乐部的教练张莉告诉记者,“今年我们家选择去北京过年,带孩子到故宫博物院看展览,有点‘故宫里面过大年’的仪式感。”出发前,她做好了攻略:参观《国子文脉——历代进士文化艺术联展》,了解历史名人的文化艺术成就;还特意给女儿买了一套汉服,“打卡博物馆不失为一个过年的好选择,重磅展品让人一眼千年,元宵节我们准备去金沙太阳节看灯,给过年画上圆满的句号。” 记者了解到,单是春节期间,四川文旅系统就组织开展艺术展演、文博展览、群众文化、非遗传承、消费促进等六大类2000余场(次)文化旅游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传承年味。

“十年前,如果有人提出旅游过年的方案,长辈可能会强烈反对。可现在,一家人到一个旅游区度过难得的团聚时光并不少见。‘年俗’二字的关键在‘年’,‘俗’只是我们对生活的安排。这些安排每年也许不一样,但不变的是我们对新一年的期待和向往。”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袁长庚说。

当城乡共同在年俗的创造上发力

关于年和年俗,还有许多一时难以用言语解释的情愫。不少人感慨“年味变淡”,实际上表达了一种愿望:新春年俗该迭代升级了!有了社会性的年俗需求,必有新的年俗形式被创造出来。

2023年春节期间,成都有两则新闻:一是夜游锦江、天府熊猫光影节、平乐光影秀等夜间文旅消费新场景,吸引大量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成都位居春节“夜间游玩”搜索热度全国第二位,文旅部重点提及夜游锦江成为新春文旅消费市场的新亮点。二是春节期间,乡村民宿游人气持续爆棚,部分民宿连续多日满房。两则新闻放在一起看,不难发现:新春年俗的创新工程,已在城乡“破土动工”了。无论是夜游城市的璀璨烟火,还是包个小院过大年的新时尚,都是在现存的样式中赋予其新年俗的元素。

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海明认为,当城乡共同在新春年俗的创造上发力,这样的年俗创造活动就能够成为一种文化创造的功绩,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作出贡献。如何年俗“创造”,他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其一,年俗创造的前提是社会的现实需求,这是内在动力。创造并非平地起高楼,而往往是在模仿、借鉴已有样式的过程中逐渐具有独创性的。其二,这是有待当代中国社会共同作答的一道“文化作业”。完成这样的作业,城市的年俗创造要引领未来,为城乡同时接纳,并且有向未来发展、传播的能力。这既需要社会机构的参与助力,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示范。其三,需要激发全社会包括民间的创造力共同行动。当把年俗创造作为全局性的“年夜饭”来烹饪,新春年俗就会源源不断被创造出来,成为传统春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编辑:邓思璐 责编:董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