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高品质生活 让城市更有温度、更有内涵
▲天府绿道带来了更多消费新场景。图为市民在江滩公园游玩 本报资料图片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成都篇章,必须坚定不移创造高品质生活,全力打造更有温度、更有内涵的幸福成都。”围绕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施小琳在市政协十六届一次会议开幕会上的讲话,连日来,出席市两会的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持续展开热烈讨论。如何提质打造幸福成都?怎样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相融?……代表委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高品质生活”展开热烈讨论,建言献策开“良方”。
聚焦民生细节
提升幸福成都品质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着力建设城市人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和年度民生实事,让市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市人大代表、市卫健委主任杨小广介绍,接下来将聚焦建优建强公共卫生保障体系、加强公共卫生保障、加强智慧医疗等多个方面,进一步推动成都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推动健康项目和产业发展方面,将聚焦“三个做优做强”,结合24个重点片区实际,针对性实施重大项目建设,支持医疗核心功能区建设,助力健康特色功能区建设,做优其他片区基本功能,启动建设市中心医院、市脑科学医院等27个医疗卫生重大项目。
市政协委员、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学院院长(银海眼科医院)路雪婧说,接下来将积极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力打造出一张属于成都的“中医药名片”。她表示,将继续努力推动中医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临床服务等方面,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促进中医药与人工智能、生物医学等领域最新研究融合,创新发展中医药体系。
教育的场景里,同样也有“幸福成都”的模样。市人大代表、芭德美际学校校长蓝继红带来了关于“以教育文化场景打造为核心,进行城北城市公园形象升级”的建议。她建议,以教育场景打造为核心,联动教育、文化、艺术、科技等创新力量,兼顾幼儿、青年、中年、老年的前提下,对天府大道北延线两侧地段、毗河新都流域进行形象升级建设。
生态先行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相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着力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示范区,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
农耕文明是市政协委员、成都佳源大繁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成钢关注的领域。刘成钢认为,做好天府农耕文化的科普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成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将有利于促进成都市旅游市场消费,将有利于成都市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
“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结合建圈强链,打造户外运动产业样本”——市政协委员、四川恒通房地产土地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引建议。他表示,成都湖泊、河流众多,水域条件优渥。利用这些生态优势,成都可进一步挖掘水上运动资源,打造水上运动产业城市样本。
市人大代表、金堂县淮州新城政务服务中心主任陈丽莎聚焦于绿色低碳发展。她建议,加快晶硅光伏产业电力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支持晶硅光伏重要产业承载地淮州新城500KV变电站建设,扩容220KV变电设施,继续给予晶硅光伏产业精准电价、水电消纳示范等优惠政策支持。
文化润城
擦亮“三城三都”城市品牌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文塑城、润城化人,彰显天府文化独特魅力。
在市政协委员、佛罗伦萨小镇成都名品奥特莱斯中心总监吴瑞龙看来,优雅时尚的文旅新场景也将成为高品质宜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佛罗伦萨小镇为例,入驻成都市郫都区五年多,已经成为成都消费热门打卡地,“今年7月,我们将在郫都区开工建设三期项目,用实际行动助力成都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市人大代表、青羊区委书记何勋表示,作为中心城区,青羊区将围绕“三个做优做强”统筹分区施策,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其中在三环路以东24平方公里青羊源城,坚持“以文塑城、以文润城、以文兴城”,在三环路以西42平方公里航空新城,坚持“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全力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中体现新担当;助力“幸福成都”建设,提升民生福祉,以大运营城为契机,打造城市文化展示体系和历史街巷游线体系,推动城市历史文化价值多元转化,深化“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同时高效率完善治理体系,全力在“世界文化名城”建设中取得新成果。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刘依林 刘飞 袁弘 赵子君 吴怡霏 曹宇阳 赵一 陈泳
原标题:创造高品质生活 让城市更有温度、更有内涵
编辑:段琪琳 责编:董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