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生活咋创造 代表委员热议 大力推进首店国际化、老店成都味、小店烟火气

2023-02-23 07:41  来源: 成都商报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焦提质打造幸福成都,加快建好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坚持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着力建设城市人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和年度民生实事,让市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等纷纷建言献策。

今年的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出台促进消费提振政策措施,提升消费场景,差异化打造春熙路、交子公园、蓉北、西博城等核心商圈,改造提升文殊坊等8条特色步行街,建成大型商业综合体7个,新引进首店500家以上,打造示范性和特色消费场景16个。

实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增绿增景5万亩;启动“百个公园”示范工程2.0版,新建、提升改造各类公园108个;新建天府绿道800公里……为塑造公园城市优美形态,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这些关键词。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构建全龄友好社会,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同时新增普惠养老床位2000张,社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全力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

成都市人大代表杨建华:

重点打造春熙路商圈

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成都市人大代表、锦江区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建华倍感振奋。他表示,今年锦江区将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复苏,加快打造春熙路等重点商圈,全力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

“抢抓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机遇,千方百计造场景促消费,全力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杨建华表示,锦江区将全域打造消费新场景,按照“一周一场景、一周一主题”要求,打造呈现耿家巷等特色街区10条,深化提升城市观景台等特色场景15个,创新川剧川菜等文化消费空间8个。

同时,大力推进首店国际化、老店成都味、小店烟火气。今年锦江区将吸引各类首店和国际品牌70家以上,举办首发首展首秀20场以上;出台老字号的专项规划和政策;创新打造一批如“三色路”夜市、“后备箱”经济等夜间经济新形式、新玩法,让小店火起来、富起来,升腾“烟火气”。此外,锦江区将借举办大运会、中华美食荟等契机持续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持续提升商圈人气商气,让市民游客来成都到锦江逛春熙最能体验烟火里的幸福成都。

春熙路商圈列入全市重点片区项目集群攻坚,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举措,为春熙路商圈迭代升级和深化提升带来重大战略机遇。

在春熙路商圈打造方面,锦江区将加快建设呈现邱家祠、CX年轻力中心、春台市锦二期等标志性项目,加快推进永利都、中环广场等商业载体焕新升级。同时,推进“交子空间”上线运营,通过“交子券”、信用积分兑换等方式,广泛吸引商家、消费者聚集空间,促进线上线下双向导流。持续开展“成渝双城核心商圈指数”发布会,依托十二月市博物馆优势,推动传统商业文化IP活化焕新,不断提升春熙路商圈引领力。

值得期待的是,今年锦江区将策划举办“锦江区首届五四青年潮流节”,开展创意市集、艺术演出、展览发布等潮流活动,创新时尚潮牌策展新模式,打造年轻力潮流生活方式聚集地。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张肇婷

塑造公园城市优美形态

成都市政协委员金城:

营造文商旅体融合多元场景业态

如何塑造公园城市优美形态?成都市政协委员、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局长金城表示,成都市公园城市局将从强化生态保护、优化形态塑造、创新价值转化、推进精细管理、健全基础体系五大方面着手。

在强化公园城市生态保护方面,成都市公园城市局将以林长制工作为抓手,统筹推进“林园一体”保护和发展。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加快推进熊猫家园、天府动植物园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尽快推动成都国家植物园落地建设,合作共建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带动提升公园城市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在优化公园城市形态塑造方面,成都市公园城市局将着眼支撑保障“三个做优做强”和成都大运会,持续实施“五绿润城”行动,开展营城惠民园林绿化景观品质提升专项行动,启动“百个公园”示范工程2.0版,加快塑造城园相融、蓝绿交织的优美格局。2023年计划新建天府绿道800公里,新建各类公园68个,全面完成环城生态带1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创新公园城市价值转化也是重点工作。“成都市公园城市局将以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为抓手,在森林康养、林草碳汇等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充分挖掘释放林园生态产品价值。”金城表示,成都市公园城市局将结合环城生态公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重大生态项目建设,营造文商旅体融合多元场景业态。高质量筹办202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办好“公园城市花园季”“天府迎春赏花节”“天府芙蓉花节”等特色活动,推动绿色生态高颜值向高价值转化。

金城表示,成都市公园城市局将探索建立环城生态公园共管共治共享机制,健全园林绿化工程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建设公园城市建设管理智慧平台,持续开展“最美公园”“最美绿道”“最美阳台”等群众性评选活动,提升城市绿地精细治理能力。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彭惊

构建全龄友好社会

成都市人大代表赵宇:

建议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群开展社区听力筛查

2月22日,成都市两会期间,成都市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赵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构建全龄友好社会,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成都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幸福美好城市的细节举措。”

赵宇表示,他在调研中观察到,目前我国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极大地减少了聋哑残疾的发生。但老年人也是听力障碍高发的群体,“据了解,三分之一的65岁以上老年人存在听力损失,80岁以上的更是高达80%。而听力损失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认知能力、情感、社会行为,以及交往能力均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赵宇将目光聚焦在老年人的听力障碍筛查领域。他建议由成都市卫健委、市残联、民政局等统筹部署协调,组织听力相关专家讨论制订实施方案,为成都市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开展社区听力筛查,“进一步提高老年群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赵宇强调,可以以社区为单位,培训社区医务人员,每年一次为65岁以上老年人群开展社区听力筛查。同时,在社区、各级医院听力诊治机构建立老年听力减退人群的转诊、干预、康复、随访机制。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吕佳羽

加快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成都市政协委员严弘佳:

“非遗+”IP文化消费新场景

如何激活天府文化生命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聚焦提振信心激发活力,加快促进经济运行全面回升;要聚焦打造世界文化名城,加快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作为新当选的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成都市委教育与心理专委会主任,成实外教育集团副总裁严弘佳深有感触。

今年两会,九三学社成都市委会在集体提案中建议,探索非遗+跨界融合消费新模式,提高非遗消费IP知名度,挖掘非遗节庆经济新业态,成都非遗城市消费IP,还有巨大的空间。

“外省朋友来成都,对成都念念不忘的,是蜀锦的秀丽,川菜的美味,人民公园的盖碗茶、长嘴茶壶……”严弘佳说,最能被触动的,一定是成都的烟火气、生活气息。非遗也是如此,应该是有温度的。

现在,成都有川剧、蜀绣、茶馆等非遗项目,有道明竹艺村、都江堰放水节等文化旅游场景,但总体来说,消费场景较为分散,还没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标性非遗品牌和著名非遗文旅IP。

提案建议,“非遗”项目应该探索跨界融合,与本土餐饮、汉服、文创、动漫等产业联合,开发非遗项目衍生产品,“比如戏曲、游戏、音乐、影视等。”严弘佳解释说,非遗传承创新,应该积极探索新业态。同时,非遗在城市空间的应用场景还不够,“提到非遗,大家能想到的,主要还是锦里、宽窄巷子等这些著名景区景点,推动非遗进社区、进商圈,甚至在城市公园、绿道空地建设一批非遗小屋,鼓励非遗传承人流动入驻,让非遗项目真正实现随处可见、触手可及。”

提案关于构建“厚内容+潮形式”非遗IP的建议,特别提到,要建立“三国非遗点位”,串联起“沉浸感”。严弘佳说,2019年,四川推出10条非遗文化旅游线路,其中就有蜀道三国非遗之旅,有群众基础、有成熟消费市场,“三国非遗点位”串联起宽窄巷子、杜甫草堂、武侯祠、文殊坊等地,建立起IP点位,非遗项目能够植入三国故事演艺或者剧本杀等沉浸式体验实景中,也一定会有不错的反响。

把非遗项目内容“做厚实”,应该打破非遗项目之间的隔阂,探索茶馆+蜀绣文创,川剧+青城武术等组合,并且通过这些新组合,让非遗项目走出博物馆、走出茶馆、走出景区,实现线下场景多元化、线上场景互动。

时下最潮流的传播方式,无疑是直播、红人经济,线上直播,或许也能成为非遗项目消费场景的新路径。

“文化消费,侧重于文化,立足点应该是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如此才能实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严弘佳说,而传承和创新,必然是先被深切地感知,是打造一个更有温度的、更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所必不可少的。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于遵素

编辑:杨燕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