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之声丨助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他们怀揣田间地头的“声音”而来

2023-02-23 17:51  来源: 红星新闻网  

红星新闻网(记者 但唐文 实习生 邓人豪)2月23日报道 人勤春早,又是一年耕耘时。立足新时代新阶段,面向新形势新问题,如何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助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何做好乡村生态价值更好转化?在成都市两会期间,来自乡村社区的市人大代表们,怀揣着来自田间地头的“声音”,在会场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讨论。

高晓欣:吸引更多人才,种出未来乡村的美丽样板

成都市人大代表高晓欣

▲成都市人大代表高晓欣

“作为一名新成都人,能够成为成都市人大代表,我觉得十分光荣,同时也觉得责任重大。”这几天,成都市人大代表、成都麦昆塔城乡文化研究院研究员、蒲江县西来镇铁牛村党委副书记高晓欣,带着她对成都未来发展的建议认真和与会代表展开交流与学习。

铁牛村,曾经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而今已经是成都远近闻名的新农村,让人慕名而来的“世外桃源”,游客络绎不绝。

2018年,高晓欣从广州来到铁牛村,和一群同样有着田园梦的企业家和青年人在铁牛村创业,在这里她找到了家的感觉,成为了这里的新村民。

而和高晓欣一样的新村民还有70多个,都是来自全国各地。大家抛弃大城市的繁华聚到这里,与老村民一同投身村子的建设,他们想在此种出中国未来乡村的美丽样板。

“在铁牛村的一二三产业打造上,我们已经在生态柑橘的种植上面走出了第一步,实现了1000多亩‘两个替代’的种植。并且新村民在铁牛村也开启了高标准绿色生态种植的尝试,打造出原创柑橘品牌‘丑美阿柑’,开启了水果潮牌IP的打造。”经过四年的努力,高晓欣身份成为了铁牛村党委副书记,在此次成都两会中,她带来了一份关于乡村振兴人才支持政策的建议。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才已经投入到乡村建设中来。”高晓欣表示,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乡村振兴的人才总量和专业人才缺口仍然巨大。乡村人才引进难,乡村安居就业环境对人才吸引力不足。乡村人才留住难,居住、教育、创业扶持等乡村人才相关配套政策支持不足,外来人才与本地社区融合难等等。”

因此,高晓欣建议,建立乡村人才体系标准,分类制定人才支持政策,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促进优秀人才留乡。“比如,分为领军人才、国际人才、重点人才、专业人才、回乡人才等等。”

她还建议,创制乡村振兴人才组织,通过组织创新,打造让优秀人才来到乡村、留在乡村的机制,使乡村振兴人才政策可持续。同时还要打造乡村振兴人才服务体系。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乡村创业。“今年蒲江县首个人才公园即将在铁牛村落地,打造配套服务乡村人才安居乐业的场景尝试。”

王伶俐:支持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建设

成都市人大代表王伶俐

▲成都市人大代表王伶俐

成都市人大代表、崇州市杨柳农民专业合作社职业经理人王伶俐,怀揣着沉甸甸的建议前来参会,希望能够反映出更多群众的声音。 2015年大学毕业后,她毅然选择回乡“种田”。回乡后,成为了农业职业经理人,将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和经验植入农业合作社,实现了所在村大量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带动了入社农户转移增收。

经过7年多的耕耘,王伶俐说,能运用更多的新技术,把粮种好,种出更多的粮食,为助力成都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作出一份自己的努力,是她感到非常自豪和光荣的事情。

对于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王伶俐带来了一份《关于支持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建设的建议》。

她建议,在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规划布局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重大功能平台。“重大功能平台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科技成果转化、链主企业培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推动水稻小麦重点实验室、绿色食品研发中心、公共检测平台等更多功能平台实质性落户在崇州,承担推进成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特殊使命,充分发挥科技引领、建圈强链、投资拉动、集成展示等重要示范作用。

她还建议,支持引进国际国内一流农业科技企业落户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协调引进农业科技龙头企业的西南总部项目,落地全球粮食科技创新中心等,形成种业、生产、仓储、加工等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示范,打造成都现代农业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创新高地。

此外,她还建议,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成都能提前摸底全市新型经营主体的购机需求,根据新型经营主体的购机需求来配套成都市市级农机购置累加补贴资金。“可以适当提高成都市级农机购置累加补贴,尤其是针对国补补贴额度低于30%的农业机械,适当提高成都市市级农机购置累加补贴。

袁红超:加快猕猴桃产业现代化发展

成都市人大代表袁红超

▲成都市人大代表袁红超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一名新农人,我将始终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为成都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成都市人大代表、邛崃宏杨家庭农场负责人、邛崃市宏扬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袁红超对于乡村振兴领域十分关注,她希望能够在乡村振兴中,优化传统种植模式,加快智慧农业发展。

10余年前,袁红超意识到传统粗放的农业管理方式的短板后,她和家人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有机种植的道路。

“为了依托优越的生态本底,实现高品质红心猕猴桃产出,我们应对标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加快构建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此次两会,袁红超带来希望加快智慧农业发展,利用先进的设施农业,实现成都市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建议加大政府资金对智慧农业的投入。”袁红超表示,智慧农业是智慧蓉城重要组成,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智能温室大棚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如精准施肥、精准灌溉、自动收割等,将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农业生产模式。

目前,成都市智慧农业已有一定基础,如电商、大田耕作、冷链物流运输等,利用智慧技术能有效解决高端和生态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化、投入高效化等问题,有效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加快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

她还建议,出台产业振兴集成政策和细则。立足乡村产业振兴,出台设施农业发展优惠政策,配套土地流转、农田道路、水利设施等建设管理办法,整合农业产业项目资金倾斜扶持,把设施农业镶嵌在脱贫成效巩固、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资金链上,以充足的项目资金助推规模发展。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张烁 责编:董乐 审核:马兰 黄佳琪 监制:赵若一 王晋升 总监制:李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