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把团扇让全球记者记住成都

2023-05-16 07:34  来源: 成都商报

5月15日,成都大运会世界媒体大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开幕。

会议期间,150把造型时尚、具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和成都特色的团扇被送到全世界媒体记者手上。两朵代表成都的芙蓉花搭配象征北京冬奥精神的月季花,再加上扇面顶部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大运团扇”受到各国友人的追捧,给来宾留下了深刻的天府印象。

记者了解到,这些团扇全部由成都热爱钩针、热爱生活的女性手工制作,其中还包括3名残障人士。成都希望通过这些团扇,向来参加世界媒体大会的各方来宾传递“团圆”“不见不散”的美好寓意。

▲李青正在制作团扇

古典与时尚:

莫兰迪色系搭配中国风

“非常高兴大家今天能齐聚一堂,参加我们的‘爱成都迎大运’——钩针花朵献礼大运的主题活动。大家虽然来自全市不同街道不同社区,但每一位都是我们成都市民的代表。今天我们将一起制作团扇,送给参加大运会世界媒体大会的各国友人。”

5月13日上午,武侯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三楼大厅,80多名钩针爱好者聚在一起,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制作一把特殊的“大运团扇”。

众所周知,扇文化拥有深厚的底蕴,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团扇更是扇文化的极致体现,蕴含着世人皆叹的东方美学。团扇最早出现在商代,盛于宋代,在东汉时期改羽扇为丝绢、绫罗等织品,以便绣画点缀。

现场指导老师、武侯区君子兰社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青向大家介绍了团扇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技法。据了解,团扇扇面材质为真丝熟绢,便于钩针;钩针花及熊猫使用纯棉毛线,柔软温暖、不起毛球的特质可以让成品长期保持美观。

“团扇寓意团团圆圆、至善至美。扇面上的芙蓉花有两个颜色——香槟白和粉色,寓意现在是春夏之交,因为芙蓉花在春天是白色的,在夏天是粉色的。两朵月季象征对北京冬奥会运动精神的传递。整个色系上,我们采用时尚的莫兰迪色搭配真丝熟绢的扇面,在保持古典美的同时又创造出了中国独有的意境之美。扇柄用的是四川特产的楠竹,既耐用又环保,也体现了我们成都的特色。”李青告诉记者。

家住武侯区的宋良蓉是手工钩针高手,她负责指导大家花朵的制作。宋良蓉告诉记者,自己很小就爱织毛衣,练习钩针也有五六年了。“怎么才能把花做得好看,用多少根线、怎样的粗细才合适?前期需要无数遍尝试。如果钩针太大,勾出来的花会很软。”经过长时间摸索,宋良蓉对哪种型号的钩针勾出来的花会更挺拔已经了如指掌。

300多人争当志愿者:

我们也想展示成都市民的风采

为参加本次“大运团扇”的制作,家住东部新区绛溪社区的何丽平和蒋琼蓉一大早就从简阳赶到玉林,她们负责团扇中芙蓉花的制作。何丽平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在家带小孩,空余时间练习钩针,社区发现她有这个技艺后,便组织她参与到了这项活动中来。

“我是5月10日下午接到的通知,已经做了3天了。勾一朵芙蓉花最快也得一个多小时,慢的要两三个小时。能参加到与大运会有关的工作,我感到非常荣幸。”何丽平说。

和宋良蓉一样,今年65岁的四川大学退休教师张志莹也是从小就喜欢针织技艺。不同的是,张志莹从小就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至今出行还需要依靠拐杖。但针织让她获得了内心的满足,家里的桌布、沙发巾甚至衣服都出自她的双手。今年3月,成都大运会代表团团长春季会议上送给国际友人的手工钩织的毛线永生花,就有张阿姨的参与。

“上次团代会3天做了400多朵花,我参与的是银杏叶制作。这次时间比较紧张,每个工序还要有个熟练的过程,一天紧赶慢赶也只能勾30多朵。家里什么都顾不上,买菜都没时间,头天晚上弄到夜里12点多。”但张阿姨对此没有丝毫抱怨,她告诉记者,“大运会在成都召开,作为土生土长的成都人,我感到非常自豪。我们参加这个活动,也是想要展示我们成都市民的风采。”

在活动现场,本次“大运团扇”制作的组织方、玉林北路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向万军介绍,“爱成都迎大运”团扇志愿者招募的消息发出后,共招募到来自全市不同地区的300多名志愿者,她们将在三到四天内制作150把“大运团扇”,送给参加本次成都大运会世界媒体大会的记者朋友。

“7月就要迎来大运会了,我们想把成都市民这种主人翁意识激发起来。为什么想到制作团扇呢?因为团扇既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也是非常符合成都美好生活的技艺。这些团扇除了有芙蓉花和月季花,我们还设计了四川的蜀葵,寓意大学生运动健儿一举夺魁。”向万军说。

▲吴文君(右一)正在制作团扇中的熊猫

 

两小时做一只翘臀熊猫:

感觉萌萌哒

如何在一把直径21厘米的真丝熟绢的扇面上进行创作,这曾是团扇设计者李青最头疼的问题。“前期方案被推翻了很多次,颜色、意境、寓意都要考虑。”最终,李青选择将两朵芙蓉花采用香槟白和莫兰迪粉配色,分别呈现春季白色的淡雅与夏季粉色的馥郁,契合世界媒体大会春夏之交举办的时间点;叶瓣采用莫兰迪绿,较草绿更显端庄。

此外,扇面上的熊猫也体现了创作者的别具匠心,给了每位参会嘉宾一份惊喜。在设计上,每把团扇上熊猫的位置都是不同的,有的趴着,有的仰着,有的头露在外面,样子非常可爱。

今年60岁的吴文君阿姨家住成都体育学院附近,家里一面阳台正对体育学院的综合馆,那里也将是大运会的比赛场馆。吴阿姨和她所在的小组共7人,负责团扇上熊猫的制作。

“熊猫的脸是胖嘟嘟的,要体现它胖嘟嘟的神态,里面要添加太空棉作为填充物。把整个头部的形状勾出来以后,眼睛和嘴巴是用针缝的,耳朵是用钩针勾出来的,同时用记号针固定点位,这样做出来就会好看一些。”

吴阿姨告诉记者,勾一个熊猫头至少要20分钟,完整做完一只熊猫要两个小时。最有意思的是,为了展现熊猫趴在扇子上的样子,如何让它的屁股翘起来,需要加几针,腿缝在哪里,老师们都做了详细的笔记。“这个熊猫比较调皮,翘着尾巴屁股朝天,给人一种很萌的感觉。”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任江波 摄影 谢辉

原标题:用一把团扇让全球记者记住成都

编辑:张烁 责编:董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