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屈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全部成果的总括和结晶。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既是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实践命题。
衡量一个社会的进步,不仅要看物质文明的发展状态,也要看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状态。物质文明可为精神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精神文明能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科学文化条件和思想条件。中国式现代化是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客观上要求“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目标和方向,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既体现为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也体现为精神生活的极大富足,是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共同富裕。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不仅体现在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而且体现为满足人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精神生活的要求,这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此外,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不仅仅指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形成坚实的物质基础,也内涵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成都走过了非凡发展的十年。在物质文明发展方面,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抢抓多重国家战略在蓉交汇叠加的重大机遇,实现城市格局由“两山夹一城”向“一山连两翼”转变,成为全国第1个常住人口突破2100万人、第3个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的副省级城市,迈入超大城市行列。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我们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润城,完善城乡一体、区域均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天府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塑造“三城三都”响亮品牌,连续14年位居“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连续5届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城市软实力不断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既为满足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新时代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同时,我们也看到,对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成都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融合城乡发展、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在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完善民生保障体系、凝聚新征程的共同价值追求和精神力量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增强。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建圈强链,构建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突出城乡融合、共同富裕,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和绿色低碳发展,推动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同时,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开展高品质生活城市建设行动,促进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和公共服务普惠共享,以举办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为契机,建设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全国文明城市,满足城乡居民美好生活的期待,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绘制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我们要坚持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重大原则要求贯穿于成都改革发展的始终,加快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建好建强“三城三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作者:成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编辑:王文娟 责编:董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