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弘扬成都文化遗产

2023-06-07 15:48  来源: 成都日报

谢天开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入阐释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成都的城市文化既具有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传承着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又孕育出独具魅力的天府文化。迈向新征程,成都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赓续弘扬成都城市文化文脉,加快推动天府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打造彰显中华文明魅力、天府文化特色的世界文化名城。

成都文化是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缩影

“天府石犀”作为成都最重的物质文化遗产,以约8.5吨重、3.3米长与1.2米宽及1.7米高的体量,成为中国先秦时期最大的石雕,成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可是,它究竟是李冰治水的石犀,还是从秦国运来的石牛,还有待进一步考证。然而,它应为当时巴蜀文化与秦陇文化的融合,体现出成都城市文化的内涵之一:“包容性”。并且,这座城市文化的“包容性”一直持续不断:从秦统一巴蜀后,至清代百年大移民潮,到新中国时期的“大三线建设”,都凸现着这座城市文化的“包容性”特质。如此的“包容性”不仅体现在成都的物质文化遗产上,还整体地体现在成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如成都方言的“五腔共和”,川菜的“五味杂陈”等。从大处看,成都城市文化的“包容性”,时代与环境所为,亦为具有突出统一性的中华文明所塑造的。

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生产工具、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生活资料、精神生活的物质条件等。作为一个历史遗存的文物,它反映了它所处时代人们的审美情趣、精神追求、工艺水平和技术水平。成都城市物质文化遗产亦有很多独特的地方,如丰富性、超前性、技术性、审美性等,具有很强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太阳神鸟”,这件商周金饰整体为圆形薄片,从平面设计的美学视域观察,它是一件具有超越空间与时间的“创新性”作品:内层等距分布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作品内涵丰富,十二条光芒代表一年十二月的月份,四只飞鸟代表一年四季的时节;它的设计表现简洁,它的尺度适中,恰好符合现代人审美观念,最终被选作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太阳神鸟”,这件成都造文化遗产,很好地诠释着中华文明所具有的文化“创新性”特质,而成为成都人的荣光。

在实践创造中弘扬成都文化遗产

一座城市绵延不绝的悠久文明,如何发扬光大?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积淀下来的文化遗产可谓富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成都应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一是激活城市文化传承保护的合力。

“天府石犀”的出土,是由民间发起、媒介助力、政府支持,最终得以保护的典例。再如,成都成华区文化馆在区委、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下,克服种种困难,历时三年撰写出版了一套以街道空间划分的《成都·成华历史人文丛书》,全套图书共二十册,深入挖掘成华历史遗迹与文化遗存,厘清与展现了成华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及人文风情。此举可视为通过民众个体阅读而了解社区公共生活历史,从教育、审美的角度,激活民众对社区文化传统的认知,并在社会公共生活的归属感上,让优秀的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滋润于社区民众心灵。

成都亦是博物馆最多的城市,在官办博物馆之外,亦有种类繁多的民间博物馆,蜚声海峡两岸名声之大者,有大邑建川博物馆聚落;在专业圈内必看的微型专业博物馆有成都李彬报纸博物馆。因此在保护与宣导城市文化遗产上,民间力量是一支重要的生力军,而应予重视。此外,成都还有众多世家传承代代守护的,家族家庭的物质文化收藏与非物质文化传承,可谓珍藏丰厚而根基深植,亦是需要不断挖掘、擦亮与重放异彩。

二是在实践创造中守正创新。

城市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扬,不仅仅是城市博物馆的事业,其内涵的丰富性与深远性更需学界的探析与领引,商界的衍生与推广,政府的倡导与支持,民间的喜爱与扩散。其中最重要的保护便是让文化遗产不断从文化观赏价值转化为文化消费价值,让我们城市的文化遗产“活”起来,进行创新性转化,如将“天府石犀”“太阳神鸟”开发成动漫制作、城市小商品纪念与儿童玩具等。另一个实例,成都北园原为民国时期私家园林,如今是成都老城区文殊坊里唯一保存的蜀派园林。此处的城市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但拉动了城市经济发展,亦为成都城市建筑格局继往开来增光添彩。在今天,“成都造”的超大型智能机械制造与精密的航天航空制造,更是现代赓续着传统,传统濯新着现代。这亦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所在。

三是深挖城市文化遗产的新功能。

在城市复兴中、在经济转型中,城市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开发中焕发新价值。成都百年老字号“荣乐园”,原本已成为想象与回忆的荣乐园,如今在文殊坊重新开张,亦为让世界看得见的成都灶火:麻婆豆腐、回锅肉、鱼香肉丝、水煮肉片……这些非遗里的成都川菜,发挥着文化功能,氤氲了新成都的人间烟火。再如,成都锦城学院的“四川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普及基地”,突出地方高校的学生、学科、学术“三学”优势,常年持续举办校内外各类民俗文化讲座,教师团队录制《民俗学》在线慕课,联合社会企业共同开发“成都非遗数字化手机博物馆”项目等“活态”保护,将成都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做得有声有色。

城市精神是一种深层次的社会意识,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的文化形态以及精神现象的总和。它既是城市的历史,城市的建筑格局,更是城市市民的综合素质、价值取向、文明水准与精神风貌的综合表现。优良的城市精神正是赓续城市优良的文化遗产而发扬光大,继往开来、润物有声地陶范着一座城市独有的魂魄与风格。

(作者:成都锦城学院教授,成都地方文化学者)

编辑:王文娟 责编:董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