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大运 · 游兴文 | 四川省第三届研学旅行指导师技能大赛火热进行中
2023年7月18-21日,四川省第三届研学旅行指导师技能大赛正在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如火如荼地举行,51名参赛者聚焦四川特色文旅资源,带来了一个个精彩的研学旅行课程。
今天上午,短暂的开幕式后,比赛第一阶段个人风采展示和课程开发及说课环节正式开启。
昨天(18日)下午,提前举行了现场笔试。
51名选手分为上下午场进行,比赛现场,选手们所设计的研学旅行课程主题涵盖非遗文化、巴蜀文明、红色资源乡村旅游等多个方面,充分展示了研学旅行指导师职业道德修养、研学旅行课程策划及执行能力、研学旅行综合应变能力。经过精彩角逐后,将会有25名选手进入明天第二阶段的决赛。
参赛选手纷纷表示“研学旅行指导师虽然任务重、责任大,但所做之事意义深远。通过本次大赛,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研学旅行的课程设计上应该更注重多元化的综合性知识、能力及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而不仅是单一学科知识的延伸。”
据悉,明天决赛还将进行线路设计展示、拓展能力测试的比拼。大赛将决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2名,以及最佳学识奖、最佳风采奖、最佳课程奖、最佳线路奖、最佳应对奖5个单项奖。
作为本次大赛的举办地兴文,自今年以来,已有成都、眉山、泸州、自贡、宜宾等各地数万名学生在兴文开展研学游,四川首家世界地质公园兴文石海景区研学游热度持续上升,已多次登上了CCTV4、CCTV13等频道。
兴文石海景区位于宜宾市兴文县,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总面积约122平方公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四川省首个世界地质公园—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的一部分。
早在2009年8月,景区就已经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10年11月,景区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国土资源科普教育基地。2021年,景区被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教育厅等部门联合授予首批地学研学旅行实践基地。
浓郁的民族风情、丰富的地质资源、深厚的红色文化为景区开展研学活动、用旅游育人践行立德树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兴文石海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地质公园,其中“世界级规模地表石海”、“地球特大天坑”和“中国空间规模最大溶洞”三绝荟萃、神奇绝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地质专家誉为“兴文式”喀斯特地貌王国、喀斯特地貌博物馆、教科书式地质景观。
地质博物馆位于地质公园内,是兴文石海标志性建筑之一,它的造型体现了兴文石海的三大地质景观。这里有世界级规模的地表石海、地球特大天坑、中国空间规模最大的溶洞。
凝固的波涛——石海涌浪
石海涌浪东西延绵二十余里,南北约八里,异峰竞秀,怪石争奇,藤缠蔓绕,山水和谐,景趣融汇,游人至此,俱与石对话,与水通心,在大自然的和谐野趣中释放自我,感悟人生真谛。
地质实验课——创意研学实验室
兴文石海的天泉洞里有着千姿百态的石钟乳、石笋和石柱,这些经过上万年甚至几十万年时间才能形成的钟乳石,在创意研学实验室中,通过科学小实验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还原钟乳石的成长过程,上一堂别开生面的地质实验课。
天赐宝盆——天坑
天坑长径650米,短径490米,深208米,比号称世界最大的美国“阿里西波”大漏斗大两倍。天坑气势雄伟、深盆暗底、翠竹绿树、怪石林立、坐盆观天、圆天遥遥。在兴文石海世界地质公园内,有小岩湾大漏斗、大岩湾小漏斗,是我国最早发现和对天坑进行研究的地方,还是天坑的命名地。
地下溶洞探险——天泉洞
天泉洞是兴文石海洞穴群中著名的一个溶洞,形成地质年代距今约三百万年。其空间规模和系统游览长度均居世界洞穴之首。已探测长度为10.5公里,上下共分四层。石花、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瀑布、边石坝等洞内沉积物种类繁多,或卷或翘、或立或吊,是研究板块构造、地质成因的直观教具。
目前,兴文已创建兴文石海、国家长征文化公园(兴文公园)两个省研学基地;兴文苗医院文化展示馆、花语岸生态有机农场两个市级研学基地,兴文县僰王山景区市级研学旅行实践基地(营地),正在积极创建全国研学旅行基地和全省首批研学旅行营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快来兴文开启一场研学之旅吧~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张烁 责编:董乐 审核:马兰 黄佳琪 监制:赵若一 王晋升 总监制:李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