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运会“下半场” 赛事遗产如何“梅开二度”?
■计划陆续在大运场馆举办22项国际赛事和38项全国性赛事
■大力推动2024年汤尤杯、2025世运会等大型顶级赛事在大运场馆举办
■申办田径世界杯并长期落户东安湖体育公园
■申办世界体操锦标赛和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落户适配到相应的大运场馆
8月8日晚,当“太阳神鸟”振翅、“鸽子花”璀璨绽放,“高山流水”知音相惜唱响友谊地久天长,成都大运会画上圆满的句号。12天里,作为东道主的成都,不仅为世界奉献了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青春盛会,更创造了丰厚的赛事遗产。正如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何塞·佩鲁雷纳在成都大运会期间观摩考察后感慨,“成都大运会将为2025年举办的成都世运会奠定坚实基础,留下宝贵遗产,期待与成都加强合作。”
如果说赛事是成都大运会的“上半场”,那么发挥赛事遗产效应这道成都大运会“下半场”的必答题,成都该如何作答?
“在成都大运会申办之初,赛事遗产就被纳入规划,其主要目标是通过筹办成都大运会,努力创造体育、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城市发展、教育与青年七个方面的丰厚遗产,为城市长远发展留下宝贵财富,长久惠及城市和广大人民群众。”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曹雪峰介绍,目前正在制订成都大运会体育赛事场馆可持续利用方案,以满足市民运动健身需要、赛事需要以及体育产业发展,而大运村也于8月11日闭村,预计9月底通过预约的方式向市民开放。
如何让赛事遗产更好地融入人们的生活?面向未来,如何充分运用好成都大运会遗产,让赛事遗产持续释放更大红利?近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深度报道组记者进行多维度走访调研,探寻其未来发展路径。
赛事背后 还有什么“富矿”?
成都大运会是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创办以来首次对遗产工作进行全面规划管理的一届大运会。那么,成都大运会留下了哪些赛事遗产?为何这么重视大运遗产?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办公室遗产管理处处长秦学解释,大运会遗产是在大运会申办、筹办和举办过程中创造并可持续利用的物质财富和人文成果,大致可分为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目前,已确定东安湖体育公园、大运村、凤凰山体育公园、东西城市轴线、城市智慧中心等8项首批重点遗产项目,明确要求将赛前筹备和赛后可持续利用同步谋划、同步推进,确保遗产项目长期、高效和可持续利用。
事实上,遗产利用是国际重大赛事的必答题,其中赛事场馆“再利用”是最直观的答卷。大运会体育场馆是成都大运会留给这座城市最为显性的体育遗产,居住在其中的市民有更直观的感受。
四川省体育馆是成都地标建筑之一,市民吕女士的家就在附近,下班后,她常和朋友到这里打羽毛球。为迎接成都大运会的到来,承接篮球项目比赛的四川省体育馆,进行了30多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提升改造。“我很幸运,抢到了成都大运会篮球比赛的票,看到改造后的场馆设施齐全,很期待以后能在这样的场馆运动。”吕女士的期待值已经拉满。
成都大运会期间,用于比赛、训练的49处场馆中,13处场馆为新建,36处为改造提升。“新建场馆与城市发展规划相吻合,改造场馆大多在高校,赛后交给高校用于体育教育,防止了赛后闲置浪费现象。”秦学表示,和四川省体育馆一样,成都大运会结束后所有场馆将继续用于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将让越来越多的成都市民乐享体育锻炼与健康生活。
建在成都大学的大运村,“建村”与“建校”相结合的体教融合模式,是成都大运会在大型国际体育赛事运动员村建设中的创新探索,同时也为这座城市留下了一笔宝贵遗产。“大运村闭村后,成都大学将立即进行‘村转校’工作,预计9月底学校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后,计划通过预约方式向市民开放参观。”大运村执行副村长苏波透露,开放区域包括代表团欢迎中心、代表团升旗广场、运动员餐厅、运动员公寓样板间等大运村空间;开放大运村医疗中心,并依托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向周边市民提供诊疗服务。
“成都大运会遗产的创造过程,本质上是赛事价值的提升过程,也是举办城市价值的放大过程。”秦学告诉记者,由于成都大运会遗产规划和实施的有序推进,给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宜居环境和精神文明等带来显著提升和改善,“成都大运会全过程所创造的遗产,必将彰显城市创新活力,展现城市人文精神,厚植城市文化底蕴,对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丰富城市经济业态,提升城市宜居环境,扩大城市国际交流,塑造城市品牌价值,惠及城市民生福祉等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下半场 如何让“大运遗产”更有生命力?
纵观世界体育运动发展史,赛事举办城市竞赛场馆的赛后利用普遍面临着维护成本高、运营持续性差、专业人才匮乏等痛点堵点问题。破解这一难题,北京、广州等城市有哪些经验可供汲取?
记者了解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鸟巢、水立方等不仅化身北京城市新地标,更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乐土。就拿国家游泳中心来说,除了承接游泳世界杯、跳水世界杯等高水平国际赛事,还兼顾着戏水乐园、文艺演出等丰富功能。
成都大运会步入“下半场”后,成都如何规划利用好成都大运会遗产,让其更有生命力?
成都已经有了明确的路径。“成都大运会结束后,49个新建或改建的体育场馆设施将采取‘短期+长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市场化思维推动场馆惠民和可持续利用。”曹雪峰介绍,短期内,将着重围绕引进高等级赛事,分类实施惠民开放,持续提升场馆的服务品牌和场馆的“显示度”。
今年下半年开始,成都计划陆续在大运场馆举办22项国际赛事和38项全国性赛事,并大力推动2024年汤尤杯、2025世运会等大型顶级赛事在大运场馆举办。同时积极申办田径世界杯并长期落户东安湖体育公园,申办世界体操锦标赛和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落户适配到相应的大运场馆,让“在家门口观赛”成为成都市民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
场馆惠民方面,将按照“一场(馆)一策”原则,分类实施开放,全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天数不少于330天,每周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时间不少于35小时。曹雪峰介绍,36个改造场馆大量分布在各个高校,成都将探索建立学校场馆对外开放机制,进一步满足市民就近健身需求,并支持全市青少年体育赛事在大运场馆举办,组织开展篮球、排球、游泳、射击、柔道、轮滑、乒乓球等赛事不少于200场次。中长期方面,成都将分段转入探索市场化路径,努力形成大型体育场馆可持续综合利用的成都路径。
“目前正在制定成都大运会体育赛事场馆可持续利用方案,以满足市民运动健身需要、赛事以及体育产业发展需要。”秦学介绍。按照规划,成都大运会结束6个月内,成都将向国际大体联提供赛后报告,并向国际大体联转移涉及所有职能部门的知识文件;至少10年内,收集遗产及影响数据,每年向国际大体联提交书面报告。
“为此,我们编制了《成都大运会年度遗产报告》 《成都时间》《成都大运会图文志》等官方出版物,同时,将成都大运会档案纳入赛事遗产保护利用范畴统一管理,并将作为城市记忆永久保存。”秦学透露。
如何让成都大运会遗产持续释放红利?
如果梳理国内外大型赛事的遗产利用,不难发现,大多数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承办方主要致力于打造和保留四方面的赛事遗产,即经济遗产、基础设施遗产、环境遗产和社会遗产,而这四方面遗产恰恰能够与推动城市文明进步与发展直接联系起来。
成都大运会遗产,既有场馆设施等物质遗产,也有文化和人才遗产,如何让其成为推动成都城市发展的新动能,实现大运遗产利用效益最大化?
在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看来,首先就要避免出现大型体育场馆闲置的问题。运营模式上,考虑到不同的场馆功能和商业模式,需要关注经营机制问题。无论是否是国有资本,都应该优先考虑更有市场经验的经营主体入驻场馆。“大型场馆的利用必须坚持‘一场一策’、‘一馆一策’,根据每个场馆的体量、特点和区位特征制定场馆的运营模式”。
以大学学校场馆为例,王裕雄提到在该场馆的属性和定位上,开放问题就非常复杂,何时开放?如何开放?都需要进行系统考虑。“体育综合体则需要有更多的业态融合,不仅要有体育业态,还需要有餐饮娱乐、教育培训等业态,每个场馆需要根据自身特征、商圈特征,制定自己的运营模式或商业模式”。
除了物质遗产,此次成都大运会向世界展现出的中国独特文化魅力,无疑吸引了更多来自世界的目光,从而提升了成都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国际影响力。王裕雄表示,成都大运会所激发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都将进一步推进居民运动方式、运动消费、“体教融合”等发展方向的改变,其中文化遗产所带来的益处无疑是长远、可持续的。
“成都大运会场馆和运营中有很多很好的绿色低碳技术和理念,应该及时总结和推广好,将其应用到城市运营中。办赛过程中,成渝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以及市场一体化进程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要传承好这一遗产,发挥成渝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积极作用。”王裕雄说。
在人才遗产方面,成都大运会培养了一批创意设计、体育营销、赛事管理和经营人才。在王裕雄看来,这是一批宝贵的人才,未来需要给他们创造干事创业的环境。“应该考虑如何将这些人留在西部,发挥他们的作用。建议为这些人才打造联系纽带,出台相关人才政策,考虑作为体育赛事领域类的人才纳入人才政策体系里,帮助他们在成都和西部地区干事创业。而无论是有形遗产还是无形遗产,都需要充分发挥好作用,它们将在互补中成为发展趋势,助力成都‘赛事名城’的目标,赋能城市经济发展”。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 昌娟
编辑:段琪琳 责编:董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