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瑰葭路”火了!“逃出大英博物馆”主创毕业于成都
今天,一条“瑰葭路”火遍了全网。近期爆火的网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完结,拟人化的文物“小玉壶”成功出逃,踏上回国旅程,而结局中“下一站,瑰葭路”的台词,成为最大的“泪点”。这部情节简单、三集即完结、总时长不到20分钟的小短剧,自播出后就在各大平台持续霸榜热搜,吸粉无数。主创主演之一的“90后”自媒体人“煎饼果仔”就毕业于成都。
短剧爆火掀起年轻人的国风潮
“90后”主创毕业于四川传媒学院
“短剧将主角‘玉壶’做了拟人化的处理,将文物也赋予了情感和思想。”一名毕业于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成都女孩小乔在看了《逃出大英博物馆》后表示,剧中女主角小玉壶的妆造给她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在人物的服装造型上贴合了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的整体气质,流畅舒展,温润有灵气。碧绿色渐变的汉服加上玉钗的点缀,以及出场时脸上的污迹和蓬乱的头发也使得角色更加生动立体。”
记者发现短剧在播出后,还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引发了一场“文物仿妆”的时尚风潮。许多美妆博主甚至普通网友,都纷纷开始化身“小青花瓷”“小唐三彩”“小莲花盏”,用国风国色,展现出中国古代文物的高雅审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记者了解到,在年轻人中掀起传统文化新浪潮的《逃出大英博物馆》主创之一“煎饼果仔”(本名“张家俊”,剧中男主角“张永安”饰演者)就毕业于成都。经证实,张家俊是来自四川传媒学院电影学院的2018级优秀毕业生。记者发现,他在此前就曾多次进行与中华传统文化主题相关的创作。而当了解他创作背后的感人故事后,就更会明白为何这次《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爆火并非偶然。
上个月当地时间16日,大英博物馆2000多件馆藏文物“不翼而飞”的消息传到中国,引发了大量网友的愤怒声讨。之后,关于文物被盗、馆长辞职、归还国宝的热搜接二连三上榜,大英博物馆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的话题也得到了极大的关注。
10天后的8月26日,一则《逃出大英博物馆》的预告片在抖音发布,网友们纷纷表示“把我们最想看的拍出来了”。8月30日,《逃出大英博物馆》第一集发布,短时间内,该剧火爆全网,不仅戳中了网友的泪点,更是点燃了大家的爱国心、家国情。不到半个月,三集《逃出大英博物馆》的总观看量已经超过千万。
虽然《逃出大英博物馆》于大英博物馆被盗事件发生后发出,然而实际上,它并不是一部为了迎合热度、赚取流量而“一时兴起”的创作。
2023年初,大英博物馆曾曝出文物失窃事件,当时就有网友留言,希望“拍一部动画片!就叫《逃出大英博物馆》,各个文物拟人化复苏过来逃离大英博物馆,回家过年……”在剧中饰演中国记者张永安的博主“煎饼果仔”看到后,留下一句“等我”,便直接停更了3个月。
再次出现,已经身在英国的他发布一条动态,其中写道:“一开始看到‘逃出大英博物馆’这个题材的时候,只是觉得这个拍成视频一定很有趣,但当我开始认真翻阅资料创作剧本的时候,一种无名的强烈情感堵住了我的咽喉,我发现,这个故事的重量没有办法让我将就在国内拍完……”于是,他联合夏天妹妹,自费飞往英国拍摄了这部短剧。他说,这是一场“盛大的、浪漫的、震撼的大洋彼岸中华文物奔赴之旅”。
三集短剧惊喜重重
每处细节都是泪点
“让我感动的不是情节本身,而是满满的细节、创作者的用心,看了真的想哭。”在这部真正兼具创意与深度的短剧中,故事简单纯粹,彩蛋、细节却让人目不暇接。从妆造到台词,再到角色、情节设计,我们看到的是优秀自媒体创作者的情怀浓厚与心血凝结。
在角色人设上,短剧发布之初就有人发现,大英博物馆中的中国文物很多,但却偏偏选择了不是古代文物,而是现代工艺品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作为主角,这一点甚至一度引起了不少网友的质疑,误以为剧组没有认真研究藏品的历史背景。但夏天妹妹的回应,却让广大网友明白了其中用意:“‘小玉壶’的来路和年代最清晰。去英国是为了证明中国的玉雕技艺并没有失传,推广中国文化。引用网友的话,她是‘清清白白’的,记得回家的路。”剧情中,“小玉壶”也曾说,出逃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带大英博物馆里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回国。
至于男主张永安这一角色,也有着精心的设计。张永安曾经也是一名有梦想的年轻人,现在却流落异国他乡。他的眼神里落寞与坚毅交织,仿佛能看到自媒体人创作者心中那团不灭的理想之火。
短剧节奏虽快,但却拥有太多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
剧中男主说“你就是大英博物馆的那只玉壶”,被小玉壶纠正量词是“盏”,反映的是在大英博物馆里,许多中国文物以编号命名,没有人知道它们真正的名字,更不要说身世、来历和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最初登场之时的小玉壶,之所以脸上脏兮兮的,是因为在大英博物馆中的许多中国文物都没有得到良好的保存,甚至没有玻璃罩保护,可以被人随意触摸,导致脏污、损坏。
到男主家中后,小玉壶之所以感叹“这么大的柜子只睡两个人啊”,是因为大英博物馆里,中国文物数量巨大,摆放十分拥挤。
小玉壶之所以念叨男主的名字“永安”,是因为大英博物馆的那件宋代磁州窑瓷枕上所写的正是“家国永安”。
小玉壶在超市里疯狂“采购”茶叶的场景,让人想到古代中国商人运输瓷器是用茶叶塞满檀木箱子作为防震。
最后一集里,“瑰葭”谐音“归家”,“下一站是,瑰葭路”这句台词,也成为许多网友眼中最大的泪点。
除此之外,还不得不提到的,是大结局里那一封封“文物家书”中,传递出的令人动容的文物思乡之情。真情流露的字里行间,体现出的是创作者深深的家国情怀。
短剧里,小玉壶的归家故事以美满的结局落下了帷幕,但现实中,她口中那些“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却还没有找到回家的路。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国,200多家博物馆里,存放的中国文物至少有164万件。而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3000多件,长期陈列的有2000余件。归家路漫漫,但现在,越来越多呼唤的声音正在被听见。我们相信总有一天,流落在外的中国文物,会风风光光、堂堂正正地回家。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茹懿图片 网络截图
编辑:段琪琳 责编:董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