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城:工业重镇的另一面

2023-09-19 17:31  来源: 成都日报

东安湖体育公园的蓝天、碧水 中共成都市龙泉驿区委宣传部供图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抬头能见蓝天白云,低头能观碧水清波,是一座城市环境质量的直接表现,更是一座城市生态宜居的重要衡量标准。作为“城市绿心”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核心地带、成都“后花园”和东部绿色生态屏障,近年来,龙泉驿区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加快生态植被恢复,林木资源持续增长、森林财富持续累积,切实预防水土流失、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推动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绿色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谱写了立城理山治水新篇章。

7月28日,在东安湖体育公园,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拉开帷幕,迎接大家的不仅仅是精彩的赛事,还有龙泉驿清澈的蓝天。走进这座城市,如画的天空与大运氛围相互映照,蓝天与白云相互衬托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作为“工业重镇”的龙泉驿,如何补足曾经粗放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欠账,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成都日报社联合成都市委政研室开展的2023“中国式现代化成都篇章”调研行联合调研组第七站走进成都市龙泉驿区,实地了解龙泉驿区如何持续擦亮“山水龙泉驿”名片,服务成都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今年盛夏,世界目光,聚焦成都。

7月28日晚,龙泉驿区的东安湖体育公园,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拉开帷幕。赛场内,青春活力与体育魅力相得益彰;赛场外,蓝天、碧水、绿树相映成景。不仅向世界展示了“未来之湖,世界之驿”的开放性城市生态公园优美形态,更折射出新时代美丽中国的万千气象。

今年7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为我们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在四川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做好。

龙泉驿区拥山川生态、揽河湖之美,是名副其实的“山水之城”。同时,龙泉驿区又是“工业重镇”,2022年制造业占GDP比重高达57%,是成都唯一占比超过50%的区(市)县。

近年来,龙泉驿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山水龙泉驿,活力汽车城”已成崭新名片。龙泉驿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已顺利通过省生态环境厅组织的初核。作为“工业重镇”,龙泉驿区如何以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价值转化为着力点,补足曾经粗放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欠账,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如何持续擦亮“山水龙泉驿”名片,服务成都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生态修复

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如何双管齐下?

一条绿道,把东安湖体育公园与毗邻的驿马河公园串联在一起。

“两个公园的绿道连起来刚好是一个半程马拉松的距离。”龙泉驿区公园城市局四级调研员曹立江告诉调研组,这里已经成为众多马拉松“跑友”的日常训练场。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其中之一就是“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

龙泉驿区地处成都平原到龙泉山的过渡地带,没有大江大河,山区蓄水能力差、过去长期依靠区域外调水,如何高质量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去年,驿马河公园二期开园迎客,标志着驿马河公园全面建成。如今,徜徉于公园、行走于河岸,人们很难想象驿马河曾经的模样——

驿马河,被称为龙泉驿的母亲河。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驿马河终年清流不断,人们在此取水做饭、泡茶。此后,驿马河污染严重、杂草丛生,部分河道甚至一度陷入了断流的尴尬境地。

从1992年开始,龙泉驿对驿马河进行了多次修复性改造,直至2017年南起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北连东安湖公园,总面积达1810亩的驿马河公园启动建设。

驿马河公园的建设,依据原有河道进一步拓宽和优化,使得河道宽度保持在10至30米之间,并选择开阔地、低洼地,建设了多个人工湿地,湿地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

曾经的驿马河沿岸,当地村民遍种竹林。为了保留这份乡愁与生态,驿马河公园建设过程中并未砍伐或移植这些竹林,而是根据其生长状况合理设计周边景观,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丛丛竹林。据统计,仅二期建设过程中,就约有8400平方米原生竹林得以保留。

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龙泉驿区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走出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深度融合的新路子。

“治水”“理山”,坐拥“城市绿心”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龙泉驿在龙泉山“造林增绿”的过程中,对两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更为纯熟。

2019年以来,龙泉驿区连续承办省直机关、高校、企业等“包山头”植树履责活动,累计承接植树履责46万余人次、完成履责植树面积2万亩。而对不适合人工植树的地区,则一方面开展无人机播种造林,另一方面进行封山育林,阻止人畜进入。

如今,从空中俯瞰龙泉驿,以东安湖体育公园为原点,向东连接驿马河公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向西连接东安溪谷、环城生态带、青龙湖湿地公园,超过20公里的生态廊道和城市绿道正在逐渐成形。

从龙泉驿看成都,近年来,成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实施“五绿润城”“天府蓝网”行动,认真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巩固长江十年禁渔成果,公园城市建设成效深得人心。

生态治理

如何量身打造智慧环保应用场景?

在东安湖体育公园,坐在观光车上环湖而行,东安湖碧波千顷,水体如镜、清澈见底。

“东安湖水域面积约110万平方米,水体稳定保持优良,多个指标达到地表水Ⅰ类标准,水体透明度长期大于2米。”龙泉驿区水务局副局长熊林如是告诉调研组。

这一湖碧水,自何而来?

东安湖的前身是一片低洼、内涝之地,在规划建设时按照原自然地形地貌,结合洼地蓄水成湖。据熊林介绍,如果入湖的氮、磷等营养盐过多,就会引起水质污染,东安湖通过河湖分离、全面控源截污,以“控、改、构、提、增、维”方式实施水体综合治理,采取生态植草沟、雨水花园等海绵城市建设措施降低地表径流,实现“源头减污”。

蓄一湖碧水,要如何护碧水常清?

对此,龙泉驿区河长制办公室统筹多支力量参与到日常巡护中。除了“人防”,更为重要的是“技防”。除了利用无人机辅助巡查,东安湖中还设有两个智能监测点位,对东安湖的水质变化进行24小时实时检测,一旦湖水出现异常,系统就会发出警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要加强科技支撑”“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

近年来,龙泉驿区突出智慧化生态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建设,共建设完成东风渠饮用水源水质预警站3套、主要河湖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16套、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13套、VOCs(挥发性有机物)组分站2套、声环境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站点、人口密集区噪声显示设施以及噪声监测辅助监测等62套固定监测设施,极大提升了环境监测监管效能。

在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大气智能大数据监管中心,调研组看到,一整面墙大小的电子屏上实时显示着全区的各项大气环境监管监测数据。

这是龙泉驿区于2020年率先打造的全省首个“智能化大气环境监测管治系统”,集成多项数据形成了“固定+移动”高精度全域大气污染监测网络。

线上监管、线下处置,依托该系统,龙泉驿区形成了完整的管理处置闭环,实现“以智代工”精准解决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系统应用以来管治成效显著,龙泉驿区空气质量指数常年稳居中心城区第一。

近年来,成都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持之以恒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动真碰硬抓好央督、省督和长江经济带问题整改,天蓝地绿水清成为常态。

作为成都的“工业重镇”,龙泉驿区一度面临污染物产排总量大、种类多,环境监测监管难度大的生态治理实际。迎难而上啃下“硬骨头”,龙泉驿区以智慧城市建设为牵引,通过量身打造一系列智慧环保应用场景,持续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生态价值转化

绿水青山怎样变成金山银山?

登高望远,从正在建设中的城投·凤栖东山项目的观景台向西眺望,面前的百工堰碧水清幽、映照青山,向南是龙泉驿城区及成都市中心,街道纵横、高楼林立,连绵起伏、草木葱茏——龙泉驿区“一半山水一半城”的大美胜景尽收眼底。

“项目地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面向成都主城区的第一观景界面。”龙泉驿区森林公园和桃产业管委会副主任朱喜琼告诉调研组,该项目将打造为“龙泉山国际会客厅”,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持续做优公园城市乡村表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拓宽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在城投·凤栖东山项目中,龙泉驿区以都市现代农业拓展延伸生态产品产业链和价值链,以新型文旅创新开发生态旅游,以田园总部经济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综合运用多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推动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创造性转化。

在生态产品价值增值方面,东安湖活力城片区规划“一湖两带三岸”空间布局,依托东安湖体育公园、驿马河公园场景,签约商家30余户,落地呈现银沙集市等12个消费场景,并成功创建省级“东安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年均客流已突破500万人次。同时招引大华股份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聚集东安阁酒店等高端星级精品酒店,带来大量就业岗位、固定投资、税收等,实现区域价值整体提升。

在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方面,龙泉驿区积极探索“碳汇+”机制,实施龙泉山生态系统碳汇本底调查和碳储量评估,目前已成功开发龙泉驿生态移民区植被恢复、龙泉山碳惠天府、国际论坛碳中和林等森林碳汇项目。

在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方面,龙泉驿区积极探索水环境生态补偿制度,对全区18条主要河道34个街道跨界断面实施水质监测,覆盖全区所有街镇,实施“超标者扣缴、改善者奖励”,推动全区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龙泉驿区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持续拓宽生态价值转化路径,不断培育绿色转型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

近年来,成都部署以空间、产业、交通、能源四大结构优化调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目前,龙泉驿区清洁能源使用占比70%以上,单位GDP能耗降至0.2万吨标煤/亿元;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区内已聚集5家国家级、8家省级绿色工厂。如今,“一半山水一半城”的龙泉驿区,生态环境不仅越来越好,也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

(报告执笔: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刘金陈;调研组成员:中共成都市委政研室黄建华、刘燃;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何晓蓉、陈伟、陈仕印、张舟、黄琴;中共成都市龙泉驿区委政研室) 制图:姜蓉

编辑:王文娟 责编:董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