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妹儿”背后 藏着哪些故事?
成都世园会吉祥物“桐妹儿”亮相
9月20日,成都世园会吉祥物“桐妹儿”正式亮相。眼前一亮的同时,有一群人更是“心中一亮”。在他们看来,“桐妹儿”不光是成都世园会的代言人,同时也是三星堆博物馆、珙桐、芙蓉花的“宣传大使”。
“桐妹儿”的形象来源于三星堆青铜鸟,其头顶有一朵如白鸽般的珙桐花,脸颊上则是芙蓉花落化作的一抹腮红。上述元素不仅很美,背后还有一系列鲜为人知的故事。
“桐妹儿”带着青铜鸟
飞向全世界
看到“桐妹儿”的第一眼,三星堆博物馆宣传推广部工作人员李典就想到了镇馆之宝——体量最大、高达3.96米的1号神树。虽然“桐妹儿”看上去圆乎乎、萌萌哒,但有些细节,如翅膀上的花纹及绿色,让他看到了1号神树上青铜鸟的影子。
“‘桐妹儿’会带着青铜鸟登上世园会这样世界级的舞台,飞向全世界。”李典相信,形象上的反差反而会让大家更好奇,“桐妹儿”背后的青铜鸟、太阳神鸟等形象到底是什么样子。某种程度上,“桐妹儿”让三星堆青铜鸟、太阳神鸟等获得了新生。而在三星堆博物馆还有更多器物正在“重生”。
今年7月,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正式开放,新馆不仅更大,还有之前看不到的器物和场景。“跨坑修复是一大亮点。”李典介绍说,针对暂时不能实体修复的文物重器,采用数字化的复原技术,结合AI算法,实现了文物跨坑拼对和数字化复原。
另外在“世纪逐梦”展厅有个考古方舱,采用裸眼3D技术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考古;“巍然王都”的三星堆古城遗址折幕采用投影仪矩阵无缝融合技术,20多个高清画面同时播放为观众流畅地呈现遗址画面……科技带来了更多的可能,而“桐妹儿”也为三星堆博物馆带来了更大的机遇。“我肯定会买‘桐妹儿’的玩偶和周边,越看越亲切。”李典对明年举办的成都世园会充满了期待。
期待“鸽子花”绽放世园会
正攻克引种难题
西华师范大学植物生态研究团队负责人胥晓教授突然忙碌了起来,原因正是“桐妹儿”头顶上那朵形似白鸽的珙桐花。胥晓及其团队于2014年走上珙桐保护研究之路,“大家可能都听过珙桐,但了解有限。这次‘桐妹儿’亮相,无疑是个非常好的科普契机。”
珙桐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也是全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有“植物活化石”之称。因其花朵盛开时外形洁白、形似白鸽展开的翅膀,又得名“鸽子树”。除了头顶上,“桐妹儿”眼睛里还有一朵珙桐花——其棕褐色的眼睛正是源自珙桐开放后期的颜色。“这个细节真的很棒。”胥晓介绍说,珙桐开花最开始是绿的,之后变为白色,后期则变为棕褐色。
胥晓表示,成都世园会明年4月召开,珙桐的花期也是4月,非常期待能在世园会上看到绽放的珙桐花。而胥晓及其团队努力的方向正是让“鸽子树”下山。“珙桐很美,但离大家的日常生活太远了。”胥晓解释说,珙桐主要生活在海拔一千到两千米的区域,同时树高十几到二十余米,想要引种到城市栽培需要攻克不少难题。目前他和同事正在尝试提高珙桐的抗高温能力,为移栽打好基础。
太空育种正在试验观察中
芙蓉新优品种将亮相世园会
“桐妹儿”脸颊上那一抹灵感源自芙蓉的腮红,不光让它的形象生动可爱,更是让芙蓉科研工作者翘起了嘴角,笑容如花绽放。“非常高兴和自豪。”成都市植物园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所所长石小庆表示,世界园艺博览会被誉为花卉园艺界的“奥林匹克”,芙蓉与成都有2000多年的历史渊源,这次被确定为2024成都世园会会花,感觉科研工作更有动力了。
成都植物园从1983年建园就开始了芙蓉的科研工作,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芙蓉资源保有量居世界首位,为国家芙蓉种质资源库;自主培育芙蓉品种近40个,其中7个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2个获得省林木良种证。“今年将有4个进行国家植物新品种申报。”石小庆说。
从去年开始,成都植物园已有9000余粒芙蓉种子搭载神舟十四、十五及十六号飞船进行太空育种,目前正在试验观察中。在石小庆看来,世园会为芙蓉走向世界提供了舞台和良机,“植物园所有新优芙蓉品种都会亮相,届时大家可以一饱眼福。”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林聪
图据受访者
编辑:邓思璐 责编:董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