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名家进校园 用镜头讲述成都故事
红星新闻网(记者 张美璐)10月27日报道 绿道上快乐骑行的市民、银杏树下嬉戏的姐妹花、老茶馆里喝茶的茶客……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摄影名家王晓龙的镜头,感受不一样的烟火成都。
10月27日,成都市文联天府文艺名家讲坛活动走进成都大学,邀请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成都民俗摄影协会副主席王晓龙走进成都大学,带领大学生赏析公园城市摄影作品、了解作品背后创作的故事,并教授同学们手机摄影等摄影实用技巧。
本次活动由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成都市文艺发展服务中心、成都文艺志愿者协会、成都市摄影艺术家协会、成都志愿者网(文明兴蓉)、红星新闻网承办。
摄影家用镜头讲述成都故事
“我的拍摄主要立足于生于斯、养于斯的成都的家门口,把镜头聚焦成都,努力呈现成都版‘清明上河图’。”活动中,王晓龙与大家分享了许多自己的摄影作品,包括《绿道》《天伦之乐》《“川人”顶天立地》《为城市美容》等,皆拍摄于成都大街小巷,王晓龙表示自己更加擅长街头摄影,用镜头捕捉出的城市空间、城市人文等生动场景,为大家讲述一个个成都故事。
王晓龙 摄
“大家看到照片中的人们在绿道上骑行、跑步、拍照……100公里成都绕城绿道不止串起了成都的绿色空间,更串联起了成都人民的美好生活。”王晓龙与大家分享自己拍摄的《绿道》系列摄影作品,向大家展示了绿道中建起的特色桥梁以及市民在绿道中幸福生活的场景。王晓龙表示,分享《绿道》这组照片,就是为了向同学们展示,城市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镜头中的成都越来越美,市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也大大提高。
王晓龙 摄
王晓龙的镜头也记录城市温度,关注城市中的平凡人物,作品《为城市美容》中,聚焦城市一线工作人员环卫工人,利用城市水面倒影,记录环卫工人雨后工作的画面得到许多人的关注,“环卫工人是我们城市的‘美容师’,因为他们的劳动让城市变得美丽多姿。”王晓龙告诉同学们,成都是一座乐观包容的城市,透过这座城市里一个个平凡人的身影,就能感受到他们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美好期待与向往。
“今天通过老师的镜头,重新认识了成都,是一座烟火气十足的城市!”来自成都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大一外地新生朱楚玥表示。
超实用手机摄影技能分享
“拍照要注重故事和情绪的表达,手机一样能拍出好的照片。”对于同学们提出的拍摄设备的差异问题,王晓龙与大家分享了许多手机摄影的获奖作品,并鼓励大家拍摄不要拘泥于设备,更多的是掌握拍摄技巧。
王晓龙从手机的基本功能及特性、以及摄影技巧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并现场举例,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拍摄对象举例指导大家如何掌握拍摄中的构图、光影、曝光等具体实用的拍摄手法,让大家熟练掌握手机摄影基本要领。
“希望自己也能用镜头记录家乡的变化。”成都大学广播电视编导大一学生杨雨杭表示自己也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作为成都人,希望可以像王晓龙一样,用镜头发现成都之美,传递成都之美。
据悉,成都市文联2023年“天府文艺名家讲坛”活动聚焦唱好“双城记”、建强“都市圈”、建好“示范区”、提质“幸福城”、办好“大运会”等中心工作,将继续发挥组织优势专业优势,组织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通过文艺展演、艺术鉴赏、提升培训、文明实践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公园、绿道、学校、社区、街区等创新开展系列活动。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文博雅 责编:董乐 审核:马兰 黄佳琪 监制:赵若一 王晋升 总监制:李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