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奋力写好立体山水彭派之城的生态答卷

2023-11-28 07:39  来源:成都日报  

初冬的龙门山,云雾缭绕如烟,五彩斑斓的树叶遍布山头;鱼凫湿地公园里,“水、鱼、竹、石”相互映衬,山涧溪流潺潺不息……这,是独属于彭州的晚秋美景,也是这座立体山水彭派之城的生态答卷。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彭州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六山一水三分坝”的自然地理格局,全面打造立体山水彭派之城,走出了一条保护治理水平全面提升、生态安全屏障日益坚实、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并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文明标杆市、国家生态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荣誉。

科学推进综合治理

厚植绿色生态本底

推窗见景、出门见绿,抬头见雪山、低头闻花香……这是彭州市民近年来最深切的生活感受,也是一座城市给予群众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近年来,彭州市扎实推进铁腕治霾、重拳治水、科学治土,全力打好十个重点领域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回应民生诉求,绘就浓墨相宜的山水画卷。

打好蓝天保卫战。抓好夏季臭氧污染防控和秋冬季颗粒物污染防控;推动两个水泥厂和垃圾焚烧发电厂完成超低排放限制改造;建成23个镇街空气子站、35个空气微站、1座117项VOCs监测站、2座57项VOCs组分站和臭氧组分站建设体系,基本实现重点区域上下风向、中低高空、重点源周边空气质量监测成网,推动大气污染治理“精准化”。

打好碧水保卫战。以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为重点,开展严重污染水体整治、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工业企业治污减排及污水回收处理提标达能、城市水生态修复提升、饮用水源地规范保护工作,入河排污口整治基本完成,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打好净土保卫战。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和工作方案,全面开展危险废物大排查、大整治专项检查,对全市重点企业和工业园区等开展土壤环境调查,强化重点污染源监管。

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开展龙门山生态本底修复行动,累计复耕复绿面积约19.18万平方米。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两大工程,实现森林蓄积、森林面积双增长。加快推进三大绿道体系建设,建成绿道316.8公里、微绿地小游园30个,美化背街小巷75条。

加快生态价值转化

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彭州市生态环境优美、物种繁多,全域呈“六山一水三分坝”的自然地理格局,是大熊猫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周边游客度假休闲的理想之地。

近年来,为了将得天独厚的“绿色颜值”变成“生态价值”,彭州市通过塑造“龙门雪山下·七星耀湔江”文旅品牌,加速推进湔江河谷与“三九大”品牌融合,建成省内首家民宿学院,龙门山湔江河谷生态旅游区获评中国最佳民宿度假目的地和四川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创新打造西花町等“一镇一场景”,建成蟠龙文创聚落、九尺谢家院子等8个精品林盘,百里画廊新景观成为市民网红打卡地。

与此同时,彭州市坚持以创新为引领,全面推进产业生态化,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全面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统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重点发力氢能锂电和高分子新材料“两条主线”,抢抓双碳经济新赛道。成都新材料产业功能区获评“中国化工园区潜力10强”,积极探索天然气、绿色氢能等清洁能源产业化应用,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专用化学品产业,打造国内领先的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高地。

推动医药技术、医用材料、医疗装备、医药贸易融合发展,构建以中医药为特色的“全链式”医药健康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医药贸易中心,天府中药城被确定为成都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主承载区,中药制造规模持续保持全省第一。

推动彭州航空动力特色小镇主动融入成都市航空航天产业生态圈,锚定航空动力、增材制造、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方向,打造国内一流的以航空动力为核心的复合新材料和高端装备产业集群。

升级打造中国西部菜都、成渝地区“菜篮子”保供基地、全国“菜篮子”工程标杆和中国南方蔬菜种业创新中心,争创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县,促进“彭州产”农业品牌走全国、闯世界,连续举办中国四川成都蔬菜博览会,西部菜都成为新亮点。

风起湔江牡丹香,群鸟欢歌绿满川。彭州,龙门山下,一座现代化的立体山水彭派之城正阔步向前。成都市彭州生态环境局供图

编辑:邓思璐 责编:董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