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华区委书记袁顺明:做好六篇文章 加快实现六个攻坚突破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方向既定,围绕市委第十四届四次全会对加快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及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成华区将从哪些方面发力?记者就此专访了成华区委书记袁顺明。
“把做好六篇文章,加快实现六个攻坚突破作为推动成华发展的着力重点,切实做到频道不换、重点不变、力度不减,融合推进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成华发展再上新台阶。”袁顺明表示,要做好科产融合文章,在产业建圈强链上攻坚突破;做好引育融合文章,在壮大市场主体上攻坚突破;做好点线融合文章,在城市提档升级上攻坚突破;做好文旅融合文章,在文化品牌塑造上攻坚突破;做好功能融合文章,在民生品质提升上攻坚突破;做好上下融合文章,在提升治理效能上攻坚突破。
做强都市工业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新年伊始,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内,联东U谷·新经济产业园项目二期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派热火朝天的“工业上楼”建设景象。放眼功能区内,该项目并非孤例。
“它们有一个共同点,不论规划、设计还是运营,均按‘都市工业’标准打造。”袁顺明向记者介绍,作为都市工业的主阵地之一,成华通过规划功能区产业空间布局,探索工业上楼创新产业空间供给模式,力求解决专精特新等企业发展空间受限等痛点,集中打造了一批集约高效、功能复合的专业楼宇。园区内高标准打造的东广人工智能谷产业园、联东U谷·成都新经济园和金地威新产业园,发挥各自线上招商、线下运营资源优势,目前已吸引60余家上下游关联企业在此集聚。
袁顺明表示,成华区未来将聚焦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发力,加快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构建完善“5+N”产业生态体系,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倍增”计划,携手电子科技大学等共建创新生态圈,提升打造以西南油气田公司、川庆钻探为核心的能源产业集群,精心培育一批“工业上楼”示范项目,做强品牌经济、楼宇经济、商圈经济,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努力形成新质生产力。
做优公共服务
打造高品质生活“新模式”
早上7点,家住杉板桥的刘先生和往常一样到家附近的沙河城市公园晨练。不远处,杉板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小型图书馆、咖啡馆、幼儿托育中心等齐备,刘先生一家人是这里的常客。小区周边,东郊记忆、龙湖滨江天街、万科天荟城市广场等丰富的消费场景,为他和邻居提供了多元化的消费选择,带来了生活的便利。
在步行15分钟范围内,不仅有学校、医院、购物中心等生活配套,咖啡店、电影院、健身房等娱乐休闲设施以及口袋公园、微绿地、共享书屋等公服配套场地也一应俱全。“15分钟公共服务圈”“圈”起了居民的购物、服务、医疗、餐饮、教育、文化等方方面面的需求,“圈”出了市民的幸福感或获得感。
围绕加快创造高品质生活,成华区正在推动公共服务供给提标扩面,做好功能融合文章,在民生品质提升上攻坚突破。对此,袁顺明表示,要以满足人口承载和需求为导向,构建“15分钟公共服务圈”,集中布局公共服务综合体和嵌入式服务设施,探索“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政府投入+居民自治+市场机制”“公益+低偿”等模式,最大限度提升公服资源使用率和满意度。
做精城市管理
探索高效能治理“新路子”
手机一键游街区、实时客流分析、商家烟感探测全域监看……在“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成都望平坊旅游休闲街区,“守望望平”大数据采集智慧景区管理平台的打造,为景区装上了“智慧大脑”。
袁顺明告诉记者,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在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成华区持续深化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创新塑造大熊猫基地、东郊记忆、339天府熊猫塔、华润万象城、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动物园、建设路、望平坊“八张文旅名片”。其中,望平坊打造的“守望望平”平台正是聚焦城市治理效能、探索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一次实践。得益于成华区智慧城市运行中心“报表通”的数据赋能,引入“一张图”概念,将街区内各大旅游要素高效部署到基础设施之上, 资源一张图管理,设备一张图控制。在成华,智慧赋能城市管理的便利场景正在融入市民生活、景区治理、企业服务等方方面面。
袁顺明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动线上“智慧蓉城”与线下“微网实格”双线融合、双向赋能,突出抓好“数据底座、应用场景、高效处置”3个关键,深入实施六大行动,加快推进 “多网合一”, 发力做好上下融合文章,在提升治理效能上攻坚突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卢佳丽
编辑:段琪琳 责编:董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