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川渝通办量同比增长31.05%
本报制图 申娟子
1月23日,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全省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89.48万件,审、执结173.32万件。其中,省法院受理案件2.83万件,审、执结2.60万件。
2023年主要工作
坚决维护国家安全。从严惩处煽动分裂国家、邪教等犯罪,坚决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
倾力守护社会安定。严惩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5069件7018人;从严从快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及帮信、洗钱等犯罪,审理案件6479件1.47万人;依法惩处危险作业、重大责任事故等犯罪51件96人。
助推法治政府建设。把“监督就是支持,支持就是监督”贯穿每一个案件办理始终,审理行政案件1.22万件。
主动参与社会治理。联合党委政府共建诉源治理中心414个;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入驻调解组织3810个、调解员2.20万名,诉前解纷58.06万件。
服务重大战略实施。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通办量同比增长31.05%;加快推进天府中央法务区提功能、升业态,获批设立成都环境资源法庭,开工建设省法院、成都中院审判法庭,形成“一点六院七庭”新格局。
保障市场运行健康有序。稳妥办理涉企案件56.38万件;审理知识产权案件1.89万件;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推动698家“僵尸企业”有序退出,盘活资产190亿元。
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出台名优白酒司法保障意见,发布维权、审判指南;聚焦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贴近自贡航空等产业园区设立人民法庭,审理案件1.18万件;设立27个旅游环保法庭;设立16个司法保护站;审理涉地理标志案件52件。
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出台29条措施保障美丽四川建设;审理非法占用、严重污染耕地等犯罪案件71件;严惩盗伐林木、盗猎动物等犯罪;审理暗管偷排、非法捕捞等案件486件985人;深化省内外司法协作,共建生态环境跨域保护机制;全省推广“纽扣法庭”。
加力加速兑现胜诉权益。执结案件48.50万件,执行到位1644.10亿元,居全国第三;强化线上线下快查协查,查人找物343.77万件次,网格员提供线索9.58万条;运行案款可视化管理系统,案款发放平均用时不超过4天;判决拒执犯罪344人;促使被执行人履行案款109.21亿元。
见行见效保障民生权益。妥善审理涉食品、医疗、住房、就业等民生案件12.07万件。严惩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涉食药品犯罪485件923人;审理醉驾、毒驾等案件1.23万件1.24万人;联合8部门建立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机制。
用心用情呵护重点群体。选任1861名法官担任法治校长;常态化打击养老诈骗犯罪,审理案件112件443人;审理婚姻家庭纠纷13.85万件;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妥善化解涉军纠纷;司法救助3814人。
全心全意提升司法体验。省法院统一接听全省12368热线,集约办理8项事务;推动诉讼方式变革;以当事人视角开展“案件——纠纷”双向考评改革,从递交诉状到兑现真金白银用时缩短238天。
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开展专题党课、交流研讨、现场教学;大兴调查研究,深入镇街、村社、企业调研走访;形成重点课题成果466项。
全面培优人才队伍。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提升至97.90%;招录、遴选、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579名;选派569名干警扎根基层担重历练。
大力弘扬法治文化。实质运行“文化四室”722个,建成法治文化基地206个;学术调研成果排名升至全国第二;举办首届四川法院文化季,大力开展庭审进万家、百名法官进百企1023次;打造《小心有诈》《法官来了》等精品力作。
2024年工作安排
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筑牢国家安全屏障;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用好川渝黔滇法院禁毒司法协作机制,持续推进“深耕肃毒”;坚决守护百姓“米袋子”“菜篮子”“药瓶子”“钱袋子”;加强“一老一小”司法保护。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精准服务“保交楼”;加强六大优势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助力四化同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助力城乡融合;分级分区制定、实施司法保障意见,助力五区共兴。
深化“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推动形成联动调解大格局;制定“立审执”衔接协调实施意见,提升生效裁判自动履行率;深耕“一季度一行动”执行品牌;落实“有信必复”,全面推进涉诉信访法治化。
全面推行院庭长阅核监管;实行全员全域考核;与时俱进深化司法公开;强化信息技术支撑,数助管案管人管事。
加强审判业务高层次人才建设;完善青年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加强司法宣传;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扎实推进宣传思想文化建设。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白洋 陈秋妤
编辑:邓思璐 责编:董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