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政协委员马树海:让“新式小店”成为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内容生产者”

2024-01-29 12:29  来源: 红星新闻网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六届成都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将于1月31日至2月3日在金牛宾馆召开。将在1月30日,成都市政协常委、成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马树海到场报到,今年是他履职的第二年,“希望更多的建言献策,能够为城市发展助力”。

微信图片_20240129152139

今年两会,马树海关注的内容之一是“新式小店”发展。成都有“小店之都”的称号,拥有1万家茶馆、4000家书店、2000家乡村民宿,独立咖啡馆数量(5000余家)全国排名第二。“新式小店”作为城市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是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最佳窗口,也是承载城市精神最自然的载体。

支持“新式小店”发展

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支持“新式小店”发展,有助于推动城市有机更新、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社区治理工作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成都深耕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省人大代表,成都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甘立军提出,“新的一年,大力实施‘五化建设’,以集约嵌入为路径推进为民服务精准化。”马树海表示,“精准化”要以“以需定供”,而最了解市民需求之一的正是市场经营主体,在青羊区少城片区“新式小店”插花式嵌入街区之中,成为15分钟幸福生活圈的重要组成力量,它们对于市民消费需求等更为了解,从“最小单元”为市民及城市提供服务与支持。

支持“新式小店”发展,有助于更好推进城乡融合,惠及城乡居民。日前公布的《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加快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指出,坚持有效激活城乡要素资源和市场主体,尊重群众意愿、鼓励群众创造。马树海向记者透露,近年来,在成都崇州竹艺村、温江岷江村等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村创业,手工DIY工坊、文化书吧等“新式小店”蓬勃萌发,城市与乡村的人才、产业交流、文化特色等互通互补,带动乡村文旅经济发展。2023年1月-9月,竹艺村集体经济收入比2022年全年收入增加1.7倍。“新式小店”因设计、品牌点亮乡村,促进就业,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擦亮“幸福底色”。

可及可感政策

支持“新式小店”更好发展

为更精确地为新式小店画像,更加精准地出台“小店支持计划”等系列政策,带着“民声民意”履职,马树海对成都“新式小店”进行实地调研,有效样本量达125家。“成都已围绕减税降费、创业就业、人才招引、减免租金等生产要素出台了一揽子政策,但由于系统性不强、精准性不足等原因,导致调研小店对政策的知晓度偏低。”马树海表示,近年来,一些先发城市,例如江苏南京、浙江杭州等地推出“小店计划”,通过解决融资难降低经营成本、支持小店线上数字化转型等措施,为小店聚气引流。

结合成都新式小店发展特质和现状,马树海提出以下建议:

一、支持政策要有系统性更要可及可感。建议制定支持小店发展的组合拳政策,包括放宽小店经营条件、宣传推广、数字赋能、平台支持、品牌建设和租金减免等;

二、服务工作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做好组织引领工作,通过搭建与产业部门联动平台、机会清单发布、支持发起成立创意人才促进会,凝聚小店主理人,助力小店健康持续发展;

三、优化发展环境要有效率更要公平。回应小店关切,提高政务服务覆盖面,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小店服务体系,推进“蓉 E 办”扩容提质。增强配套服务能力,网信等部门联合美团、大众点评等平台通过数字化技术,帮助小店实现经营在线化、服务标准化,降低小店运营成本。

通过上述举措加强政策惠及面,有效激活“新式小店”创新要素,让“幸福城”的内涵表达更为自然。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文博雅 责编:董乐 审核:马兰 黄佳琪 监制:赵若一 王晋升 总监制:李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