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之声 | 构建成都城市画像体系 推动消费引流转化
红星新闻网(记者 李慧颖)1月31日报道 “建议以‘成都街头·万千气象’为总牵引,开展城市文旅消费融合发展工程。”市两会时间,成都市政协委员、民盟成都市委会专职副主委何立新在今年市两会上提交了一份来自民盟成都市委的集体提案《营建“成都街头”万千气象,助力建设烟火幸福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议》。
何立新提到,成都坐拥丰厚历史人文资源,但发掘深度不够、体系联结不强、个性特色不显。宏观上看,城市和重要地域的画像和标识不明确、不突出,地域特色文化赋能不深,开发利用方式亟待转型升级。具体点位上看,“千街一面”问题仍然存在,夜市、步行街、仿古小镇、灯光秀等传统消费场景呈现效果上同质化严重,客流目的地选择上点位可替代性较高。此外,对标上海、北京等城市品牌活动能级较低,缺少“成都范+国际化”的号召力品牌,“成都街头”体验和分享内容包装打造有待深化。
针对消费和流量上的不足,何立新建议完善特色文化标识体系,强化消费核心引力以及构筑多元消费场景范式,推动消费引流转化。具体而言包括构筑城市文化主干画像体系。以“天府文化”为主干,三国、大熊猫、川剧、市井、古蜀文化等特色文化为题材,理顺城市画像体系,明确成都特色文旅消费资源核心IP。精准细化地域文化表达,推动行政区与文化区适度分离,依托核心IP在各文化区内搭构“文化+”发展网架,形成清晰的城市画像和街巷地域画像,比如浣花溪到万里桥(沿锦江)千年历史地域、文殊坊到大慈寺(沿府河)成都范市井生活带、交子大道到大源国际化生活圈等。
此外还有建设城市文化标志性支点体系。“坚持保护性开发利用思路,优先推动摩诃池、张仪楼、散花楼等标志性文化遗迹恢复建设与故址保护工作。”打造城市文化体验内容体系也不能落下。全面铺设提升成都街头的文化内容,支持各类博物馆、非遗展示馆、休闲(茶、咖、酒)馆区、文化活动与节会等,注重向消费市场引流。
对于构筑多元消费场景范式,何立新建议按照“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将文化区内特色资源连点成线,构建古蜀国潮、民俗休闲、诗歌雅韵等特色主题的街巷游线系统,延长游览时间线与消费价值链。“以宽窄巷子、锦里、东郊记忆等较为成熟的文化街区为试点打开范围、化街为圈,沿周边辅路配套布局业态丰富、服务完善、蜀地气息浓郁的消费空间。”聚焦”一老一小”市场开发全域联票、旅游年卡、寒暑期学子卡等产品,提升城市文旅IP影响力。
此外,通过国有载体代管、经营权移交等方式,优先推动天府文化公园、环城生态公园重点片区打造一批艺术家空间、书店咖啡馆、手作工作室、体育空间等“小而美”的精品消费空间,形成交通圈、商业圈、生活圈一体化的公园城市功能区。探索以社区为单位,依托城市公园、社区综合体、天府绿道、川西林盘等优质公共空间,推广“绿道+商业”“公园+地下商业”“林盘+旅游”等消费价值开发模式,完善新兴消费业态项目孵化、价值挖掘、资源嫁接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形成遍布全域、大小协调的消费增长点,打造全龄友好型、全球友好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科技赋能也不能少。需要注重高流量区域的高新技术嵌入,深化大数据、AI+、XR等数字技术赋能表现形式现代化,鼓励二次创作塑造文化新IP,从文化端与产品端拉动消费。依托春熙路、交子公园、SKP等全国示范智慧商圈与智慧商店,在“双节”等客流旺季布设成都特色文旅消费圈数字宣传窗口;基于消费客群年龄、偏好、停留时间等数据信息进行画像引流,强化核心商圈引领、集散功能。优化调整数字消费券、代金券等发放时间与认定标准,提高消费优惠与客流高峰的重合度,充分释放客流消费潜力。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邓思璐 责编:董乐 审核:马兰 黄佳琪 监制:赵若一 王晋升 总监制:李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