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0万人现场打卡 成都科技活动周持续升温

2024-05-27 07:29  来源: 成都日报

▲科技活动周现场

5月25日,作为2024成都市科技活动周的重头戏之一“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互动展示体验活动在成都浩海立方海洋馆举行。其中,现场的科学实验展演还入选了全国科技活动周特色群众性科技活动。

沉浸式体验“蛟龙号”下潜

感知上天入地的乐趣

“我现在正在南太平洋,我接到的任务是下潜4800米……”在VR科普互动体验区,市民沉浸式体验着“蛟龙号”的驾驶操作。

这是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带来的“蛟龙号探险记VR”体验项目。据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谢勃老师介绍,这款游戏是模拟驾驶我国的大国重器——“蛟龙号”潜水器在深海进行科考考察任务。“我们特别为小朋友准备了VR头盔体验,大屏幕则连接至电脑,使参与者无论是使用电脑还是VR设备,都能畅享游戏乐趣。”谢勃说道。

谈及参展感受,谢勃表示,“本次科技活动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们能够近距离接触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展示我们在大国重器研发上的卓越成就。相信通过大家不断地推广和创新,能够通过科技活动周共同推动科普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5月25日活动刚刚开始,整个现场已经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市民的热情被一项项科普展示、创新成果充分点燃。

据了解,本次活动分为4个主题展区:生物多样性互动体验区展示了特色的野生动物、海洋生物、昆虫等标本;机器人互动体验区有四足机器人、插秧投球机器人等互动展示;趣味科普互动体验区涵盖了生命科学、物理、化学、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VR科普互动体验区则通过VR模拟驾驶飞行器、轨道交通设施等,让小朋友感知“上天入地”的乐趣。

“吃”进塑料瓶“吐”出钥匙扣

科普体验好玩又有趣

将玫瑰花放在液氮中,“砰”的一声,原本娇艳欲滴的玫瑰花瞬间变成了脆脆的玫瑰“雪花”,轻轻一捏,碎片纷纷扬扬地落下。

在现场,四川新生命干细胞科普教育中心带来的液氮实验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围观。“这已经是我们第3次参加科技活动周了,此次展出的项目叫‘小博士启蒙实验室’,就是将实验室中的专业设备以及实验操作引入活动现场,为市民提供近距离接触科学技术的机会。”据该中心负责人介绍,为应对科学实验的枯燥性,中心特别设计了“液氮仙境”等实验,让小朋友亲眼见证液氮挥发的奇妙景象。

废弃的塑料瓶盖竟然可以化身为精美钥匙扣?现场,塑料循环再生展台也备受关注,小朋友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将经过破碎处理的塑料瓶盖渣倒入机器中,转动手柄,即可得到一个企鹅形状的钥匙扣。展位负责人成都大爱感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说,“我们将平时工业上用到的塑料再生知识通过小型机器进行直观展示,小朋友们既可以亲身体验‘变废为宝’的过程,还可以了解到更多环保知识。”

在机器人科普互动展区,各种智能机器人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我们这次特别带来了机器人、机器狗等产品,它们在音乐伴奏下能进行高精度动作,完成高难度动作等,展现出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机械设计,能让观众充分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四川STEAM科创教育科普基地相关负责人说道。

内容与形式升级

超10万人现场感受科学魅力

“这次活动真是太好了,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到这么多科技产品和科普知识。以前觉得科技离自己很遥远,但现在感觉科技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一位带着孩子来参加活动的市民说道。

另一位市民也表示,“这次体验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这些科技产品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还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

事实上,选择在浩海立方海洋馆举办科普活动并非偶然。成都市科学技术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坦言:“一方面通过汇聚全市互动性好体验性强的科普资源走近公众与青少年,让青少年切身感受科技的魅力,另一方面海洋馆作为成都市科普基地也可以在活动中更好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从而使科普的效果最大化。”

当天下午,“与科学同行”——成都市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活动成为现场一大亮点,该项活动也入选了全国科技活动周特色群众性科技活动。“这是我们今年新增的一个实验展演环节,将科学与艺术深度融合,以此提升广大市民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该负责人说,今年在一定程度上升级了整个科普体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可以让市民感受到更多的科技魅力。

据了解,持续两天的“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互动展示体验活动,吸引了超10万人参与到现场活动中,让市民感受到科学带来的魅力。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雪松 文/图

原标题:超10万人现场打卡 成都科技活动周持续升温

编辑:张烁 责编:高婷 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