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飞的”不远了!最快后年开启固定飞行线路商业化试运营

2024-06-17 08:24  来源: 成都商报

  公务航空接驳场景展示

倒计时

预计2025-2026年,沃飞长空第一代主机厂将走完研发,陆续完成适航审定;预计2026-2030年,将开启城市间点对点的固定飞行线路商业化试运营;预计2030年后,将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

“打飞的”

未来,可以通过空中快线,设置固定起降点和飞行班次等方式,实现城市区域内点对点的空中直达;或以空中出租车模式,消费者只需在APP上输入目的地预约“打飞的”

费用低

参考大湾区低空短途运输航线(深圳-珠海)开通,单程20分钟,单人费用为999元。eVTOL产品采用纯电动力,成本比燃油直升机低,等到后续大规模化运营后,费用将低于此价格

随着低空经济热度持续走高,成都的天空也越发“忙碌”。

近日,吉利沃飞长空(下称:沃飞长空)全自研战略产品AE200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验证机顺利完成全尺寸、全重量、全包线倾转过渡等系列飞行试验所有科目,成为中国首个、全球第二个完成该类试验科目的eVTOL企业,标志着中国eVTOL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

该技术难点何在?“打飞的”距离我们还有多远?最近,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专访沃飞长空市场总监费岚。

谈技术

“这是中国eVTOL发展历程中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在沃飞长空成都总部,记者在其展厅看到了飞行汽车AE200模型机。从外观来看,AE200机身和直升机类似,不同的是,AE200头顶没有螺旋桨,取而代之的是两侧翼展以及多个旋翼。

从技术路线来看,所有的飞行汽车不外乎三大类:多旋翼、复合翼、以及倾转旋翼,三者研发难度依次递增。AE200就属于倾转旋翼构型飞行器。这是一种将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融为一体的新型飞行器,业内形象地称其为空中“混血儿”。

通俗来讲,倾转旋翼就是将螺旋桨和推进桨合二为一,上升时,八个桨和直升机的螺旋桨一样全部朝上,到达预定高度后,其中四个桨会倾转下来变成四个推进桨,驱动飞行汽车水平飞行。相对于多旋翼或复合翼构型的eVTOL,倾转动力形式不携带“死重”(多台电机电调、螺旋桨等)飞行,因此能够有更高的巡航效率、能够实现更快的飞行速度和更远的航程。

选择倾转旋翼构型有优势,必然也会带来挑战,倾转的过程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全球排名前10的飞行汽车企业,有7家选择了倾转旋翼构型。在沃飞长空之前,只有Joby完成了全倾转过渡飞行。

“AE200攻克了多项核心关键技术,逐步有序地拓展飞行包线与运行边界,在全包线范围内验证了飞机的操纵性、稳定性、疲劳耐久性。”费岚说,目前eVTOL行业处于全球竞速的状态,各家都在加速研发落地进程,在沃飞长空官宣完成全倾转过渡飞行后不久,另一家国际企业也官宣完成全倾转过渡飞行。“此次关键技术的突破,不仅是公司研发的关键里程碑,也是中国eVTOL发展历程中的一次历史性突破,证明‘中国智造’的产品技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世界最前列。”

谈落地

预计2030年后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

上述技术进展是否意味着国内飞行汽车技术已经成熟,可以“飞起来”?

费岚的回答是肯定的。但科研试飞和真正投入市场还有一定距离,适航取证就是关键一环。

“作为国内首家‘有人驾驶载人eVTOL’适航审定企业,AE200适航进程稳步进行中。”费岚告诉记者,从科研试飞到具体落地,预计2025-2026年,沃飞长空第一代主机厂将走完研发,陆续完成适航审定。预计2026-2030年,将开启城市间点对点的固定飞行线路商业化试运营;预计2030年后,将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

在市场应用方面,低空出行仍是沃飞长空的主要应用目标。以AE200为例,其设置了5-6座,航程范围200公里。后续将逐步应用于人口稠密区上空开展高密度的载客商业航空运输,以及空中旅游、应急救援等场景。

未来,可以通过空中快线,设置固定起降点和飞行班次等方式,实现城市区域内点对点的空中直达;或以空中出租车模式,消费者只需在APP上输入目的地预约“打飞的”。以成都为例,通过“打飞的”从中国-欧洲中心出发,前往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时间将缩短五分之四。AE200也将在科学规划站点、线路的前提下,与新能源专车联合运营,实现无缝衔接。

对于很多人关心的价格问题,费岚也给出了一个参考区间:“参考前段时间大湾区低空短途运输航线(深圳-珠海)开通,单程20分钟,单人费用为999元。eVTOL产品采用纯电动力,成本比燃油直升机低,等到后续大规模化运营后,费用也将低于此价格。”

谈产业

“切身感受到了成都发展低空经济的产业决心”

作为全国首批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区,成都在政策上对低空领域的适度放开,也让企业对产品落地有了更强信心。

去年7月,沃飞长空和亚太地区最大的公务机企业华龙航空签订了100架订单,共同推进eVTOL在公务航空应用场景方面的市场应用,在eVTOL完成适航审定后,有望在成都率先落地eVTOL公务航空出行;今年4月,沃飞长空与国内通用航空标杆企业中信海直签署了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低空出行、空中旅游、应急救援等业务密切合作,共同推动eVTOL商业化进程;今年5月,高新区与吉利控股集团、吉利科技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沃飞长空全球总部及生产制造基地项目、吉利(四川)创新中心暨工业软件全国总部落户高新区。

在费岚看来,成都发展飞行汽车产业,既有技术基础,也有丰富的供应链资源,这也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时,成都诸多高校院所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而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也为企业研发提供了强大动力,相关产业链条的逐步完善,也为后续商业化落地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些,都让我切身感受到了成都发展低空经济的产业决心。”

“沃飞长空作为‘链主’企业,也将不断联动上下游相关企业,加强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同时,积极探索eVTOL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模式,推动市场的快速扩张。”

未来,沃飞长空的产品会在国内首先落地,同时海外尤其是中东地区和“一带一路”地区也将会是率先应用的首批客户群。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彭祥萍

原标题:“打飞的”不远了!最快后年开启固定飞行线路商业化试运营

编辑:覃一川 责编:高婷 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