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港“腾空出海” 空铁带货繁忙
▲成都国际铁路港
据成都海关统计,今年前5月,成都外贸进出口总值3200.7亿元,占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的79.6%,同比增长7.2%。外贸进出口稳步增长,离不开门户枢纽功能、口岸营商环境支撑。那么,站在成都国际门户枢纽前沿,将看到怎样的景象?成都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对外贸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活力?6月21日,成都海关联合成都市口岸物流办举行“媒体记者口岸行”活动,本报记者分别走进成都国际航空港、国际铁路港,现场探寻外贸提质增效发展的背后逻辑。
国际航空港:
前5月成都航空口岸进出口货值同比增长121.6%
上午10时,在成都双流机场国际货站内,出港区和进港区都堆满了货物,现场的装卸叉车忙碌地来回穿梭,海关工作人员在海关查验区忙着对进出口货物实施通关查验。
“这是刚刚从泰国运来的榴莲和椰青2种新鲜水果,共计20多吨,在通关后就将运往成都市场并中转至国内其他市场销售。”四川陆海云港航空物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龚毅称,海关推行鲜活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机制,实现入境鲜货“即到即查,即查即放”,进口货物在口岸出关缩短至1.5个小时内。
据龚毅介绍,口岸高效通关加上枢纽高效运输,不仅降低了企业进口贸易成本,也让消费者吃到的进口水果更加新鲜,“目前,我们每周运营5个航班,平均每月进口水果量达400吨,同时依托成都国际航空枢纽优势,我们还从南亚地区进口石斑鱼、红九棘鲈等冰鲜海产品,不断丰富餐桌消费,激发国内消费者对高品质消费需求。”
国际货站内的另一个海关查验区,几名海关工作人员正在对集成电路等出口货物、电子产品加工原材料等进口货物实施通关查验。海关持续提升“7×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水平,保障重点企业、重点货物快速通关,尤其是对鲜活易腐农食产品畅通查检绿色通道,不断提高货物通关效率。
成都航空口岸是中国内地3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航空口岸之一,往来成都的国际航班,依托不断提升的枢纽功能和优势,出港时把大量电子信息产品、跨境电商等货物运往世界各地,进港时把大量电子产品原材料、汽车零部件、鲜活货物等运载入境。
据成都海关统计,今年前5月,成都航空口岸进出口货值777.9亿元,同比增长121.6%。其中累计进口冰鲜水产品近4000吨、同比增长近7倍;食用水生动物近800吨、同比增长超1倍;水果2400余吨、同比增长逾八成。
国际铁路港:
“铁路快通模式”已在多业务场景应用
繁忙的景象同样在成都铁路口岸迭出。下午2时,记者在成都国际铁路港看到,全国各地的货车在智能卡口进进出出,海关监管区的货物堆场内集装箱堆积如山,在出口货物查验区,海关工作人员正忙着对这些货物进行查验。完成通关查验后,这些货物将搭乘成都中欧班列“出海”。
“经过10余年的探索发展,成都中欧班列已经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开行数量持续增长,贸易网络不断延展,运输效能不断提升。”成都海关所属青白江海关关长杨龙称,为持续优化监管服务,海关通过发挥“中欧班列+保税区”叠加功能,做大通道经济、枢纽经济,保障国际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稳定,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今年前5月,我们的出口货物通过成都中欧班列运输了2000个集装箱,最多时一周要发运4个专列。”TCL光电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供应链负责人舒永君介绍,TCL出口货物生产基地以前在广东惠州,主要通过海运运输,而现在销往欧洲市场的逾八成出口货物生产都在成都完成,“就是为了近距离对接运行稳定而且低成本、高时效的成都中欧班列,TCL还在成都中欧班列其中一条线路的境外终点站波兰罗兹建有工厂,成都生产的零部件运往波兰罗兹,经过组装后销往欧洲各地。”
除了铁路枢纽的通道运输“快”,进出口货物在铁路口岸也享受“VIP待遇”。这是因为青白江海关应用“铁路快速通关”模式,进一步提升进出口货物通关效率。目前,“铁路快通模式”已在“进口冷链+铁路快通”“进口整车+铁路快通”等多业务场景应用,有效提升口岸通关监管效能。今年前5月,青白江海关共计监管“铁路快通”模式舱单申请超8000票,货物通关时间进一步压缩,单个集装箱可以为企业节省成本约200元。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杨富 吴茜 文/图
原标题:两港“腾空出海” 空铁带货繁忙
编辑:张烁 责编:高婷 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