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奋楫笃行再出发——一年回望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成都篇章

2024-07-27 08:49  来源: 成都日报

▲

位于成都龙泉驿区的东安湖体育公园一角。2023年夏天,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在这里举行。本报资料图片

时间,是载今记往的刻度,是衡量发展的标尺。

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胜利举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中国改革开放矗立起新的里程碑。

结合实践谋落实、瞄准问题抓改革。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到社区院落……盛夏时节的蓉城大地,正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

成都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城市之一”“欢迎大家到成都街头走走看看,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难忘一年前的那个夏天,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四川视察指导并出席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亲切关怀、殷殷嘱托,令我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倍增信心。

一年感恩奋进,一年砥砺前行。当下的成都,处处涌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之力,处处激荡奋楫笃行再出发的豪情。

牢记领袖嘱托,勇担时代使命。今天,我们站上了新的奋斗起点。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成都新篇章,2100万蓉城儿女壮志在胸、豪情满怀!

站在这样一个起点回望过去,更能深切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对成都的殷殷关怀、绵绵厚望。

站在这样一个起点观望现在,更能深刻领会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蕴含的战略思维、实践要求、为民情怀。

站在这样一个起点展望未来,更加坚定了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勇前行的信心决心。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迈步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我们脚下有路、心中有光,梦想不再遥远,奋斗只争朝夕。

前行的方向

逐梦而行的征程上,总有继往开来的重要路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成都视察指导、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成都建设擘画了宏伟蓝图、提供了战略引领。

现在的兴隆湖,远眺层峦叠翠,近看碧水如镜。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天府新区,指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

如今的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村庄入口,“走在前列 起好示范”8个大字格外醒目。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称赞“战旗飘飘,名副其实”,并嘱托战旗村要在乡村振兴中继续“走在前列,起好示范”。

2022年6月,仲夏时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步入稻田看秧苗长势,走进乡村话接续振兴,走进高校调研就业问题,深入企业鼓励自主创新……一路调研,一路思索,谆谆嘱托,指引方向,催人奋进。

2023年7月28日,龙泉山下、东安湖畔,一只从历史深处飞来的“太阳神鸟”,点燃了成都的盛夏之夜。成都大运会在万众期待中到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大运会开幕。

高瞻远瞩的前行指南,化作时光中的全景镜头,记录下成都人共同经历的一个个标志性时刻——

成都大运会隆重开幕,全球共同见证“成都成就梦想”的高光时刻。从体育盛会、主场外交到文化交流……中国西部首次举办的世界性综合运动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2023年12月7日,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年旅客吞吐量突破7000万人次。成都成为我国内地第4个年航空旅客量突破7000万人次的城市。这背后,是一座城市矢志不渝的开放之心。

2024年4月26日,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徐徐铺展,万千胜景入园,折射出公园城市的生态文明之美……

“益,古大都会也。有江山之雄,有文物之盛。”

这座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因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而始终保持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成都的当下,承载起千年传承,焕发着新时代的风采。

战旗村里,乡村十八坊和壹里老街上游人如织,贴上“战旗村”标签的辣椒、布鞋、豆瓣卖得火热。“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让老百姓享受更有品质的生活。”这是村党委书记高德敏的心声。

兴隆湖畔,产业拔节,一大批高能级创新平台在此落地,一个个领军企业在此布局。“高能级创新平台正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载体。”这是天府兴隆湖实验室负责人周鹏浩的亲身感受。

时者,势也。

“我们走到今天这一步不容易,都是拼来的。同时,我们不能满足于此,还要勇往直前,更上一层楼。”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催人奋进。

在牢记嘱托中砥砺前行,在攻坚克难中越沟迈壑。

肩负起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职责使命,成都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把握“省之大计”,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统揽成都现代化建设全局,全面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在服务国家战略、全省发展大局中奋楫笃行。

奋斗的足迹

6月27日,天府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内,一场特殊的主题活动正在举行。

民乐节目《盛世国乐》舞台旁,一条由4个红色圆环组成的“时光走廊”铺展开来。自2021年6月27日正式开航投运,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迎来了通航三周年。

投运3年,66.8万架次的航班在此起降,8838.7万人次旅客在此出发、抵达,国际及地区客流量位居全国第4位、中西部第1位。

随着2023年实现旅客吞吐量千万级“三连跳”,天府国际机场迈入全球繁忙机场行列,这也让成都这座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城市,跃升为中国内地“航空第三城”。

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前沿”,立足战略定位谋发展,“枢纽成都”天地阔。

“四川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在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2023年7月来川视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作出重要指示,赋予四川打造“两高地两基地一屏障”和“一极一源”的使命任务,一路悉心指导、一路殷殷嘱托,给予我们强烈的思想指引、精神鼓舞和奋斗感召。

同样的殷殷嘱托、亲切关怀,还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中,在首提“公园城市”理念、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里。

深深期望重若千钧,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行。

四川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提出,必须强化服务国家全局的使命担当,坚决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任,努力打造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

成都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强调,要聚焦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找准定位、强化担当,深入推进西部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我们继续坚持优势互补、高效联动——

6月12日,西部首个鸿蒙生态创新中心落地成都,全国首个鸿蒙生态产业园区正式挂牌。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建设不断加码。

7月21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标志性工程——成渝中线高铁重庆段站前4标南渝泸高速双线特大桥建设现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11号墩“0号块”的浇筑,该项目连续梁上部结构工程由此正式拉开帷幕。

实现缴费年限相互认可、累计计算,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业务当天即可办结,截至今年2月,成渝异地就医结算人次增长66%……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入第五个年头,迎来相互赋能、深度融合、量质齐升的新阶段。坚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做好“相互赋能、相向发展”的大文章,成都将继续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

坚决扛起服务全国全省大局的战略使命,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一年来“成绩单”不断刷新——

目光向外,成都通道建设联通世界。

携手西部陆海新通道,提质建设立体全面开放大通道,6月25日,全国首个“空运+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班列在蓉首发,中欧班列(成渝)让货物跨越山海。今年1—4月,中欧班列(成渝)开行2261列、同比增长18%,累计开行超3万列,目前已覆盖欧亚110个城市节点。

眼光朝内,成都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近日,《成都市2024年万亩“吨粮田”高产高效示范区建设项目实施指导意见》出台,未来一年内将建设30万亩“吨粮田”粮食周年轮作模式的高产高效示范区,“天府粮仓”成色更足。

上月,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又传捷报——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实现了一种先进磁场结构,提升对核聚变的控制运行能力;本月,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实现跨越——“稻城—成都”高通量科学数据传输专线正式建成投用。科技创新不断突破。

围绕加强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建设,加快建设国家战略性产业基地、战略性物资储备基地和战略性基础设施,成都正全力以赴推动国家战略势能转化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动能——

6月底,一架固定翼通航飞机飞行2.25小时后安全降落成都淮州机场,国内首个“干线运输+支线物流+末端配送”全链路采用低空运载模式成功案例至此诞生。瞄准低空经济赛道,成都的“飞行梦”照进现实。

4月,成都智算中心一期正式点亮并进入试运行阶段,成为西部首个超智融合算力中心。加上国家超算成都中心和已投入运营的9个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目前成都已实现在超算、智算和通用算力三个关键领域全面布局。

在通威太阳能5G智慧园区里,数百台机器人装置有序穿梭。“智造”的加持,让诸如这样的企业在新质生产力的打造与提升上如虎添翼。2023年成都制造业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近三年全市两化融合水平达66.9,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为91.1%,提高1个百分点,均居副省级城市第5。

在一座千万级超大城市发展的“成绩单”上,有更多的亮点值得品读——

146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3万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共同推动成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第24位;2023年成都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85天、同比增加3天,今年以来更有28次“推窗见雪山”;今年上半年,深入实施“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探索上线运行就医场景“一卡通”,PM2.5累积浓度降低14.6%,开展市场化音乐演出1800余场、增长32%,吸引观众超180万人次,为成都连续15年位居“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写下最新注脚……

奋进新征程,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努力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超大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径,“成都日记”的每一页,都记录着把“路线图”转化为“实景画”的铿锵足印。

坚定的秉持

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城市的发展永无止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拉开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连日来,全会精神在成都党员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2100万成都人倍感振奋、备受鼓舞。

“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为我们法律从业者赋予了新的使命与责任”“为我们在社区发展和社区服务中指明了新的方向”……城市中、乡村里的每一处,都在憧憬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是检验全面深化改革成效的实践基石。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指引,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成都始终坚定不移吃改革饭、走开放路,不断谱写着中国式现代化成都新篇章。一年来,成都坚定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厚爱和殷切希望转化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紧紧扭住改革开放“关键一招”,锚定首要任务、聚焦“四个发力”,先后作出系统部署,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决定》,部署以“七个融合”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通过《关于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着眼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部署以数字化改革推进营商环境再优化、再升级。

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通过《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部署以“五大枢纽能力”建设促进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向改革要动力——

破除科技和产业“两张皮”,去年12月印发《成都市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发力的实施方案》,从5个方面提出28项改革措施,一体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目前,69个中试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已全面运行,正加快打造西部中试中心。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去年以来,成都以增强城市整体功能为导向,创新区域协调发展路径形式,规划8个结对联动合作区域。目前,各结对区(市)县已谋划推出190余个共建项目,成立超40亿元的产业基金。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去年8月出台《成都市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13项具体任务,全力以赴“把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做好”。《成都市生态环境健康价值核算与评估报告》目前已编制完成,是国内首个将健康价值纳入生态价值核算的新尝试……

向开放要活力——

提升产业建圈强链开放水平,今年初,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在双流投运,这是空中客车公司在欧洲之外建立的首个飞机循环利用项目,预计到2030年将带动实现产值超400亿元,进一步推动成都航空航天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鼓励引导企业“走出去”,今年以来,成都组织企业代表团轮番赴海外拓市场、促招引,今年一季度,代表团赴“一带一路”沿线6国,两次出访累计揽金超46亿元。

深化对外交流交往,一年来,成都大运会、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首届金熊猫奖、成都汤尤杯、2024成都世园会等国际性赛会活动相继举行。“China Travel”的热潮里,今年上半年,从成都航空口岸入出境的外国人达45.8万余人次,同比增长572%……

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扩大开放,今天的成都,公园城市拔节生长、万千气象再展新颜。

看科技创新动能奔涌:兴隆湖畔,成都科创生态岛,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瑞士等国家的顶级专家于本月初正式登“岛”,孕育全国首个带“大脑”的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

看产业体系蓬勃生长:彭州市桂花镇,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天空之眼”中,日均有上百架(次)无人机进行一系列测试任务,成都向“空”图强,积极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

看乡村振兴大美画卷:温江区和盛镇,盛河影视产业园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影视风口来到村口,村民不仅可以当“房东”、拿分红,还谋划着要去剧组里当群演;

看绿色发展生态胜景:恰逢暑假,绛溪河岸的2024成都世园会主会场中人流如织,市民游客赏花看景、沉浸体验,“亲子游”与“研学游”好评如潮、“国际范”与“成都味”各美其美……

“让人民群众奔着更好的日子去”,从就业到增收、从入学到就医、从住房到托幼养老,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

“可以吃饭,还能办事、采购、上兴趣班。”在锦江区三圣街道喜树路社区居民周大妈眼中,喜树路社区综合体“安逸得很”,成都今年将建设38个这样的综合体,将服务嵌入社区,满足全龄居民需求。

“我们一般晚上8点收摊,孩子做完作业后,正好可以去看看书。”高新区昆和路88号府城菜市内卖鱼的老板娘对“菜市书屋”赞不绝口。书屋建到菜市场,成都去年一共建成了32个,有效覆盖45万余人次,并获评为2023年“人民阅卷·十大市民点赞项目”。

“打了球很快就能回家,不会耽误太多时间。”对市民王恩宣而言,“家门口”的T立方双桥子篮球公园“再好不过了”,“这些隐藏在角落里面的运动场也是特色。”过去3年间,成都已分批次完成632处“金角银边”空间打造,今年还将继续打造200处。

……

改革为民、发展为民,成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始终围绕创造高品质生活抓改革、求突破,不断把“问题清单”变成“惠民清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嘱托,声声入耳;前行,步步有力。

新征程、新起点,奋楫扬帆再出发。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聚焦关键、把握重点,以实干与奋斗努力绘就更加美好的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成都图景!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高齐强 马玉宝 张帆 刘金陈

编辑:段琪琳 责编:高婷 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