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头评|蓉城“百花开”,很City的成都更City

2024-08-03 19:44  来源: 红星新闻网  

爱看头评

红星新闻网评论员 何勇海 

花重锦官城,蓉城百花开——8月2日,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系列活动在四川成都开幕,广大电影工作者及影迷,以艺术之名奔赴同一座城。这是这场光影盛宴时隔39年,与成都这座“幸福之城”的再续前缘,注定将为成都增添更足的文艺范儿和更大的知名度,让很City的成都更City ,从长远看,还将进一步推动成都的电影市场和电影产业“热辣滚烫”。

百花2

成都拥有多种名号,包括“三城三都”(世界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实际上,成都还是一座资格的文艺之城,美食是成都的味道,文艺是成都的灵魂。安逸闲适的城市特征,让各类文艺范儿,都能在蓉城以自己独有的姿态葳蕤生长。  

成都的文艺范儿,为我国的文艺历史添了砖、加了瓦,推了波、助了澜。“自古诗人皆入蜀”“蜀地安逸好作诗”,千百年来,无数诗人在成都、在四川,于壮美的江河、高山、平原之间,用诗词描摹成都和四川的独特气质,赓续不绝之文采,好些诗人因此成为当时诗坛的“一线大咖”,登峰造极。电影《长安三万里》中的主人公高适、李白和杜甫,都因成都成就辉煌的诗意人生。故韩愈有“蜀雄李杜拔”之说,意思是说,正是“蜀”地之“雄”成就了李杜诗的高拔。现代文人郭沫若也认为“文宗自古出西蜀 ”。  

百花1

历史进入近现代,新文化运动后,新诗发轫,成都亦为重镇。叶伯和、周太玄、王光祈等皆为新诗的领路人。抗战时期,全国很多诗人更是云集成都,朱自清、何其芳、臧克家等在此避难、写诗。100年来,多个诗歌流派肇始于此,众多优秀诗人从成都出发,走向全国。成都的文艺范不仅体现于诗词中,也在现代小说、散文、电影、音乐、戏剧等中延续,成为中国文艺版图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李劼人、巴金、郭沫若、艾芜、流沙河等所著的《死水微澜》《家》《女神》《南行记》《就是那一只蟋蟀》,就一直闪耀于中国文坛。  

而成都的文艺阵地,自是一块块肥沃的土壤。上世纪50年代,《星星》诗刊在成都创刊,成为新中国第一家专业诗歌刊物。从2015年至今,《青年作家》强势崛起,《草堂》诗歌读本一鸣惊人,两份文学读本,成为成都两张闪亮的文学名片。“草堂诗歌奖”“华语青年作家奖”以及成都国际诗歌周,扶文坛之新秀,品牌影响力日益凸显。而在省级层面举办的四川文学奖、四川日报川观文学奖,则从更广的范围探讨文学的内涵与外延。

百花3

回到电影这门光影艺术本身,成都这片文化浓厚的土地,生长出不少“百花”作品,“花”开朵朵,其华灼灼。远的不说,近年来就有获得第3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已及峨影集团联合出品、提名本届百花奖的《流浪地球2》《万里归途》《八角笼中》等。其他更多彰显“成都味道”“成都科技”“成都人文”场景的影视精品力作,让“成都造”成为品质有保障的代名词。  

以熊猫之名,享文化盛宴的金熊猫奖,已于去年8月在成都成功举办了首届,电影、电视、纪录片、动画片4个单元的优秀作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一项新的影视大奖登上艺术舞台,为中国影视发展加油助力,当然,也让成都影视、四川影视被更多人“看见”。  

“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文艺也千古。一个城市的文艺范只有更足、没有最足,只有更潮、没有最潮。相信成都在致力于烟火气与文艺范相得益彰的路上,会有更大的收获。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覃一川 责编:高婷 覃峰 审核:马兰 黄佳琪 监制:赵若一 王晋升 总监制:李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