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的公园城市新实践

2024-08-27 07:53  来源: 成都日报

b93cc7d2-893f-47c4-a23e-f597cafd626e

▲繁忙的成都国际铁路港(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

2024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走入第11年。

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深耕细作的“工笔画”,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在高质量发展中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时代号角。新的起点,新的部署,新的进发。在开放中谋求共同发展,意味着城市的进阶,更要放在中国、放在欧亚大陆、放在世界的视野下去考量。

本周,两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论坛,相继于成都开幕。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是两个论坛共同关注的重要主题。

8月26日,第四届公园城市论坛在成都举行。本届论坛,以“公园城市——推动‘一带一路’城市现代化创新实践”为主题,以期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城市推动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8月28日,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将拉开帷幕,这一全球媒体峰会,将为共建“一带一路”搭建媒体高端对话与合作平台,构建“一带一路”国际传播新格局。

为何选择成都?

从历史的脉络来观望,成都自古就是中外交流的枢纽,是西南丝绸之路上的明珠。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成都因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而始终保持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从战略的角度来考量,在共建“一带一路”11年中,成都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不断强化对改革开放大局的使命担当。公园城市的独特定位与发展潜力,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肯定,其示范效应更加突出。

从交往的领域再延伸,从去年举行的成都大运会、世界科幻大会,到今年的成都世园会、汤尤杯,再到一个个国际化论坛……成都与世界的对话交流更加密集,沟通方式也愈发多元。

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

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放眼全球,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成都正链接全球,推进城市现代化交流互鉴与开放合作,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

开放的成都

成都国际铁路港对外展示大厅内,一张巨大的数字地图上,一条条黄白相间的线路向四方延伸。

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出发,一条钢铁“巨龙”载着汽车、电脑、茶叶、花木等“四川造”,翻山越岭,以成都为坐标点,绘就了联通世界的“大动脉”。

今年6月,天府国际机场通航三周年,累计旅客吞吐量8838.7万人次。成都“双机场双枢纽”已然成型成势,航空旅客吞吐量跃居全国城市第三、航空货邮吞吐量居全国城市第六。

通畅的道路,现代化的机场,拔地而起的经贸产业合作园区,催生新的经济走廊,激发新的增长动力,成为新时代的商贸大道。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

实践证明,开放是一种发展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模式。站在开放的前沿,成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既紧握机遇,更创造着机遇。

这不仅体现在过去和现在、横向与纵向的突破上,更要放在西部地区发展、全国乃至世界的整体大局上考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2013年的秋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中国的西部地区由此澎湃出新的发展势能。

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为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之后的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

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具有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独特优势。

成都,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开通蜀“身毒道”“金牛道”,成为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南北丝绸之路的重要连接点。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今天的成都,正加快步伐,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前沿。

如今,成都人口和经济规模快速稳定增长,市场腹地不断拓展,直接辐射带动拥有全国71%面积、27%人口、21%经济总量的西部市场。

城市是全球经济活动的枢纽和主体部分,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行为主体。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化对外开放,更在于深入探索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向世界输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有益经验。

行棋当善弈,落子谋全局。

兴隆湖畔,碧水如镜,创新成林。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天府新区,指出“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战略部署的提出,成都被赋予新的定位——“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开启了成都深化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道路的全新探索,标定了新时代成都高质量发展的鲜明路标,承载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向往。

从“首提地”到“示范区”,标志着成都公园城市建设从自主探索向国家使命的根本性转变。多年探索,“公园城市”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最为闪亮的标识、最为鲜明的定位,更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不断贡献样本与经验。

舒展开公园城市画卷,其中有生产、生活、生态各个方面的“致广大而尽精微”。一个个与绿色发展、民生福祉、梦想期许紧密相关的关键词,让公园城市的成色更足、惊喜更多,让人们的城市家园更加美丽、更加宜人。

肩负国之重任的成都,从来没有把成都仅仅当作是成都人的成都,如何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始终是这座城市运筹开放的核心课题。

论坛上,凝聚共识;城市里,洞见未来。

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背景下,我们将更真切地感知:坚持合作共赢,开放共享,推动经济全球化,是各方的共识。

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多家媒体的负责人、海内外城市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齐聚,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共享机遇,携手发展,是彼此的心声。

青山绿水间,活力涌动;锦绣天府地,动能澎湃……以公园城市为窗口,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是人们共同的期待。

这也意味着,成都必须以更大的使命担当,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把握“省之大计”,在服务国家战略、全省发展大局中奋楫笃行。

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发展之路就在脚下。

发展的成都

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两项与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相关的内容被纳入论坛的成果清单。

其一,是成都·“一带一路”可持续城市联盟宜居城市,该项目成为6个共建“一带一路”绿色案例之一。

其二,本月26日举行的成都第四届公园城市论坛。以“公园城市——推动‘一带一路’城市现代化创新实践”为主题的这项论坛活动,被提前约10个月纳入多边合作成果文件清单,体现出了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全球视野和借鉴意义。

何以公园城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城市发展全过程,充分彰显生态产品价值,推动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和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能够为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更为创新、完善、可行范式。

何以示范引领?

着力厚植绿色生态本底、塑造公园城市优美形态,着力创造宜居美好生活、增进公园城市民生福祉,着力营造宜业优良环境、激发公园城市经济活力,着力健全现代治理体系、增强公园城市治理效能,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相结合。

当全球城市已经进入亟待整体性变革的时期,持续深化公园城市理论和实践创新,努力展现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成都篇章,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成都正加速前行。

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

7月,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实现跨越,“稻城—成都”高通量科学数据传输专线正式建成投用;8月,国产大型双发无人运输机成功首飞……一个个创新成果捷报频传。截至2023年,成都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增至62家,居全国城市第4位,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提升5位至第24位,城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加快构建。

坚持优势互补、高效联动——

一张文旅一卡通整合成渝两地60个文旅场所,切面背后,有今年1月至7月,双城经济圈300个共建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64.5%的成绩单,还有上半年,成都都市圈158个同城化重大项目完成投资687.9亿元……加速破“圈”协同的进程中,成都极核主干作用进一步发挥。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成都市近零碳社区建设实践案例登陆“中国角”,“渔光一体”案例入选《2023企业气候行动案例集》,成都“碳惠天府”绿色公益平台参与编写《2023碳普惠发展白皮书》……去年,成都绿色低碳产业营收达2650亿元,规模位居全国第4位,城市绿色转型加速推进。

坚持改革开放、聚势聚力——

7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国际及地区航班量排名全国第五,依托“一市两场”,拓展恢复的国际及地区航线超过70条,成都航空口岸出入境人员流量位居中西部地区第一;截至今年6月,四川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223.6亿元,同比增长17.1%……随着中欧班列(成渝)已覆盖欧亚110个城市节点,国际直飞航线通达全球五大洲,成都的枢纽优势愈加凸显。

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

很“City”,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心声:今年1月至6月,成都举办各类营业性音乐演出2400余场,演出票房收入约6.09亿元,带动周边消费约25.2亿元。凌晨2点外国人在成都街头吃蹄花。今年7月,在成都跨境支付扫码乘坐地铁使用量同比去年增长177%,“成都式幸福”走向世界……

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搭建交流平台、贡献互鉴经验,成都,正在持续写下新的发展篇章。

枢纽的成都

紧跟着第四届公园城市论坛的步伐,8月28日,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将启幕。

自2014年首届创办以来,这一由中国主流媒体主办的规模最大、参与国家和国际组织最多、参会外媒最多、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全球媒体盛会,已连续成功举办7届,为共建“一带一路”搭建起媒体高端对话与合作平台。

今年,这一盛会首次落地成都举行,由人民日报社与四川省委省政府主办,将围绕“深化媒体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主题进行分享交流。

2019年4月,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其中,既包括基础设施“硬联通”,也包括规则标准“软联通”,更包括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

丝路跨山海,媒体连心声。

媒体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不仅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记录者、讲述者,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媒体不仅是展示建设成果、讲述丝路故事的重要窗口,也是增进友谊、凝聚共识的桥梁纽带。

十余年来,“一带一路”媒体合作不断深入,许多精彩瞬间、动人故事,通过一系列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广泛传播、润物无声,推动共建国家人民更加紧密地“心联通”。

“成都是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是中外交流的枢纽,是西南丝绸之路上的明珠。”

新时代,作为南丝绸之路的起点、西部陆海新通道西向主通道起始点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核之一,成都是距离欧洲最近的国家中心城市和泛欧泛亚的开放前沿之一;作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提议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可持续城市联盟宜居城市专题组,持续在共建“一带一路”中贡献“成都力量”。

国之交在民相亲,“心联通”是互联互通的重要基础。

如今,放眼蓉城大地,“钢铁驼队”沿着“一带一路”往返奔波,亚蓉欧国家(商品)馆中全球好货琳琅满目,来自中亚的农产品摆上了成都人的餐桌,“Panda成都”活动在异国他乡掀起“成都风”,成都企业沿着“一带一路”开拓海外市场……成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蓬勃兴盛、文化交流美美与共、人员往来频繁活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心越联越通。

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刻,第四届公园城市论坛、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两场盛会接踵举行——这不仅将展示成都对外开放的时代气象、公园城市的示范形象,也将为这座城市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势能,进一步以“心联通”链接全球、联通世界。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马玉宝 张帆 刘金陈

编辑:段琪琳 责编:高婷 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