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上学有多少“讲究”?

2024-09-02 08:31  来源: 成都日报

《孔子圣迹图》 明彩绘绢本

古画中的宋代私塾

小学生入学前的“开笔礼”和“点朱砂”

《孔子圣迹图》中展现出了古代教书育人的场景

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在如今成都许多中小学的开学典礼上都能看到

□唐恬 文

9月开学季,学生们又开启了自己新阶段的学习之旅。报到、发新书、分教室、开学典礼……这些熟悉的开学流程,让新学期从一开始就变得仪式感满满。

如果把时光回拨千百年,古代的学生上学是什么样子呢?他们多少岁、什么时间段入学?上学要穿什么衣服、带什么文具?开学仪式又有哪些环节……

在漫长的岁月中,许多烙印在中国文化教育中的习俗与礼仪,形成了传承至今的独特文化。

四千年前就有学校

中国历朝历代都重视教育,距今4000年左右的夏商时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最早的学校,当时被称为“序”、“庠”以及“校”。

到了周代,学校逐渐形成了完善的教育体系,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和考核标准也固化成形。据《礼记·学记》记载:“比年入学,中年考核。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是书本上承载的知识,同时也注重对道德品质的培养。第一年辨明志向,第三年与同学亲近,第五年尊敬师长,第七年开始拥有独立的见解。如果完成了这些目标,那么就视为“小成”,到了第九年的时候,如果能够达到触类旁通、闻识广博、坚守师训,那么就被认为是“大成”,可以承担独当一面的重任了。

到了汉代,汉武帝设立太学,开中央高等教育的先河,此后该制度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时至今日依然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值得一提的是,汉代的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西郊创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地方官办学校——文翁石室。文翁石室的创建,让蜀地文风日盛,班固在《汉书》中点赞道:“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这所学校同样延续了2000多年,在今天被称为“石室中学”。

宋代以后,王安石对太学进行了改革,将生员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等级,这就是著名的“三舍法”。生员依靠自己的学业完成度和知识掌握程度,以此考试晋升。元代后继续对太学的晋升制度进行了细分,形成了“三等六斋”,并设置了积分制,学生需要完成学业获得积分,达到标准后才能逐级“升斋”,这与今天的学分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明代后,国子监的学生继续沿用了元代的积分制,在完成基础学习后开始按月考试,一年积满八分为及格,可以待补为官。

上学年龄很“弹性”

在古代,因为教育普及程度和规范程度远不及今天,学生的入学年龄,也显得十分“弹性”。总体上来看,古代孩童入学的时间在8岁到15岁之间。

东汉的《大戴礼记·保傅》记载:“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而《尚书大传·略说》则称“古之帝王者,必立大学、小学……十有三年始入小学”,这是说当时13岁入学;同篇中还有“十五始入小学,见小节,践小义”的记载,也能看出15岁入学亦是普遍现象。由此可见,从周至汉,只要在8岁至15岁之间都可读小学。

需要注意的是,古籍中的“小学”并非我们今天的小学。古代的“小学”以文字训诂为教授内容,简单来说识字学文,与之对应的则是古代的“大学”,在“大学”里则以诗书礼乐为学习内容。

隋唐之后,学生的入学年龄相比之前有所提前。比如“药王”孙思邈7岁左右就入学了,而家喻户晓的北宋大文豪苏轼,则在8岁的时候正式进入私塾读书。苏轼的母亲还在课余时间,给他讲述《后汉书》中《范滂传》的故事,给年幼的苏轼心灵中树立起了清廉坚毅的榜样。

明清时依然延续了这种“弹性”的入学时间,《嘉靖太平县志》记载,明代太平县“令民间子冀盼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皆入社学”;《嘉靖香山县志》则称,有读书潜质的“八岁至十有四者,皆入学”。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明代重臣张居正就是一个典型的学霸,他两岁的时候开始识字,12岁中秀才,16岁中举,23岁中进士。

三个时间段可入学

如今中国的新生入学,基本都是在9月,毕业则是7月。但是在中国古代,九月开学只是其中的一种学期制度,除了九月以外,还有正月后和入冬时。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作为农耕社会,一切的社会活动都围绕着农业耕种而展开的,全脱产的学习基本上是一种“奢望”,成为少数富贵人家的专属。哪怕是教书先生,为了贴补家用,部分人也会选择自己耕地务农。这样一来,上学的时间大多都是在“农闲”的时间段。

那什么时候开学呢?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里记录下了古代的开学时间安排:“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冰冻时。”“春季入学”“秋季入学”和“冬季入学”这三个节点成为古代开学的主流选择。

这当中,“八月暑退”是和今天最接近的开学时间。到了南北朝时期,“冬季入学”成了主流,《北齐书·李铉传》中便有“春夏务农,冬入学”的说法。

这个入学时间是有科学性的,因为收获后的这段时间非常宽裕,一直到第二年春季解冻前,都是“农闲”段,可以让广大乡村里的学童连续性地学习。宋代时的“冬季入学”,则被定为农历十月。宋陆游《冬日郊居》一诗中云,“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自注即称,“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

至于古代的学期,和今天也有着显著的区别,短者三个月,长者一年。冬学多“三月制”,以明代为例,一般从每年的腊月到次年三月。八月制一般“上元入学”,“八月终解馆”;十二月制一般“正月望后启学”,“岁暮罢馆”。

入学刚需“三大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学生准备必要的学习用品,无论是古代和现代都是一样的。古代入学时,家长也会为孩子准备入学“三大件”,而这些学习用品对于当时的学生来说则是刚需。

古代入学“三大件”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束脩”“青衿”“笈囊”。“束脩”是给老师的学费,“青衿”是学子专属的校服,“笈囊”是学子使用的书包。古代的官学,都是不收学费的,至于书院和私塾,那除了“束脩”之外,还需要收取一定的学费。“束脩”到底是什么呢?其实最开始的内容非常接地气,那就是肉干,又称肉脯,用今天的理解就是一条腊肉。“束脩”的历史非常悠久,孔子时就开始收“束脩”了,在《论语·述而》中就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收多少“束脩”呢?十条腊肉。这个传统也一直延续到了后世。隋唐之后,腊肉不再是“束脩”的专属,逐渐地也有送酒肉、丝绸甚至金银等给老师作为“束脩”的,这时对于“束脩”的称呼,也慢慢变成了“脩金”。

作为一名古代学生,学生服就是“青衿”。青衿,也写作“青襟”,这种衣服一般为青色交领的长衫,从先秦时就开始成为学子的专用服饰,一直延续了数千年。《诗经·郑风》里就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文字,点明了诗词中人物的学子身份。除了青衿,“襕衫”也是古代的学生校服,《新唐书·车服制》记述:“是时士人以唐苎襕衫为上服……”襕衫始现于唐,宋明时代的学生穿得多。尤其明代小说中对襕衫的描写不少,一般是秀才等读书人的装束,另外各地乡学祭孔时也有人穿。

至于“笈囊”,看过张国荣版《倩女幽魂》的观众会有一个直观的印象,那就是张国荣饰演的宁采臣,背的那个木箱子。古代的书籍是非常珍贵的,无论是秦汉时的竹简,还是隋唐后的书本,都不能草率地放在包袱里,否则很容易损坏书籍。于是古人就专门做了一种可以背的硬木箱,虽然会有些笨重,但足以盛放学子求学时的书籍和生活用品,也可以保护书籍不受损坏。

开学必备“四大礼”

经历了漫长而又艰辛的准备,终于到了入学环节。古代开学“四大礼”是必备的,对于读书人来说,这既是仪式,也是荣耀。

第一礼是正衣冠。在这个环节里,入学的学童们整齐站立,由先生依次为学童整理好衣冠,这也是古人对“先正衣冠,后明事理”理念的秉承。作为读书人,不仅要衣冠整齐,还要有与众不同的精气神,这也是对“文化”的一种尊重与推崇。

第二礼是拜师礼。学童们在先生带领下,先拜孔子先师。拜完孔子,再拜先生。古时候,拜先生是不能空手而去的,即使提前已经送了“束脩”,在拜师礼上,也会再礼仪性地送一次。拜师礼很有讲究,一般为六礼,分别是芹菜、莲子、红豆、枣子、桂圆、肉干。这六礼中,芹菜寓意着勤奋好学,莲子寓意着苦心教育,红豆寓意着鸿(红)运高照,枣子寓意着早早高中,桂圆寓意着功德圆满,至于肉干前面已经说过,从孔子开始就是学费的“代币”。送完拜师礼后,学童间还要互相鞠躬,表示互爱互帮。

第三礼是洗手净心。学童根据先生的要求,将手放入水盆中,正反各洗手一次,然后擦干。洗手的寓意是去除尘埃,希望学生能在日后的学习中去除心中的杂念,认真学习、努力读书。

第四礼是朱砂开智,这也是开学仪式中的最后一道程序。先生会拿着蘸着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像“痣”一样的红点。因为“痣”与“智”谐音,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又衍生出了击鼓明智和描红开笔等礼仪,如今成都很多小学,在开学典礼上同样也会有开笔礼和点朱砂的环节。

当仪式和礼仪完成后,那一段寄托了学生、家长与老师殷殷期盼的学习之旅就此开启,而那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求学经历,也成为无数人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记忆。

编辑:文博雅 责编:高婷 覃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