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光影 百部川扬 |《走向大西南》:细腻还原史实 真情展现刘邓深厚友谊
9月9日晚,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重点献礼剧目、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走向大西南》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套黄金时段圆满收官,创造了近年来重大革命题材的收视新高。该剧凭借着扎实、严谨、生动的剧情重现了集中展现了以邓小平、刘伯承与贺龙等带领的西南局,战胜种种困难完成由解放到接管、由改造到建设的丰功伟绩,推动西南地区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剧中邓小平与刘伯承密不可分、团结默契的伟大情谊,让笔者深深动容。
“德同而相聚,志同而道合”,邓小平和刘伯承的这段战友情,不仅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更是一段传世之谊。据报道,《走向大西南》拍摄期间,刘伯承之子刘蒙将军就刘邓二人之间经过无数战火所锤炼出来的亲密情谊与剧组主创进行了深入沟通。据他讲,自1938年邓小平调任129师政委后,便与刘伯承师长开启了长达13年亲密无间的合作,两个人的互补与默契程度在军中也是罕见的。
两个人都是四川人,同属龙。刘伯承刚好年长邓小平一轮。邓小平做事干脆果决;刘伯承的性格则是周密细致。一个像严师,一个像慈父,相得益彰。更关键的是,很多时候,两人的思想、见解都出奇一致,只要刘伯承交代过的事情,再去请示邓小平,得到的结果必然是:“按师长说的办。”而刘伯承也常常把“政委说了就立即执行”挂在嘴边。
在电视剧《走向大西南》第五集中,刚解放的重庆,物资供应不畅,部队采取严格的供给管理。邓小平和刘伯承以身作则,两家一起搭伙,一个锅吃饭。当厨房师傅老程询问他们想吃什么菜时,邓小平说:“得有标准,团级就行,两菜一汤。”刘伯承则毫不犹豫地赞同邓小平的意见:“听政委的,填饱肚子就可以。”
还有,刘伯承因西藏人选问题而夜不能寐,最终决定推荐张国华。当他与邓小平交流这一问题时,二人的选择更是不谋而合,都认为张国华是军政双优的理想人选。可以说,在很多事情的判断和决策上,两人是相当默契。
电视剧《走向大西南》用了大量细节和史实剧情展现刘邓友谊。重庆解放后,邓小平和刘伯承望着解放后的山城景象,感慨万千。邓小平深情地说:“听,家乡的声音。”两人不禁回想起他们当年离川闹革命的的种种往事。当刘伯承吟诵起他写过的诗句:“壮士未埋荒草骨,书生犹剩少年头。手执青锋卫共和,独战饥寒又一秋。”两人深感当年抉择之正确,这一场景凸显出两人志同道合、相知相惜的革命友情,让人动容。
在第十五集中,刘伯承与邓小平有一次在院中闲谈,更是直接表现出二人的知己关系。邓小平关切地询问刘伯承的健康情况,“你的腿是不是又痛了?你这全身上下的毛病,都是功勋章啊。”刘伯承则幽默地回应:“照你这个说法,我的身上还可以多打几个洞洞喽。”接着刘伯承又提到,他手中的拐棍就是邓小平送的。从这些轻松的交谈细节不难看出,刘邓二人不仅是并肩作战的好战友,在生活中更是互相关心的好朋友。
剧中最能体现邓小平与刘伯承伟大情谊的莫过于剧中一句经典台词,“刘邓刘邓,中间连个顿号都加不进去”。这句幽默性十足的话充分显示出二人的密切关系。在剧中更是几次提到了这句话。
第一次,邓小平、刘伯承率西南和重庆党政军各界领导在歌乐山迎接贺龙同志。为表诚意,邓小平与刘伯承主动让出住房给贺龙,当贺龙得知因住房紧张二人搭伙生活时,便笑着说:“难怪人家说,刘邓刘邓,刘邓之间,连个顿号都插不进去。”
第二次,刘伯承与邓小平在院中闲谈的时候,刘伯承对邓小平治理西南的成果深感欣慰,表示自己将来如果离开也能安心。邓小平笑着接道:“别人都说,刘邓之间连个顿号都加不进去,啷个分开嘛。”
第三次,刘伯承要奉命移交西南局工作,筹办陆军大学。刘伯承与邓小平两家临别前在一起吃饭,回忆往昔,邓小平眼里含泪,于是再次提到那句“刘邓刘邓,别人说,刘邓之间连个顿号都加不上去”,并伤感地说“现在就要分开了。”正是这次分别,刘伯承送给邓小平一张他年轻时的照片作纪念,两人就此别过,互道珍重,这一情节的再现有温度、有亮度、更有情感浓度。
邓小平和刘伯承两人的才华及军事天赋相得益彰,一部西南局建设史与两位首长同心同德亲密合作共创辉煌的友谊史相迭合,共同铸就了一段传世的战友情。电视剧《走向大西南》对刘邓二人伟大情谊的描述真实、客观,高度还原史实,又不失生动,让观众感同深受,堪称是本剧的一大亮点,我想这也是该剧备受称赞、取得高收视的因素之一吧。
编辑:徐蓉 责编:高赛琦 审核:谭麟 监制:赵若一 总监制:李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