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记忆 光影成都 | 拍摄国宝30年 他让世界爱上成都

2024-09-24 08:25  来源: 红星新闻网  

【开栏语】

75年披荆斩棘,75年长歌奋进。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脚步,成都也走过了日新月异的光辉历程。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也是忠实的记录者。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光影记录了成都的变化与成长,城市外观风貌、产业商业经济、人民衣食住行……城市的点滴变化,也是人民生活的巨大飞跃。红星新闻网推出《城市记忆 光影成都——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别报道》栏目,通过摄影师的镜头,捕捉城市活力,讲述幸福生活。

微信图片_20240923215914

作为战地摄影记者,他用镜头记录下战士们浴血奋战的英勇画面;

作为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他用镜头记录下成都的生态发展;

作为中国著名大熊猫摄影家,他用镜头记录下大熊猫的千姿百态。

从战地摄影到城市风光,再到专注拍摄大熊猫,50多年摄影生涯,周孟棋凭着坚持和热爱,从未停止拍摄。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周孟棋的熊猫摄影展正在法国展出。

23889a38a8976fb4cfb2e013e01a8db(1)_副本

▲大熊猫“圆梦”。周孟棋摄

在周孟棋前往法国前,记者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见到了他。他正在拍摄首只在法国出生,去年刚刚回到成都的大熊猫“圆梦”。周孟棋这次去法国,便是要将“圆梦”在成都生活的照片带到法国去,还要探望“圆梦”在法国博瓦勒动物园的父母和它的双胞胎妹妹。

体操王子:周孟棋摄 (2)_副本

▲《体操王子》 周孟棋摄

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周孟棋轻车熟路,对里面的大熊猫如数家珍。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周孟棋就会来到这里拍摄。“大熊猫就像是我的朋友,我真的很爱他们。”周孟棋的微信头像是他最满意的作品之一——《体操王子》。在周孟棋眼里,熊猫就像人一样。《母子情》《哥俩》......他会用拟人化的手法去拍摄,还会给这些照片起一个有趣的名字。

母子情:周孟棋摄_副本

▲《母子情》 周孟棋摄

哥俩:周孟棋摄_副本

▲《哥俩》 周孟棋摄

跟拍大熊猫32年

向世界讲述大熊猫和故乡的故事

谈起和大熊猫的缘分,还要从周孟棋6岁的时候说起。6岁那年,父母带着他去了成都最老的动物园——百花潭公园。周孟棋回忆,“当时,我第一次看到那种黑白相间的动物,觉得特别神奇,虽然那时还不知道它们的名字,但我看了很久。”父母看周孟棋感兴趣,便给他买了大熊猫画片,他开始每天画大熊猫。那次之后,他一直没有机会再看到大熊猫。

a37_副本

▲周孟棋摄

a29_副本

▲野生大熊猫幼崽。周孟棋摄

时隔三十多年,1992年成都组织了一次“中国大熊猫故乡行”采风活动,周孟棋参与了这次活动,也再一次见到了大熊猫。“当时,是为了纪念我国发起拯救大熊猫运动10周年,成都开始筹备1993年首届‘国际熊猫节’。”周孟棋告诉记者,他们当时去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和卧龙大熊猫保护区。他注意到,不少外国游客不远万里来四川看大熊猫,对大熊猫的喜爱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当时我就想,如果能用镜头把熊猫千姿百态的动作拍下来,然后编成一本画册,让这些来到中国和成都的游客看到,一定是很有意义的事。”周孟棋说。从那时起,周孟棋开始了自己长达32年的拍摄大熊猫生涯。

a25 - 副本-_副本

▲《高悬枝桠》 周孟棋摄

周孟棋拍摄大熊猫的这30多年,正是中国启动大熊猫保护工作并取得丰厚成果的30多年。从1992年中囯政府批准并启动“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工程”到2021年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成立,周孟棋见证了从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到大熊猫国家公园建立的过程,见证了中国大熊猫从“濒危”到“易危”的保护成果,也见证了成都绿色发展的实践。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在建园的时候,当时只有6只从野外救助的病残大熊猫,到现在已经到达了230多只,是全球最大的圈养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周孟棋介绍道,熊猫基地两次荣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500佳”环保先进单位,这离不开成都在大熊猫保护工作上所作的努力。

大邑西岭雪山1VB5T9998_副本

▲大邑县西岭雪山。周孟棋摄

航拍青城山_副本

▲都江堰市青城山。周孟棋摄

成都被誉为“熊猫之都”,是全球唯一一个既有圈养大熊猫又有野生大熊猫生活的超大城市。“大熊猫喜欢环境优、水质好的地方,成都的生态环境很美。”周孟棋说。大熊猫国家公园成都片区涉及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县4个县(市),是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根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有73只野生大熊猫在此安家生活。

a11 - 副本_副本

▲周孟棋摄

几十年来,周孟棋辗转于四川成都、卧龙、雅安、平武,陕西佛坪、周至等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拍摄了数以万帧的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照片,捕捉到许多大熊猫的珍贵瞬间,拍摄了约10万张大熊猫照片。国内外出版社、中国邮政熊猫邮局、欧洲集邮协会等先后出版周孟棋大熊猫摄影专集、邮册20余部,他应邀去过10多个国家举办个展和巡展,2018年,他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大熊猫文化全球推广大使”。

在国内外已出版的部分熊猫书籍_副本

▲周孟棋在国内外已出版的部分熊猫书籍

在日本东京举办《大熊猫和它的故乡》摄影展(2019、5)_副本

▲2019年,周孟棋在日本东京举办《大熊猫和它的故乡》摄影展

2012年应邀在瑞士举办大熊猫和它的故乡展览-4_副本

▲2012年,周孟棋应邀在瑞士举办《大熊猫和它的故乡》摄影展

今年3月,周孟棋新书《大熊猫的朋友圈》出版发售,以熊猫界“顶流女明星”花花的视角,从花花的朋友圈切入,展现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伴生物种、科研与保护、国际交流等内容。

aac65f8c438f45541636c9f59cc4f78_副本

▲周孟棋摄

“我生活在熊猫的故乡,并且见证了成都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周孟棋说,大熊猫作为国宝,不仅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更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象征。

2023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成都举办,周孟棋的百幅大熊猫摄影作品应邀展出_副本

▲2023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成都举办,周孟棋的百幅大熊猫摄影作品应邀展出

20150614_152331_副本

大熊猫深受各国人民喜爱-466x281_副本

▲大熊猫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周孟棋摄

从拍摄大熊猫到爱上大熊猫、保护大熊猫,让世界通过熊猫文化爱上中国、爱上成都,周孟棋说,这是他拍摄最大的意义。

这里是成都IM4A1717-2_副本

▲《这里是成都》。2015年,周孟棋摄

从熊猫到城市

见证成都越来越美

除了拍摄大熊猫,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从部队转业回到成都后,周孟棋也用镜头记录了成都的城市变迁和发展。周孟棋告诉记者,给他印象最深的便是府南河沿岸生态环境的变化。

“这是我自己做的,我感觉很有意义。”采访当天,周孟棋拿出一本1998年的日历向记者展示,日历上的照片是他1998年拍摄的整治后的府南河新貌,时隔20多年,这本日历保存得依旧完好无损。

府南河,又称锦江,是成都人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它环抱成都,又穿城而过,她是古代成都通往中国沿海的黄金水道,又灌溉着成都平原的沃土,映照着成都的繁华。

微信图片_20240902155655_副本

▲柳荫街与染靛街之间的南河。1991年,周孟棋摄

“这张照片是1991年拍的,你看当时两岸全是棚户区,居住环境很差,低矮潮湿,河道也非常的窄。”周孟棋说。20世纪70年代,成都市人口膨胀,城市化进程加快,用水需求激增,府南河水质变差、污染严重。

▲府南河综合整治“一号工程”。1993年,周孟棋摄_副本

▲府南河综合整治“一号工程”。1993年,周孟棋摄

▲整治中的府南河沿岸。1994年,周孟棋摄_副本

▲整治中的府南河沿岸。1994年,周孟棋摄

微信图片_20240902155730_副本

▲整治中的府南河——南门大桥工地,南门大桥是府南河最大的桥梁工程,长74米宽40米。1995年,周孟棋摄

1985年,成都龙江路小学少先队员给市长写信,发出了整治府南河的第一声呼唤。经过几年准备,1992年,综合整治府南河提上了成都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程,决定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对府南河中心段实施综合整治,命名为“一号工程”。1993年,府南河整治工程正式启动。整治期间,建成24个新区,拆迁3万多户,居住在河两岸的10万居民搬进了新居。历时5年,周孟棋一直持续跟踪拍摄。

▲居民搬进新居。1995年,周孟棋摄_副本

▲居民搬进新居。1995年,周孟棋摄

微信图片_20240902155815_副本

▲整治后的府南河河水公园。1997年,周孟棋摄

微信图片_20240902155827_副本

微信图片_20240902155833_副本

微信图片_20240902155846_副本

▲整治后的府南河新貌。1998年,周孟棋摄

1997年,府南河中心段综合整治完成。1998年,成都市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获得当年度“联合国人居奖”。“通过我的照片可以看到府南河环境的巨大变化,对比令人感慨,也让这些历史照片显得越发珍贵。”周孟棋说。

“如今锦江沿岸绿化越来越好,让人赏心悦目,沿岸许多小公园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周孟棋说,这都是成都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成都现在被称为‘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天气晴朗的时候时常可以看到四姑娘山、西岭雪山甚至贡嘎雪山。”周孟棋感叹道。成都作为全球唯一一座能远眺海拔6000米以上雪山的特大型城市,让“窗含西岭千秋雪”成为现实。

▲府南河美景。2013年,周孟棋摄_副本

▲府南河美景。2013年,周孟棋摄

6058162fe8eda28d4640cbbe0e49429_副本

▲如今的府南河夜景。周孟棋摄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32年来,周孟棋用影像向世界讲述大熊猫及其故乡的故事,讲述着在大熊猫的故乡——成都,人们对生态保护所做的不懈努力。“我会一直拍下去。”周孟棋说。

保护的意义在于和谐共生,他拍摄的影像也吸引着人们对自然生态的持续关注。这,已经超越了摄影本身的意义。

(照片由周孟棋授权发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红星新闻网记者 韩钰宁 宋雅婷 李婉清 视频 陈俊州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韩钰宁 责编:高婷 审核:马兰 谭麟 监制:赵若一 总监制:李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