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成都生活叫读书

2024-09-28 16:56  来源: 红星新闻网  

在成都的市井街巷中——书店,应该是最特别的存在。

数据显示,成都拥有超过3600家的实体书店,这意味着,对于成都市民来说,在成都,他们可以随时走进一间书店,沉浸在书海中。

历史学家王笛曾写道:“如果要问是什么塑造了今天作为学者的我,回答十分简单,那就是读书。读书增加了我的知识,促进了我的思考,塑造了我的人格,决定了我的思想;读书让我有独立的思想,让我有人文的关怀,让我有事业的追求。”

在信息过载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愈发重视精神生活的充实与提升。通过读书,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更重要的是,可以为自己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近日,记者采访了几位居住在成都,热爱读书的人,在他们看来,“书之于人,就和食物音乐一样,必要而且日常”。在成都,读书就是一种生活方式。

雍鹏程:读书,即日常

对于雍鹏程来说,读书,即日常。

午休时间,不忙时,雍鹏程总会来到距离办公室不远的读本屋书店小憩。说是小憩,其实是看看书,和店员闲聊一二,时间差不多了,就回办公室。

wps_doc_0

▲雍鹏程向记者推荐书籍

雍鹏程读书很随意,历史、哲学、文学,只要是自己有兴趣的,他都会涉猎。“阅读并不是一种高不可攀的行为,任何人都可以选择阅读或选择其他生活方式。”在他看来,阅读让人们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思想和文化,从而更全面地认识这个世界。“阅读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找到方向,构建起属于自己的世界观。”

作为四川人,饮食文化,是雍鹏程最关心的种类之一。一次偶然的机会,雍鹏程读了一本关于川菜与火锅的书籍,激发了他对成都饮食文化的浓厚兴趣。“饮食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那么简单,而是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著名作家、翻译家李劼人的四篇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及《天魔舞》被许多读者奉为经典。其实,李劼人在当时还被誉为“第一美食家”。雍鹏程说,在阅读中,他发现李劼人笔下的饮食描写虽然零碎,但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成都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变迁。

随后,雍鹏程开始系统记录李劼人小说中关于饮食文化的内容,将内容摘抄出来,并分享自己的理解。“李劼人先生在他的小说中多次描写请客吃饭的情形,甚至借由筵席来展开小说情节。梳理这些描写,我发现,一部成都宴筵发展史隐然于他的小说之中,十分有趣。”大量的积累和发表文章后,雍鹏程也结识了许多和他一样的爱好者。“与研究李劼人的专家老师进行讨论,或者在关于李劼人主题的分享会上进行交流,这种分享本身就是很有趣的,也是让自己的日常生活变得更有趣了。”

谈起成都的读书氛围,雍鹏程也有自己的感受。“成都在构建公共文化交流平台,尤其是推广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成都包容的态度和浓厚的文化氛围,为大家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环境。”雍鹏程说,如今,成都不同主题、类型的书店越来越多,各具特色的阅读空间让读书氛围更为浓厚了。

罗婵媛:难忘的成都读书体验

去年,在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成都市十大藏书家庭”评选活动中,罗婵媛入选了“成都市十大藏书家庭”。

走进罗婵媛家,几乎每个角落都能看到书的身影,多年藏书积累下,已有上万本书籍。“我和丈夫的相遇,就是因为大学时候我们都喜欢读书,我们收藏的书也很多,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哲学、诗歌,我们都喜欢。”罗婵媛说道,大学毕业后,两个人买的各类书籍越来越多,渐渐地累积到了现在的数量。

wps_doc_1

▲罗婵媛家中的部分书籍

“书籍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也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罗婵媛说,现在,成都这座城市以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吸引了众多热爱阅读的人。“几年前,我参加了成都一个书店举行的线下活动,简单来说,就是所有人站在马路边,一起朗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wps_doc_2

▲罗婵媛在家中书房

罗婵媛告诉记者,正是这次活动,让她切实感受到了成都这座城市的精神。“当时,我还挺不好意思的,毕竟要在大街上朗诵,感觉不太自在。”罗婵媛说道,“但当我看到几十个人在街上站了几排,大家都很从容自在,我的顾虑就消失了。当领读人开口念出第一句,所有人都大声跟读。路过的人也停留下来,好奇地问我们在读什么,大家逐渐都放下了拘束,开始尽情地朗读。我甚至有些激动。”罗婵媛感慨道,“成都是一座包容的城市,无论在哪里读书,都不会有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你。”活动之后,罗婵媛对成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阅读空间,无论是安静地阅读一本书,还是在街头大声朗诵诗歌。”

除了是一名喜欢读书、藏书的爱好者以外,罗婵媛的另一个身份,则是成都市青羊区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老师。“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会给孩子和家长读一本名叫《失落的一角》的绘本,工作9年,就读了9年,每一次阅读,都有新的感触,都能在这本书里获得前行的力量。”

《失落的一角》讲述了一个不完整的圆,在寻找自己失落的那一角的过程中,经历了种种挑战与变化。在罗婵媛看来,这个故事不仅适用于孩子,也适用于每一个人,因为人生本就不是一个圆满的圆,每个人都可能在寻找自己“失落的一角”。“我们学校的小朋友们是一群特别的孩子,他们可能比其他孩子缺失的‘一个角’更大一点,但他们依然能够在千千万万遍的努力中,一步步完善自我,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本书用简单的话语和绘画,隐含了许多道理,这可能就是阅读的力量,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启示,勇敢地探索我们的人生。”

王小贝:探寻成都的文化角落

王小贝是一名广告人,喜爱阅读,喜欢逛书店,尤其是旧书店,因为经常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分享阅读或探店心得,许多网友称他是一名“读书博主”。四年前,王小贝在网上发布了自己制作的第一版“成都旧书店地图”,随后每年更新。有不少外地游客在网上看到后,专门前去打卡。

“我自己感觉从2018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城市的阅读空间。”王小贝回忆道,“那几年,成都的书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尤其是旧书店,它们各有特色。然而,相对而言,人们对旧书店的关注度却较低。”王小贝说,因为喜欢逛书店,他发现成都的旧书店非常多样。“店主们各具特色,经营方式也十分独特。因此,我想让更多人了解成都的旧书店,于是我走访了大量旧书店,后来就制作了成都旧书店地图。”

wps_doc_3

▲《成都旧书店地图》 图据王小贝

一开始,王小贝只是发布线上的版本,去年才制作了纸质版。“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这份地图而关注到成都的书店,关注到这座城市文化业态中这个独特的小领域。”王小贝说,就在不久前,他还收到了一条私信。“一位外地朋友,说来成都旅游时,专门找了这一份‘成都旧书店地图’,然后探访了几家旧书店。虽然行程匆忙,但他感到这次成都之行非常愉快。找到了许多优秀的旧书店。”

谈到因为分享而印象深刻的事情,王小贝告诉记者,“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当我发布了这份地图后,明显看到一家旧书店的评论量有了指数级的增长。这份地图真正让许多人走进了书店,去探索、去阅读。这是一个很开心的事情。”

wps_doc_4

▲王小贝(左)

热爱阅读并喜欢分享,在王小贝看来,自己并不是“读书博主”,只是一个读者和分享者。“成都是一座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无论是新书店还是旧书店,都能让人感受到独特的魅力。”王小贝说,“我觉得,阅读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阅读就是一件随时随地可以发生的事情。只要你身边有一本书,随时随地都可以翻开阅读,将阅读融入日常,会发现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红星新闻网记者 宋雅婷 韩钰宁 李婉清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韩钰宁 责编:高婷 审核:马兰 谭麟 监制:赵若一 总监制:李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