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全国的交通地图就像一幅画
编者按: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创造了今天的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今天,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新中国迎来75周年华诞之际,央视网《人民领袖习近平》栏目推出《看中国》特别策划,让我们跟着人民领袖一起致敬可亲可敬的人民,礼赞日新月异的发展成就,投身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林芝火车站,川藏铁路的重要枢纽站。
2021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登上火车后,他召集相关同志,继续深入研究铁路规划问题。由川藏铁路放眼西部边疆铁路网建设,总书记面向未来、语重心长:
“全国的交通地图就像一幅画啊,中国的中部、东部、东北地区都是工笔画,西部留白太大了,将来也要补几笔,把美丽中国的交通勾画得更美。要充分论证、科学规划,铁路建设要算大账。”
1998年夏天,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第一次入藏。“当时的路况非常险”,从拉萨贡嘎机场到林芝八一镇,他乘车颠簸了整整一天。2021年夏天,川藏铁路拉林段正式开通运营,复兴号驶上了雪域高原,从林芝到拉萨用时缩短为三个多小时。
川藏铁路“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相当于两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为建好这条进藏“天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21年年底,川藏铁路全面开工建设。
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丈量着大国前行的步伐。
▲2019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乘坐轨道列车前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在京张高铁太子城站,他站在纵横交织的铁路网图前,为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开世界智能铁路先河的京张高铁深情点赞;他思虑辽阔草原上长久以来“出行难”问题,一句“去嘎查,路怎么走?”让人印象深刻;千里之外,四川大凉山“悬崖村”村民们“出行难”,让他感到很揪心……
2023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雄安新区,一下高铁,先看雄安站。他要求进一步完善联通雄安站和雄安新区的交通“微细血管”,提升人流物流聚集和疏散的效率。
总书记第一次来雄安,还是坐汽车。那是在2017年2月,总书记从北京中南海出发,驱车100多公里,专程到河北安新实地考察新城规划。6年后,总书记乘坐复兴号,沿着京雄城际铁路南下,不到一小时就从北京西站抵达雄安站。
一座“未来之城”,自雄安站敞开大门。
2019年,总书记视频连线雄安站建设者时,当时的雄安站还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如今,雄安站已投入使用3年多,每天有近20对城际列车往返北京和雄安,千年古都和“未来之城”联系日渐紧密。
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我国建成为交通大国,目前正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2022年6月22日,复兴号列车行驶在西藏山南境内。
来自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今年暑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日均达1.76亿人次。解决几亿人同时出行的难题,靠的是越来越发达的综合交通网络。
今日之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拥有世界级港口群,航空航海通达全球,综合立体交通网总里程突破600万公里。一个小时,复兴号飞驰350公里,这是全球最快的速度;一年时间,现代化铁路网增长约3600公里,这是遥遥领先的增势。
“这一想啊,真是无比自豪。就拿交通来说,现在我国汽车产销量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是最好的,高速公路里程是最长的,高铁走出去了,城市轨道交通也走出去了,轮船也走出去了,大飞机我们也造出来了,造船业的‘三大明珠’都造出来了……”抚今追昔,总书记感慨系之。
在茫茫的戈壁滩上,长达2712公里的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将塔克拉玛干沙漠包围了起来。
以喀斯特地貌著称的贵州,近2万座各式桥梁拔地而起,昔日“地无三尺平”,如今变成了“高速平原”。
“世界上最难修建的公路”——西藏墨脱公路成功打通,墨脱撕下了“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的标签。
…………
▲拼版照片:上图为2011年12月拍摄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进村道路,下图为2019年9月拍摄的十八洞村及进村道路。
今天的交通网让天堑变通途。
2015年在云南昆明,总书记拉着独龙族“老县长”高德荣的手,同大家一起观看反映独龙族生产生活巨变的短片。
“原来出山要多长时间?”总书记问。
高德荣激动地告诉总书记,新中国成立前,独龙江人翻越高黎贡山走到贡山县城,来回要半个月;1999年独龙江简易公路贯通,除去大雪封山,七八个小时可到县城;2014年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通车后,3个小时可到县城。
斗转星移,山河新颜。
今日中国,复兴号列车日驰数千里、C919大飞机翱翔天际、豪华邮轮破浪前行……辽阔的神州大地上正织就一幅“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现代化新画卷。
原标题: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全国的交通地图就像一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