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平方公里110亿元产出!以特色“立园”,上海园区经济动能强劲

2024-11-12 22:05  来源: 成都日报

微信截图_20241112220358

点击观看视频

鸟瞰太平洋西岸,中国海岸线犹如一把拉满的巨弓,长江如弦上之箭,箭头位置就是上海。这里地处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利箭锋芒不在繁华其表,而在其血液中迸发的创新动能。这块6340平方公里的土地,地势坦荡低平,地区生产总值却近5万亿元,居中国城市之首。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上海,星罗棋布的产业园区正输出澎湃动能。依靠创新驱动,上海特色产业园区以每平方公里土地近110亿元的产出,领先全国。

上海临港新片区,坐落着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贡献了特斯拉全球产能“半壁江山”,更是拉动了一个超3000亿元的智能汽车产业集群。在这里,企业助推园区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大零号湾”,上海唯一以“科技创新策源”为定位的功能区,17平方公里的园区,聚集了4000余家硬科技企业,显现出“湾”有引力效应。在这里,园区服务企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11月初,成都传媒集团特别策划“探‘新’长三角 借‘力’大湾区”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特别报道组记者走进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为您探秘特斯拉,如何拉动一条产业链;“大零号湾”,如何实现“湾”有引力。

以“速度”抢占先机

以优质服务加速引育世界级产业集群

▲位于上海临港新片区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

车行至上海临港新片区江山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轮廓便呈现在众人眼中:巨大的厂房主体呈黑白两色、墙上的“T”形标志奇特犀利又富有科技感。在这里,平均30多秒就能下线一辆整车。

速度代表效率,也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一个亮点。而对于上海临港新片区来说,速度代表着营商环境,更是对外招商的一张亮丽名片。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项目实现了连续两个“三当年”:2018年“当年签约、当年取得土地、当年获取施工许可证”;2019年“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是中国首个外商独资整车制造项目,也是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体量巨大、时间紧迫、方案调整,是当时摆在临港新片区面前的难题和挑战,如果按照传统做法推进,肯定行不通。”据临港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特斯拉项目投资规模达500亿元,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如此体量的项目,开工前的审批时间至少需要10个月,而实际上仅用了5个月。

据了解,面对“2019年年底投产”的紧张时间节点,临港管委会内部专门绘制了一个作战图,每个部门、每个人、每个时间节点如何协同都会在作战图中标明。同时,项目资料准备、行政审批两个步骤交互运行,创新地采用“主线容缺后补”“辅线多条线统筹”等举措,全力保障项目早开工快建设。

“‘容缺后补’就是允许某些审核材料在规定时间内暂时缺少,实行非主审要件缺项受理和审批,按照承诺时间后期补上,使项目在合法合规情况下不断提速。”该工作人员称,创新做法是成就“特斯拉速度”关键所在,后来在上海工程项目建设中扩大试点。

上海超级工厂也是特斯拉首个在美国之外的超级工厂。短短一年时间,便从位于临港新片区的一片荒地,变成了一座周产量可达3000辆特斯拉Model 3的超级工厂。

“‘特斯拉速度’已经成为临港新片区乃至上海对外招商的一张名片。”特斯拉(中国)大区对外事务负责人蒋丹说,“特斯拉速度”也成为上海优化营商环境的范例,特斯拉CEO马斯克评价:“上海超级工厂很难被超越。”

▲鸟瞰上海临港新片区

“速度”不仅体现在项目投建上,还体现在高效生产和精益制造上。据蒋丹介绍,2023年上海超级工厂产能已提升到95万辆以上,成为特斯拉全球产能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基地之一,也是特斯拉重要的出口中心,中国每出口两辆电动车,就有一辆来自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

一切从0开始,项目建设、生产制造、产能提升都跑出了奇迹,“特斯拉速度”的背后还有一个“链”的支撑,这个“链”就是供应链。

据蒋丹介绍,上海超级工厂签约落地后,相关产业配套服务迅速跟进,在极短的时间里实现了零部件本土化率超过95%,不仅推动了产业集群化发展,也使得生产制造效率提升、成本降低。

“项目招引促建固然重要,但是产业配套服务也重要,从现实成本考虑,特斯拉生产所需零部件不可能从美国运过来,必然要依靠本地化生产。”上海临港新片区积极引入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等相关企业,构建起涵盖汽车芯片、自动驾驶系统、汽车内饰、车身、新材料、精密加工等新能源汽车的全产业生态,支撑起特斯拉零部件本土化“2小时供应机制”,促进产业链形成闭环,有力提升了制造效能。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主要生产Model 3和Model Y两种车型。如今,高度的零部件供应本土化率,直接带动超过400家本土一级供应商与特斯拉签约,其中超过60家供应商进入了特斯拉全球供应链体系。

▲完善的供应链提升制造效能,平均30多秒就下线一辆特斯拉model3

上海市经信委智能制造推进处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特斯拉这座“引擎”的启动,离不开上海优秀营商环境的支持,围绕营造更好的产业生态,当好“服务员”,在政策供给、资源统筹、深化改革等方面积极推进,助力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持续提升竞争优势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据悉,特斯拉刚进入上海市场时,上海市政府仅用一周时间就建好了充电桩。

智能新能源车产业是临港片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2023年,临港智能汽车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用5年时间实现10倍增长。临港新片区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排上海第一,总量排上海第二,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极”和一台“发动机”。

以“特色”形成引力

4000多家硬科技企业聚“满园”

▲以科技创新策源为定位的“大零号湾”

沿黄浦江逆流而上,来到“浦江第一湾”。滔滔江水之上,船舶往来如织,运输繁忙。黄浦江畔,创新活力也有如江水一样潮涌澎湃,“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便坐落于此。

灵巧的机械手臂上下翻飞、灵活扭转,带有奶泡和漂亮拉花香醇的咖啡就呈现在参观者面前……走进位于“大零号湾”的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机器人随处可见。作为国产协作机器人行业高端品牌,节卡机器人产品销往日本、德国等老牌机器人工业强国,展现了国产协作机器人的“硬实力”。

▲节卡机器人在汽车生产领域中辅助生产人员把车灯拧紧

“节卡和‘大零号湾’可以说是共生共长的。”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常莉谈及入驻“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的原因时如是说,“在这里,既可以汲取高校创新资源,满足前沿创新研发与人才招引需求,又可以与机器人产业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上下楼”就是产业上下游,“串串门”就是产业左右岸,在“大零号湾”邻居可能既是客户,又是供应商。足以看出,以创新策源“立园”特色为锚点,“大零号湾”正逐步实现硬科技企业“满园”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闵行区科委副主任徐晖介绍,截至去年12月,“大零号湾”区域已累计汇聚4000余家硬科技企业,其中六到七成的企业为高校师生校友企业,包括660家高新技术企业、137家估值亿元以上企业、43家估值超10亿元企业、10家上市企业。

园区,对上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向下是产业集聚壮大的“强引擎”。“大零号湾”汇聚起高校、研究机构、投资机构、科技企业、技术人才,逐步构建起共生、共融的全生命周期创新服务生态。

去年5月,上海市闵行区科委整体迁入“大零号湾”科创大厦。“我们搬到‘大零号湾’,就是要‘驻扎’到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来,零距离服务企业和创业者们。”上海闵行区科委副主任韩晓非接受采访时表示。

今年初,扎根“湾”中4年的上海飒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获得近亿元的A轮融资,生产和研发的规模日益壮大。“随着订单量不断增多与外部资金注入,飒智智能明显感觉到现有产能不足,亟须更大的空间进行生产制造。”飒智智能市场经理曾媚颖说道。

企业“遇难题”,政府“帮解题”。在得知情况后,闵行区与“大零号湾”为飒智智能对接了马桥镇6000平方米的场地用于生产制造。“目前,我们是将研发、实验、人才培训等功能留在‘大零号湾’,我们的生产制造空间布局在马桥镇。”曾媚颖补充道,今年5月份,飒智的马桥工厂正式投入生产。“大零号湾孵化+马桥镇制造”,也成为“大零号湾”创新成果溢出和产业化落地的生动实践。

▲成都传媒集团特别报道组采访节卡机器人

企业“满园”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创新资源要素的供给。“‘大零号湾’通过政策与服务,为企业匹配各类资源。小到孵化器、加速器,大到科创园区、研发用地、工业用地,以及创投基金、产业基金、私募基金,企业在各个发展阶段,都能在这里找到所需的要素。”徐晖说道。

对于轻资产、缺抵押、高投入、长周期的初创型科技企业,资金要素尤为重要。“我们构建‘投、贷、扶’联动的金融服务体系,设立首支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创投基金——大零号湾创新策源私募基金。”上海闵行金融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伟明介绍道,目前总规模1亿元,还成立“大零号湾”基金联盟,已集聚65个基金管理团队,资金规模已超200亿元,目标达到300亿元规模。

今年7月,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关于加快“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力争到2035年,将“大零号湾”全面建成创新能力突出、科技力量雄厚、原创成果丰富、成功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成为世界级“科创湾区”之一。“通过《政策措施》实施,要着力实现科技创新策源力、创新要素集聚力、改革创新支撑力、环境氛围营造力的‘四大提升’。”上海市科委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器建设处处长张励说。

瞄准世界级“科创湾区”,“大零号湾”正走出一条以创新特色“立园”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实践。

上海 产业园区“特”在哪?

强化高端产业引领

特色园区产业链附加值不断提高

“一辆车”在上海临港新片区“跑”出一个世界级产业集群,“一群人”在上海“大零号湾”如鱼得水般“闯”出人工智能研发创新的新天地……上海的产业园区星罗棋布,虽然不能逐一深入园区调研,但是从上述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园区,可以感受到了上海产业园区与众不同的“特色”。

抓园区就是抓发展、抓未来。上海是中国园区经济的发源地之一,自2020年开始,上海就在国内率先推出首批26家特色产业园区,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的重要引擎。上海各区竞速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嘉定区、闵行区、浦东新区等相继出台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或若干规定。

上海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专家杨建文认为,上海产业园区发展强调“特色”两字,这与上海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直接相关,还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关,也显示上海在努力“树长板补短板”。

去年11月,《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公布,聚焦强化集群化发展、提升园区创新能级、优化配置要素供给等提出“五大行动”的重点任务,要发挥上海市产业地图导向作用,引导各区围绕重点产业定位,市、区联动提升特色产业园区投资规模、建设水平和产业能级。

《行动方案》明确,到2026年,上海的特色产业园区达60个左右,集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约5500家,国家级和市级创新研发机构达360家以上,培育形成5家千亿级、20家百亿级特色产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

与传统产业园区相比,特色产业园区的产业定位更明确,功能更复合,能够提供生产、研发、金融、服务等多种配套功能。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上海已建成55家市级特色产业园区,涵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先进材料、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在线新经济、时尚消费品、新兴领域10个产业类型。

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了产业质量效益持续提升,产业链附加值也不断提高。目前,上海市产业园区单位土地工业总产值超过85亿元/平方公里,而四批55个特色产业园区单位土地产出近110亿元/平方公里,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专家访谈

上海市决策咨询专家库专家、

上海浦东新区张江平台经济研究院院长

陈炜

有了“特色”才能“满园”春色

“园区经济”是上海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上海市决策咨询专家库专家、上海浦东新区张江平台经济研究院院长陈炜认为,产业调整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产业园区发展需要不断迭代升级,只有有了“特色”才能“满园”春色。

据陈炜介绍,自2020年开始,上海园区经济迈向“特色产业园区”发展阶段,被视为“产业园区3.0”,引导产业园区向特色化、高端化、生态化和专业化发展,提升实体经济能级、促进产业创新驱动。

“产业园区发展走特色化路子,是主动适应新产业格局的必然选择。”陈炜说,国际产业链重构、产业布局加速调整,以及我国新旧产业动能提速转换等,都需要产业发展主动适应新发展格局。

为此,上海出台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聚力提升特色产业园区创新突破、示范引领,强化特色产业集聚和产业生态培育,计划到2026年将打造60个特色产业园区。

观察上海各个区域发展,不难发现有着鲜明特色和差异化定位。“陆家嘴专注于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外高桥主打贸易中心,张江主打科创中心,金桥主打智能创新。”陈炜称,产业园区“特色”突出,才能有利于提升产业发展专业化水平,有利于打造集聚生产、研发、技术、金融、服务等各方要素联结形成的产业生态,形成区域差异化竞争格局,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陈炜认为,产业园区是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主战场,抓园区就是抓发展,也是谋未来。成都启动“立园满园”行动,以“特色立园”推动“企业满园”,抓住了推动产业园区发展方式变革的关键。

“成都作为西部的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也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产业园区发展具有诸多独特优势。”陈炜称,成都的对外开放水平较高、枢纽辐射能力较强,能够集聚资源要素激发发展活力,而且高校众多具有人才优势,宜居宜业环境更利于创新创业,“立园满园”行动为成都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非常值得关注,更是未来可期。

编辑:方艺霖 责编: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