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24年学术研讨会暨理事会在天府农博园召开
红星新闻网(记者刘杰)11月16日报道 11月16日,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24年学术研讨会暨理事会在天府农博园正式拉开帷幕。此次会议旨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开展学术研讨和交流。
会议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省农业经营管理总站承办。
大会现场
在会议主旨报告阶段,全国农经领域领导和专家代表分别作主题分享。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全国政协委员张合成围绕“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理论逻辑”,深入剖析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思想渊源、党对工农城乡关系的迭代升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必答难题,指出要有效激发农民种粮务农的积极性,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同时,要夯实农民增收的多予少取保障机制,确保农民能够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要在制度层面保障小农户能够顺利融入现代化进程,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以科技引领农业农村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朱信凯围绕“新时代我国农经学科发展的几点思考”作主旨报告,指出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快速推进下,农业和涉农学科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随着中国农业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农民身份的转变,三农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从大历史观的角度重新审视农业的重要性,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发展路径。同时认为三农问题是一个具有深厚学理逻辑的知识体系,分析了农业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性以及提升中国特色品牌竞争力的必要性。
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季焜围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效推进乡村建设进程”作主旨报告,从“千万工程”的成功经验及其政策推广、乡村建设的当前状况与核心特征,以及乡村建设中农民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匹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应进一步加大乡村建设的投资力度,确保建设项目更加贴合地方实际,真正做到为民而建。同时,要优化实施机制、做到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确保各类乡村建设项目能够有序、高效推进。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胡向东围绕“食物系统转型下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主旨报告,从需求侧膳食结构的升级趋势、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需求,以及食物系统整体转型的路径三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随着社会对健康饮食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膳食结构必须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转型。同时,“一带一路”倡议为农业贸易注入了潜力,可以通过深化国际合作,进一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与拓展。
当天下午,会议围绕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组织建设与制度创新、农业新质生产力、乡村产业与农业发展、巩固脱贫成果与促进农民增收等主题开展了分组研讨,举行了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山地农业专业委员会筹备委员会成立暨山地农业发展报告会、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24年学术研讨会中国青年农业经济学家论坛、中国农业-食物系统模型联盟成立大会。
与会领导、专家和嘉宾一致表示,本届学术研讨会为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思路、新理念、新启发!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在工作实践中,积极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和全国各地的好做法、好模式,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美丽乡村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农业经济学会是以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为研究对象,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它由科研部门、教育部门、实际工作部门中的农业经济科学工作者组成,是全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团体会员,于1978年10月成立,会址在北京。其工作任务是:组织会员开展农业经济科学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研究,进行科学考察,举行研讨会、报告会,开办学术讲座、训练班、出版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书刊、普及农业和农村经济科学及管理知识,承接委托业务,开展咨询活动,组织国际学术交流,为繁荣和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科学,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作出贡献。
编辑:文博雅 责编:高婷 审核:马兰 监制:孙耒 总监制:李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