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头评 | 高校3.5元泡面之争,人们在意的是什么?
近日,一高校“校园超市10元泡面欲涨价,逼走低价食堂超市窗口老板”事件引发热议。据三湘都市报报道,档口老板通过个人微信号发声:不是个人原因撤出离校,被告知若不在12月8日撤出将被断水、断电,“超市多次找我,要求我卖的东西必须和其价格一样,我没答应”。而学校则表态称,“(档口)离开是历史遗留的经营问题,系个人原因”。
食堂档口纠纷这样的“校内新闻”,却成了一个互联网话题,远远超出一所学校的范畴,乃至登上热搜,也可谓耐人寻味。这或许也说明,人们的关注点其实并不只是一个档口的命运,而是基本的市场原则以及是非公道。校园虽小但五脏俱全,这里同样是一个小市场,构成了一个小范围的营商环境。基本的市场原则,在这里同样适用。公开透明、公平竞争,也应当成为这个市场里的底色,这才符合人们一般的常识。
但从现有的信息看,似乎有一个超越平等市场主体的存在,手握着特别的能量,可以逼迫一个同学心中的“良心商家”离开。这就如同一个标本一样,展现了何谓市场失灵,何谓“劣币驱逐良币”,更关键的是,这也触碰到了人们内心中的是非良心——一个更讲求商业伦理的商家,似乎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并败下阵来。从这个角度看,围绕这个档口的纷纷扰扰,不只是一起纠纷那么简单,这其实已经冲击到包括学生在内的许多人的最朴素认知和常识。
因此,学校对这个食堂档口纠纷应当重视起来,查清楚是非曲直,给老板一个说法,也给学生、公众一个交代。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场所,这已经不是一个商家去留的问题,而是自己能否匹配社会期待,能否在日常管理中排除暗箱操作的严肃问题,学校对此应当有清醒的认识,切不可低估公众心中的道德判断。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清波)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段琪琳 责编:高婷 审核:马兰 谭麟 监制:赵若一 总监制:李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