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塑料”跨越千里来蓉“生金”

2024-12-30 08:04  来源: 成都日报

977f9629-0691-41c7-8519-bc04839242a7

青海油田,地下6000米处,温度超过200℃,井压高达75MPa以上。在这里,平均每平方米有75000吨重量产生的压力。如此高温高压的环境,叠加地底硫化物等因素的影响,即使是最坚硬的钢铁做成的输油管道,也很容易发生腐蚀和变形。

“我们研发生产的特殊材料,则能确保油管在这样的情况下正常运转,有效延长油气田采输管道的使用寿命。”成都天顺保利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天顺保利”)市场部负责人李嵘指着他们成功研发的新材料,转头为我们讲述起这一系列高性能材料的落地“安家之路”。

“弯道超车”

以技术创新实现国产替代进口

12月下旬,入冬的成都有些寒冷。当车缓缓驶进成都新材料产业化工园区时,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园区企业热闹的生产制造场景。

与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不同,这里统一的工服、轰鸣的机器、高耸的烟囱极为有辨识度。天顺保利就坐落在这里。

“我们生产的高性能工程塑料,在国际上也是第一梯队的。”天顺保利总经理郑文全眼中闪过对自家产品“硬实力”的自豪——

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4年)》发布。“杂萘联苯聚芳醚树脂及其复合材料”位列目录名单先进化工材料类工程塑料小类,入选这个国家级应用示范目录名单的产品,正来自天顺保利。

“目前市面上很多工程塑料耐温在150℃左右,而我们的工程塑料则能耐250℃以上的高温,极限值更达到300℃左右。”李嵘告诉记者,耐高温、耐腐蚀、抗辐射,让这种特种工程塑料材料的强度可以和钢相比,“但重量仅是铝合金的二分之一。”

得益于材料特性,这种高性能工程塑料机械强度高,易加工,可制作成各种应用在高温等特殊环境的机械零部件,如汽车齿轮、飞机发动机零部件,甚至是自动洗衣机转轮、医疗器械零部件。“既可在航空航天、电子、生物医用材料等高精尖领域应用,也可在家用电器如不粘锅等生活场景下使用,应用场景十分广泛。”郑文全介绍说。

谈及这种高性能工程塑料的面世,则要从一个故事说起——200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蹇锡高带领团队以“含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新型聚醚砜酮(PPESK)及其制备法”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通过蹇锡高院士团队、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天顺保利三方的产学研合作攻关,产品顺利通过中试放大和工程化试验,解决了传统工程塑料不能兼具耐高温和可溶解的技术难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同时,这种工程塑料在国内的面世,也结束了西方国家在这一技术和材料上的长期垄断地位。

“从蓉生长”

院士成果跨越千里在蓉转化

“料要成材、材要成器、器要好用!”这是蹇锡高院士对天顺保利的期望。蹇锡高深知,创新成果不应止步于实验室里那几篇论文专利,还要走出“实验室”,迈向“应用场”。

“天顺保利的成功产业化,其实也是成都‘市校合作’背景下的典型成果。”市科技局校院地协同与科技合作处相关负责人如是说。正是这句话,引着记者来到了与天顺保利仅一墙之隔的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

“天顺保利是研究院成立以来的首个产业化项目,几乎是与研究院同步建设起来的。”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产业化公司负责人修景海告诉记者。

市场有潜力,高校有成果,研究院有平台,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肯支持,资金能到位……在修景海看来,天顺保利项目成功产业化的背后离不开多方单位的“共同奔赴”。

2020年9月8日,在研究院落地建设成都的第二年,由泸天化集团、大连理工大学成都研究院、大连保利新材料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设运营的天顺保利正式落户成都彭州。

时至今日,天顺保利总经理郑文全依然清晰地记得2019年12月26日这一天,“我们飞到大连与蹇院士进行了深入交流。就在当天,我们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在他看来,多方强强联合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必将产生“1+1+1>3”的协同效应。

对于企业而言,选择合适的地点对其初期发展至关重要。为何选择“安家”成都新材料产业化工园区?“这里与研究院仅一墙之隔,技术咨询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产业园区内拥有坚实的石油化工产业基础,众多化工新材料企业汇聚于此,并且政府、园区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企业稳定扎根全程‘保驾护航’。”郑文全告诉记者,种种因素,让这里成为他们绝佳的发展地。

“落地生金”

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

天顺保利落地的成都新材料产业化工园区,是成都市唯一的化工园区。该园一体化布局锂电关键材料、氢能、高性能工程塑料、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新材料+新能源+生态环保”前沿产业,以原料磁吸上下游、左右岸“链属”企业聚集,锻造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链。

对于天顺保利的落地发展,在成都新材料产业化工园区企业服务专员向前丽看来,本就以新材料产业“立园”,化工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园区可谓“专业对口”。“借此机会整合技术、人才、市场等创新资源,实现园区企业、研究院、属地平台优势互补,共同攻克产业发展难题,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推动新材料产业生态加速走向集约,构建起一条高效运转、创新活跃的产业协同创新链。”

其实,在向前丽眼中,走通新材料产业领域的“校院企园”合作转化模式更为重要,这意味着会有更多的创新成果从全国各地来蓉转化“落地生金”。

“通过研究院,不断引进院士团队以及高端创新成果,园区可以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不仅提升了园区的整体科技水平,还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优质项目落地,形成了良性循环。”向前丽如是说道。

在“市校合作”效应催生下,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纷至沓来。受益的不仅只有单个的产业园区,还有整个区域经济产业的发展。据今年4月的报道数据显示,彭州已经与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绿色低碳领域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引进中国科学院李灿院士、彭孝军院士等9个院士团队和27个专家团队,在彭州开展研发创新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依托院士团队和成果,我们未来将积极开展‘卡脖子’项目、颠覆性技术攻关,加速创新资源向成都集聚、域外创新成果来蓉转化。”彭州市经济科技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黄雪松 白洋 李柯雨 魏捷仪 文/图

编辑:段琪琳 责编: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