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联播丨同心同向 川渝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025-01-03 11:58  来源: 四川观察

潮涌成渝,万象更新。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5年间,川渝两地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总牵引,立足“高起点”,跑出“加速度”。今天,看川渝如何同心同向,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记者 毕圆:说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就不得不提到川渝两地共建的西部科学城。而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西部(成都)科学城。瞧,我身后这个蓝色立方体,就是国家超算成都中心。这台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10亿亿次,进入全球前十。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超算成都中心于2020年9月建成投运。目前,中心已服务国内45个城市1600余家用户以及50余家国家级科研机构,为他们提供算力技术服务,其中,与重庆用户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型材料等领域展开了紧密合作。

不仅是国家超算成都中心,近年来,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加快建设风洞试验、天文观测等11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首批4家天府实验室、2家重庆实验室,累计承接国家、省(市)科研任务200余项。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两地还协同推进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在位于德阳的东方氢能产业园区,一款适用于风电和光伏发电的新型电解水制氢装备正在进行迭代调试。它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实现跨时段、跨区域、大规模储能。

东方电气(成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制储技术研发部工程师 高旭:这套设备在研制的过程中,我们积极与重庆本地高校、科研院所和氢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目前,我们这套装备己完成上千小时满负荷运行及光伏直连验证,也通过第三方检测验证。

自2010年起,东方电气集团布局氢能全产业链,以成都、重庆为核心打造技术研发中心和示范应用中心,构建以绿氢为主的氢能基础设施网络,创建以中远途、中重型商用车为引领的示范应用场景。

东方电气(成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制储技术研发部室主任 郭宇强:接下来,我们将和重庆持续强化技术创新协同,打造高质量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做实“成渝氢走廊”。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双碳”战略目标,贡献川渝氢能力量。

据了解,截至2024年底,成渝两地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超1300辆,建成加氢站28座,形成了互联互通的氢能经济网络,成渝氢经济带初步形成。整合资源开展技术攻关,催生了一批像氢能这样的新产业新赛道。而成果诞生的背后,离不开良好的创新生态。

在绵阳,来自重庆大学的创新团队把成果带到当地进行转化。他们开发出一种兆瓦级智能双向储能充电系统,可以将储能电池、快速充电桩等设备集成在一个集装箱内,通过优化电源控制,让每一度电都物尽其用,解决高寒偏远地区的用电难题。

重庆大学创新团队相关负责人 张横:目前,我们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能源企业,例如国内的华能、阿根廷的发电厂以及“一带一路”的哈萨克斯坦水电站。初步统计,该系统一年能为企业降本增效近30%。

之所以能吸引重庆大学创新团队落户,源于绵阳推出的“云上两城”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平台。该平台汇集了国内顶尖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绵阳市科技助理 李珂:“云上两城”自组建以来,始终坚持“川渝一盘棋”思想,在推进两地科技协同创新、产业协作共兴上持续发力。目前,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高校已入驻“云上两城”,累计与绵阳企事业单位开展的产学研合作超过50项、人才交流100余场次。

除了“云上两城”,在这片创新沃土里,近年来,两地还共同建设川渝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整合共用大型仪器设备1.4万台(套)、使用次数超5万次。同心同向,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川渝还将持续提升协同创新聚合力,共同服务好全国发展大局。

编辑:段琪琳 责编: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