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就是城市发展竞争力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更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1月21日,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参加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联组会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更好为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会场内,“优化营商环境”更是代表委员关心热议的话题。很多代表委员注意到,过去一年,各地都在想方设法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比如,成都从去年9月开始持续开展了“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几个月时间里,走进了数万家企业,上门解决企业诉求。
会场外,一系列打造更好营商环境的举措,正持续发挥效能。1月13日至17日,成都新年首站投促系列活动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与华为合作更进一步、38个重大产业化项目签约,总投资超265亿元……一系列成果的背后,可见企业对成都营商环境的肯定与青睐。
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在一点一滴的实绩中积累建构的。去年以来,成都聚焦“立园满园”新机遇,打造“进解优促”新场景,吸引更多市场主体、更多科技成果、更多创新人才、更多要素资源向成都集聚,目前成都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354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45万家。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和企业家最有发言权。去年11月14日,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现代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投运。当下,每周都会有10场左右的资源对接活动在中心举行。其指向很明确——只有听到企业的真实声音,找准企业的真实问题,找到解决的有效方法,才能让政策红利精准惠及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企业。
营商环境就是竞争力,标注着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软实力”。从四川到成都,拼经济抓发展的步履不停,优化营商环境也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事实证明,只有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创新性推动、创造性落实,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才能真正把发展机遇转化为优势,让经营主体发展信心越来越足。
优化营商环境,是“永不竣工”的系统工程、民心工程。拿出务实举措,凝聚最大合力,始终和企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形成人人、时时、处处皆重营商环境的好氛围,就一定能进一步激发活力,让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更加充沛。
原标题:营商环境就是城市发展竞争力
编辑:张烁 责编: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