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抱歉,您要查看的页面没有办法找到
返回网站首页非常抱歉,您要查看的页面没有办法找到
返回网站首页坚守塔子沟的王景辉和他的“伙伴”。
孤身坚守
每到夜里,旷野上静得可怕,只有风声、水泵声和隐约的狼嚎声。“干这份工作,必须耐得住寂寞”。
不高的个子,洪亮的嗓门,由于长期待在高原,王景辉皮肤晒得有些发红。
王景辉,今年51岁,是四川省交投集团九黄公司一名高原空港供水站职工,在海拔3500米的九黄机场供水站工作。供水站的寒冷、生活的寂寞、工作的单调逼走了刚来的同事,他却独自一人留了下来,坚守岗位,一干就是12年。
孤身驻守高原 “保证有水抽上山”
3月的塔子沟气温仍徘徊在零下10℃,偶有雪花簌簌飘落,每天王景辉都要外出检查管道,防止冰雪天气管道低温凝水或者外立面结冰导致管道破裂。
塔子沟供水站坐落在九黄机场北面6公里以外。2003年,为了赶在国庆前建成供水站,王景辉作为建设方现场主管,与工友们不分昼夜地挖壕沟、焊管道、运机器、装设备。建成后,指挥长拉着王景辉的手,“他说希望我留下来,”王景辉回忆,他立马表态,“放心,有我在就保证有水抽上山”。就这样,王景辉成了海拔3500米的塔子沟供水站唯一的工人,这一干便是12年。
爬进供热管 缺氧下抢修10小时
在塔子沟,一年有9个月是冰雪期。2005年4月,天寒地冻的九黄机场内,机场职工生活区的供热主管突然爆裂。王景辉接到抢修任务,赶往现场勘察,并迅速认定故障是在供热管道内。
王景辉和另一个小伙子进入地下管道抢修,管道里热浪滚滚,缺氧和蒸汽让人窒息。经过10个小时,管道终于抢修成功。然而这时,小杨突然晕倒,怎么叫都叫不醒,“我当时吓到了,赶紧搂着他,朝出口爬过去。”由于管道狭窄,王景辉跪在管道里,脚尖蹬着管壁,艰难地、一点一点顶着小杨的身体向管口爬去终于,小杨被推出管口,王景辉却昏厥过去,失去了知觉。“等我醒过来的时候,已经在医院了,妻子说我发高烧发了三天,”王景辉缓缓地说,“有时候想想,总觉得亏欠妻子。”
从未出事故 有人接班才离开
工作多年后,一个人坚守塔子沟供水站的生活,偶尔会让王景辉感觉难熬。“为了打发时间,我就侧卧着听泵房水流的声音,”王景辉笑着说,没想到还练就了一副“神耳”。如今无论是水头的大小、水流的速度,还是爆管喷水、供水口结冰程度,他都可以用听觉来推断,而且八九不离十。
“干这份工作必须耐得住寂寞,”王景辉说,每到夜里,旷野上静得可怕,只有风声、水泵声和隐约的狼嚎声,但他始终没有离开。“供水站是我建设的,技术工艺都是我创新的。九黄机场作为全世界海拔最高的机场之一,没出现过供水事故,想到这些,我就很骄傲,”王景辉表示,等找到接班人,他要手把手地带,直到把高原水站的检测、检修技术,以及创新技术交出去,他才离开。华西都市报记者肖茹丹 实习记者 宁芝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原标题:高原12年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非常抱歉,您要查看的页面没有办法找到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