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前,四川拨款30万两用于购买定远、镇远两艘战舰,占整个费用的十一分之一。…[详情]
在公开场合讲话中,习近平两提“甲午”,其中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强调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详情]
《人民日报》海外版25日发表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的文章说,甲午战争永远是中国人心中无法抹去的痛。…[详情]
甲午战争,是中国晚清年间发生中国和日本之间的、为争夺朝鲜半岛控制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由于发生年为1894年即清光绪二十年,干支为甲午,中国史称“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历时9个月,分为陆战和海战两个战场,日军攻下朝鲜的平壤,在黄海海战中大败北洋水师,之后又攻下中国的旅顺、威海,并于1894年11月22日在旅顺进行大规模屠杀,血洗全城。战后双方于战后签订《马关条约》,规定中方向日方割地赔款,中国清政府因此背负沉重外债,国力日趋衰退,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而日本因获得巨额战争赔款,国力军力迅速强盛,并逐渐走上军国主义对外扩张之路。
查看详情
其中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强调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详情]
念之、思之、痛之,我们更应牢记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担当起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的历史重任。[详情]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指出,日本对中日甲午战争是从无反省的,日本国内基本认为甲午战争是日中之间发生的一场普通意义上的战争,并非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策划战争的关键人物伊藤博文则是民族英雄。[详情]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甲午战争非但是国耻,更是国仇;安倍晋三上台后,不但不修复两国关系,反而还参拜靖国神社,双方关系自然更加恶化。[详情]
靖远舰是清政府通过出使英国大臣曾纪泽向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订造的高速穹甲巡洋舰。1887年建成,同年11月加入北洋水师,造价845000两白银,是致远舰的姊妹舰。[详情]
当时普通中国人对于西医一无所知,甚至有乡下人被杜格尔德拿的听诊器吓得落荒而逃。甲午战争爆发后,一些狂暴的满族士兵打死了杜格尔德的一位牧师朋友,杜格尔德因为与总兵左宝贵有私交才幸免于难。[详情]
对于国内政治格局而言,这场战争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民族国家的政治体制。这种扩张主义,之后演变成为军国主义,不仅对周边国家带去了巨大的创伤,也导致了日本最终的覆灭。[详情]
战场和舆论场上,清政府一败涂地。“日本学习西方比较早,对西方新闻媒体等规则比较熟悉。”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梁云祥分析,舆论战中,先发制人容易获得“先入为主”的认知优势。[详情]
战争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较量,建设现代化的军队一定要超越军队的层面。战事之败败在军,军队之败败于国,国家战略的失败是最大的失败。[详情]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汉族广府人,原籍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广州市海珠区),清末海军杰出爱国将领、民族英雄。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有《邓世昌传》、《英雄邓世昌》等多部文学、影视、戏曲作品歌颂其丰功伟绩与英雄壮举,有墓冢、纪念馆等多处可供纪念、瞻仰、凭吊。[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