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辆混杂着泥土和汗味的火车,漆黑的夜里,穿过一个又一个山洞,那是他第一次走出小山村……多年后,曾和银决定再讲一次自己求学的经历。39年后,当年的乡村小会计已在中国贵金属行业颇有名气;那双手,再不是用来拨弄算盘珠,而是用来和黄金、白银打交道。这双手,研究出了白银除铋新工艺,填补了企业和国内空白,他也成了贵金属行业除铋第一人。谁曾想到,那次背井离乡,改变的竟然是一生?
匠人气质1
多10%的热爱
女儿:工作服是“爸爸的最爱”
曾和银个子不高,体型偏瘦,不笑的时候略显严肃,笑起来则像个调皮的小孩,压根儿就没有59岁人的样子。他满嘴都是新鲜词,诸如“偷菜”“微信”什么的,时不时还蹦出个英语单词,言谈间风趣幽默。他穿着白衬衣和深色的西裤。对于这身衣服,他女儿曾盈子再熟悉不过了:工作服——“爸爸的最爱”。
曾和银穿上这身工作服纯属机缘巧合。1976年春,绵竹县玉泉镇永宁村,20岁的曾和银是村里的会计。有一天,队长拉着他神秘地说,“有个印刷厂技工学校来招人,你老实,就你去吧。”这句话彻底改变了曾和银的命运。随后,他通过了体检和面试。临行前,他拉着母亲的手说,“妈妈,我去读书了。”“在哪里?”“广元旺苍。”火车载着曾和银前行,这是他第一次去那么远的地方,时间是1976年3月。
大大的铁门,学校和厂区在一起。天好蓝,四周全是山,山上盛开着大片映山红。这是曾和银对学校最初的印象。他口中的学校是成都印钞有限公司的前身——国营东河印制公司(简称“东河公司”),它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建立的“三线”企业。在那里,仅有初中文化的曾和银开始接触机械、电气方面的知识。
匠人气质2
多10%的思考
电解技术:刨根问底欲知其所以然
当时的东河公司下设印钞、造纸、机械制作和贵金属、热电4个厂。1977年,曾和银被分到东河公司503厂3车间电解班组。这个班组主要负责提纯贵金属,要求工人熟练掌握化学、电化学、物理化学等知识。曾和银跟着一位老工人,对于每道工序,他总要问为什么是这样做,但老工人答不上来。原来,电解技术是口口相传,有人会告诉你每一步怎么做,但从未有人去深究为什么要这样做,曾和银是第一个刨根问底的人。
老工人让他去找厂里的高级工程师——专门搞金、银电解的周师傅。“周师傅,您能不能给我讲一下电解方面的知识?”一天下班后,曾和银找到周师傅,特别诚恳地请教。然而,周师傅只看了他一眼,就头也不回地走了。曾和银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第二天,他又“贴”了上去,“周师傅!”“嗯?”好半天,对方才从鼻腔里发出声响。曾和银再次请求赐教,周师傅终于拿出一本化学书给了他。就这样,曾和银每天都去找周师傅。刚开始,对方老用没时间打发他。一年后,周师傅被曾和银的执拗劲儿打动了,于是主动找到曾和银,出题让他解答。如此一来,厂里员工宿舍就总是出现这样一幕:曾和银宿舍里的台灯通宵亮着,他坐在灯前,背影拉得老长。
那时,在技校读书的同学都分到了厂里上班,收工后大家喜欢一起出去“压马路”,但曾和银不想出去玩,他让隔壁邻居的小孩把门反锁,让同学们误以为他不在家,他则独自躲在屋里埋头学习。
为求证理论知识,曾和银经常到实验室做实验。5年时间,他熟练地掌握了高色金电解、低色金电解等技术。多年后,曾盈子脑海里还经常出现这样的画面:父亲坐在阳台地上,他身后是3米高的书柜,周围散落着很多书,他瘦小的身躯被书给淹没了。他一直看一直看……突然,他站起身,冲出家门!他一定是想到了什么问题,要去厂里做实验。
匠人气质3
多10%的挑战
千次实验:除掉专家除不掉的铋
1993年,东河公司更名为成都印钞有限公司。当时,公司在白银“除铋”技术上遇到了一个全国乃至全球贵金属行业公认的技术难题。“除铋”简单讲是这样一回事:白银提纯的基础原料要求含银量达到90%以上,这样才能进行电解提纯。但由于部分粗银原料中含有“铋”这种金属元素,这会导致白银变得很脆,以至于没办法进行生产。采用传统工艺根本无法除“铋”,或者说无法让“铋”含量降到符合标准的水平。
当时,成都印钞有限公司车间里堆放着100多吨粗银原料,中外专家来了一拨又一拨,但都一筹莫展。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给成都印钞公司下了死命令:如果当年不能解决这100多吨粗银原料,以后就不再提供金银原料。此时,曾和银在公司下属的金银精炼厂上班,他在金、银电解方面已达到了专家的水平。一天,厂门口贴出一张招标书:“3个月如果谁能解决这个难题,奖励7万元。提前1天,再奖励2000元。”一周过去了,无人揭榜。办公室主任按捺不住了,给曾和银打电话“求援”,“老曾啊,你是不是去把标书揭了。”曾和银回答,“标书就不揭了,但这事儿我应下来了。”其实,对于这个世界性难题,曾和银当时一点底气都没有。可他想,那么多专家都无法解决,即使最后不成功,自己也不丢脸。
于是,曾和银的吃住就全在车间了。他带着12个工人24小时反复实验,配电解液,调试温度,将原料投入电解槽,每次出来的银粉经检测后含铋达标、含银达标才算过关。每天晚上,他在所有工序完成后,就在角落“眯”一会。工人如果发现问题就叫他,他再起来重新配制电解液,一天至少要实验20次以上,1个月实验近千次。
1个多月后的一个晚上,曾和银把粗银原料放入槽中,随后像往常一样打起了盹。这一次,没人叫他,他那晚睡得特别香。曾和银一共用了25吨粗银原料,白银除铋新工艺终于研发成功,比限定时间提前1个多月。该白银除铋新工艺震惊了整个业界,填补了企业和国内行业的空白,曾和银也因此成为贵金属行业除铋第一人。当年,“解决”了多年积压的高含铋白银120余吨,创造直接经济收入800余万元,纯利润300余万元。
匠人气质4
多10%的谦虚
牛人低调:最爱说“喊我曾老头”
讲着自己的故事,曾和银总是嘻嘻哈哈的模样,言谈间还时不时自嘲一番,“我不是啥子厉害的人哈,比我厉害的多了去。”不过,要是想从他嘴里撬出金、银电解工艺的详细制作流程,他就会立刻严肃起来,连连摆手道,“这个不能说,这个是保密的。”即使想去车间看看,也要经过严密的安保审批。和钳工、焊工可以随时展示制作过程不同,千百年来,金、银电解工艺一直都很神秘,曾和银研究的技术只能说给厂里的人听。他每次研究出新的工艺,都会将方法手写在纸上,再交给车间里的工人。
常年的守口如瓶,让曾和银颇有点隐世高人的味道。在外人看来,这个老头普通得很,但在既是成都印钞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又是曾和银徒弟的曾鹏举这样的内行看来,曾和银就是业内那个“牛得很的人”。曾和银很低调,不喜欢别人叫他“主任技师”“全国技术能手”“中国金融系统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鹏举说,师父最爱说的一句话是“喊我曾老头”。
当我们在珠宝店里面对黄金、白银,看到的是其本身的重量和花纹,很难有人关注过这些贵金属背后的提炼者,还有他们穷其一生为贵金属付出的心血。还有几个月,曾和银就要退休了。他规划的退休生活第一站是去海南。“我早就想休息了。”他大大咧咧地说。可说起最近已研发成功的新银电解工艺,他就有些激动地挥舞起双手,“这个技术会大大降低贵金属材料的制作成本!”
成都晚报记者 胡科 (图片由成都印钞有限公司提供)
原标题:39年精心打磨 “曾老头”独创白银除铋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