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考生彭超,6岁那年失去双臂,但他励志奋发完成高考,并交出了603分的答卷。经媒体报道后,彭超一下成为全国各地励志的典型人物,各种采访、拜访、看望等接踵而来,他的生活因此失去了原有的平静。
各类采访活动已经安排到7月中旬,“励志”光环下的彭超坦言:“累得有些吃不消了。”
彭超:从来没有那么忙过
6月29日,高考后的彭超再次走进母校攀枝花第七中学“学习”,有电视媒体设定了上课读书、练题写字、老师辅导、参加体育活动等场景,录制重现他过去的学习生活。
6月22日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彭超和家人的时间几乎被志愿填报、记者采访、热心人士看望等占据,每一天看似过得很充实,但却不属于他自己。眼下时间的安排几乎根据来访人员进行调整着,原计划办暑假补习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等个人安排也只能放弃。
“目前电视媒体有十几家,网络、平面媒体有二十来家吧。”截至6月30日下午,彭超统计采访过他的媒体,“除了正在录制节目的攀枝花电视台外,成都还有3家电视台预约了采访,2个励志讲座要做,时间排到了7月中旬。”
对于来自各地的媒体采访要求,彭超向父亲表示:“很累。”父亲则希望他坚持,因为他的励志故事或许会影响很多人、帮助很多人。
“感觉从来没有那么忙过。”彭超坦言,高考都没那么忙过。不过,他还是笑着表示,“坚持一下,就过去了。”
专家:要适当学会说“不”
二度高考成名的彭超,在忙于应对各种媒体采访、外界人士拜访时,如何才能缓解自己心中的压力,做真正的自己?记者就此采访了四川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王英梅博士。
王英梅说,媒体关注彭超,证明他有关注的价值,但是每家媒体的角度不同,关注的问题和需要采访的方式也不同,彭超在事件作为新闻主体,他需要有自己的立场,“一个人从成长到成熟,有一个过渡的本领叫做对社会说‘不’,但并不是一味的反抗、阻抗、反对,而是要表明自己的想法、立场。”在面对媒体采访、或者外界人士的拜访等情况时,彭超可以选择性地根据自己的安排或者计划,进行沟通,以达到满足他人工作又不耽误自己时间的双赢局面。
“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对方也讲出自己的想法,双方表达的越多,重叠源就会多些。”王英梅说,求同存异、开诚布公地进行交流,适当让步,适当说“不”,可以让自己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原标题:采访已安排到7月中旬 攀枝花励志无臂考生喊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