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漏洞
有图≠有真相
事情最初在微博流传开,是因为博主配了逼真的现场图,但有华人受伤,不等于“排华”
马来西亚吉隆坡 发生排华暴动
来源:微博账号“津小美SAshAaaa”
内容:马来西亚吉隆坡发生马来人针多华人暴力事件,警察袖手旁观,有华人被当场打死,别的地方发生过同样的暴力事件,现在马华侨奔走相告:尽量不去马来人聚集的地方。国内的不要去马来西亚旅游。请大家转发扩散。
近日,一些社交网站出现传言,称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最近发生针对华人的种族暴力事件,警方处置不力,出现华人死伤,这些传言上还附有血腥照片。有媒体据此播发了有关“大马出现仇华风波”的报道,引起舆论高度关注。
目前,马来西亚政府、王室成员、警方等均已出面驳斥,称事件无关种族,呼吁民众保持冷静。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这原本是一起简单的犯罪案件,经网络不实传言引发了小规模群体事件,马来西亚政府已采取措施予以控制,所谓针对华人的大规模种族暴力事件并不存在。
A、事情本来是这样的……
一起盗窃案 马来青年偷手机被抓
事件源于11日傍晚的一起简单案件。警方说,在位于吉隆坡市中心的马来西亚最大电子用品市场刘蝶广场,一名20余岁的马来人青年试图在一家手机专卖店偷走一部手机,被店员发现。店员和商场保安合力将这名青年和他的一个朋友抓获,移交警方。现场闭路电视的录像记录了整个过程。马来西亚警方称,这是一起事实清楚的盗窃案。
马来西亚警察总监卡立说,负责此案的警员扣留两人中的其中一人,在未获得上司允许的情况下释放了另外一人。然而,获释的青年随后谎称自己遭到华人店家欺骗,纠集朋友,当晚到商场试图报复闹事,与店家发生冲突。店内部分商品和设备遭到破坏。
B、谣言却是这样传开的……
网传华裔先打人引发“仇华心态”
有关此事件的谣言11日至12日开始在网上流传。马来西亚圈子的言论集中在华裔商家出售山寨版手机欺骗马来客户、华裔先出手殴打马来青年等内容上,在网上激起一股“仇华”心态,很快衍生出各种版本和有关种族议题的传言。有些人甚至在网上散播不是此次事件的照片。
12日傍晚,大约上百人聚集在刘蝶广场附近,一度闯入广场打砸,但被警方赶回广场外的空地。不久,一家华文报纸的摄影记者在拍摄时突然遭到暴徒殴打,另外两名华文报纸的记者也受到攻击。警方出动防暴队和高压水枪,驱散聚集人群。暴徒在散去过程中向警方投掷爆竹等,继续闹事,在这个过程中,有车辆遭到打砸,数名民众受伤。警方最终控制了局势。事发地点已经恢复平静,吉隆坡也没有如传言形容的那样到处都是警察,气氛紧张。
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说,这是一起简单的犯罪行为,却被一些别有用心者从种族角度看待。“一起案件演变成为一起种族事件,这不应该发生。”纳吉布批评在网络上发布不实传言者“不负责任”。“许多上传到网络上的照片与事件没有任何关系。”事发后,警方已着手追捕闹事者、网上发布谣言者。随着事件真相逐渐明了,马来西亚各界开始自发呼吁不要相信谣言,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 据新华社
你是不是也为马来西亚排华担心过?
你是不是也为地球大降温刷过屏?
你有没有想过,你被忽悠了!
遇到大新闻
一看二辨三相信
新闻没原始出处 都是“耍流氓”
最简单的方法是搜索媒体官网,既然是重大突发新闻,那么该信息一定在其头条,否则极可能就是假消息。需要注意的是,官网也有很多假冒的,注意查看其网址结尾是.com还是.org、 .info及.xxx 新闻要有具体的受访人名字,除了译名还应附有其本国语言的名字。谐音人名是近年流行的假新闻常用招式。比如你在网上曾读过的韩国人抢了中国人的节日申遗的新闻大部分是假的,这类新闻里总是出现一个名叫“朴芬庆”的韩国教授,实际上是“嫖愤青”的谐音,纯粹用来钓鱼。
永远别信单独的消息源 不要相信任何单独消息源。如果你在某报看到一条消息,应该也上另一家权威报纸看看,永远要双信源证实。
离现场越近的消息源可信度越高
其实微博上的网友们很多都是坐在家里对着电脑复制粘贴的,他们知道的可能还没你多,所以不如移步新华社、路透社、CNN等主流媒体的官方网站刷首页,因为总有记者赶到新闻现场。
个人微博微信不能作为信息出处
原因很简单,新闻机构是拿长期的信誉作背书,这与其商业利益捆绑在一起,轻易不敢发不靠谱的消息。而社交媒体更重要的是传播,而且个人即使说错话,道个歉就完事了。
不要上“错误信息源”第二次当
严肃媒体有一套完整的流程机制避免未经核对的信息流进舆论市场,一般而言不会出差错,事件越重大,反而越小心。如果一个信息源出过一次错,基本上说明它不论作为机构还是个人,是不够谨慎的。
原标题:有一种盗窃案叫“马来西亚排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