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国内国际  »  正文

英国《金融时报》58年首次易主 被日经新闻拿到手

2015-07-24 10:45   来源: 参考消息网   编辑: 梁巍   责任编辑: 马兰

日本最大媒体公司日本经济新闻社(Nikkei)将斥资8.44亿英镑,从培生集团(Pearson)手中买入英国《金融时报》集团(FT Group)。日本经济新闻社凭借在最后一刻向这家总部位于伦敦的全球新闻机构发出的收购要约,击败了竞购对手德国斯普林格集团(Axel Springer)。

该交易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在这个媒体产业剧变的时代为培生集团对英国《金融时报》长达58年的所有权画上了句号。

对英国《金融时报》的竞购,最后演变成了日本经济新闻社和德国斯普林格集团之间的一场决斗。两家集团都急于通过进入英语市场,扩大其在国际市场的地盘。

斯普林格已经和培生集团开展了近一年的磋商,而日本经济新闻社参加竞购则是在仅仅五周前。不过,两位知情人士表示,直到这家现金充裕的日本集团达成协议的消息公布前15分钟,斯普林格才知道自己的交易落空了。

培生集团前任首席执行官玛乔丽•斯卡尔迪诺(Dame Marjorie Scardino)曾表示,“只有踩着我的尸体”才可能卖出英国《金融时报》。

而2013年继任的范岳涵(John Fallon)从未如此公开响亮地维护培生集团对该报的所有权。

最近几年,随着培生集团专注于巩固其全球最大教育企业的地位,该集团出售了旗下许多媒体资产,比如法国媒体集团《回声报》(Les Echos)。

这一并购交易适逢全球媒体产业急剧变化。传统报纸的印刷发行量和广告营收日渐减少。与此同时,数字新秀和谷歌(Google)等大型高科技企业纷纷进军新闻制作和投递产业。

范岳涵在英国《金融时报》总部发表讲话时表示:“我们已经到达媒体业的一个拐点……在这个新环境下,确保英国《金融时报》新闻和商业成功的最佳办法,就是让其成为一家全球化数字新闻企业的一部分。”

该协议将使英国《金融时报》与日本最畅销的财经报纸《日本经济新闻》同属一家公司,后者拥有312万订户。

私人持股的日经新闻社董事长和集团首席执行官喜多恒雄(Tsuneo Kita)表示:“我们的信条是提供高质量财经报道和其他新闻报道,同时保持公平和公正,这与英国《金融时报》的信条非常接近。”

英国《金融时报》总编辑莱昂内尔•巴贝尔(Lionel Barber)表示:“编辑独立是我们的文化中固有的一部分,它代表着英国《金融时报》的真正价值。”

这笔交易包括1888年创办的英国《金融时报》报纸、英国《金融时报》网络版(FT.com),以及《银行家》(The Banker)和《投资者纪事》(Investors Chronicle)等子刊,但不包括《金融时报》集团位于伦敦南华克桥1号(One Southwark Bridge)的总部大楼和其所持有的《经济学人》集团(Economist Group)50%的股权,后者出版《经济学人》周刊。

英国《金融时报》的业绩比许多竞争对手更好,其印刷版和数字版发行量在过去5年增长逾30%,至73.7万。培生集团昨日表示,英国《金融时报》集团去年为培生贡献了3.34亿英镑的销售额和2400万英镑的调整后营运利润。

昨日,培生集团股票上涨2.1%,收于12.34英镑。“该公司整体业绩不佳,因此处置一项资产显然是个好消息,”一位银行家表示。

收购谈判过程中,培生集团方面的顾问是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Evercore Partners、高盛(Goldman Sachs)和富尔德(Freshfields)律师事务所。日经新闻社方面的顾问是罗斯柴尔德(Rothschild)和世达律师事务所(Skadden Arps)。

58年来首次易主

英国《金融时报》自1888年创办以来,报道了无数的收购,也描述了自己所在行业一波又一波的整合、资产交换和贪婪大亨。

然而,尽管外界猜测不断,但英国《金融时报》自1957年以来没有更换过东家;那年,已经收购了从地方报纸到Lazard商业银行等多项资产的英国建筑公司S. Pearson Industries,收购了英国《金融时报》的控股股份,称其为“一笔稳健、保守的投资”。

当时的英国《金融时报》是一份三文鱼色调的伦敦报纸,其口号是“工业,商业,公共事务”。该报用仅两个段落的篇幅报道了自身所有权变更的新闻,并以权威的语气声明“管理和政策将严格保持不变”。

到了昨日培生集团(Pearson)宣布以8.44亿英镑将英国《金融时报》出售给日经新闻(Nikkei)时,两家公司的面貌都已经与58年前大为不同——唯一坚守的是办报之初就确立的编辑独立的政策。

1957年,新的东家明白,如果英国《金融时报》被视为受到Lazard银行议程的影响,集团在该行的投资将招致批评,于是它誓言除了任命该报主编外,不参与编辑部的任何决策。时至今日,英国《金融时报》社评栏顶部仍然印着1888年的庄严宣告:“不惧怕,不偏袒”。

培生集团早已出售了其在Lazard银行所持股份和其它多项资产,包括蜡像馆、葡萄园和电视制作公司,以便专注于全球教育市场,如今它对自己的定位是“世界领先的学习公司”。

多年来,培生集团一直用这样的说法为持有英国《金融时报》做辩护,即这家新闻机构属于“学习”的范畴内。培生集团将英国《金融时报》的内容用于专业教育课程,并获益于英国《金融时报》品牌的威望。然而,近年英国《金融时报》很少是一个投资重点,投资者也往往质疑新闻业分析师肯多克托(Ken Doctor)昨日所称的这种“奇特搭配”。

这些质疑声在10多年前英国《金融时报》亏损时比较响亮,近年随着英国《金融时报》数字营收和利润率增长而有所消退。就在本周,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师克劳迪奥阿斯佩西(Claudio Aspesi)曾表示,现在不是出售的时候:“英国《金融时报》表现良好,该报的前景如果说有任何明确方向的话,那就是在好转”。

但是,每当抢眼的东家,如新闻集团(News Corp)的鲁珀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和亚马逊(Amazon)的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买下《华尔街日报》 (Wall Street Journal)和《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Post)等知名报纸时,分析师们就会重新翻出他们的“整体与部分之和”模型。他们提出,英国《金融时报》是一项炫耀性资产,对另一个东家也许更有价值。

上世纪80年代末,默多克曾买入培生集团的股份,但不久就脱手了。后来,当潜在买家,如金融数据集团彭博(Bloomberg)以及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接洽培生集团的代表时,董事们权衡着自己的职责:一方面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另一方面惦记着履行前辈对英国《金融时报》的编辑自由所作出的承诺。其结果是,英国《金融时报》的未来是范岳涵(John Fallon) 2013年出任培生集团首席执行官以来面对的最敏感事项之一。他主持了一轮全面的重组,同时艰难应对各项挑战:传统教科书市场被数字化颠覆、美国教育预算收紧,以及围绕培生评估业务的争议与日俱增。

之前执掌培生集团16年、当过记者的玛乔丽斯卡尔迪诺(Marjorie Scardino)曾经誓言:“只要我活着就不会同意”出售英国《金融时报》。但范岳涵作出了更为谨慎的表述,他形容FT品牌是培生集团“极为珍视和极有价值的一部分”,但并没有承诺保留它。

2012年末,首席财务官罗宾弗里斯通(Robin Freestone)在一个投资者会议上表示:“我们研究了对(英国《金融时报》)的所有权,然后自问,‘我们是该报最好的东家吗?迄今的答案是肯定的。这个答案以后可能会改变。”过去10年里,培生集团逐步处置英国《金融时报》的外围资产——从其所持的欧洲报纸权益,到其在富时(FTSE)指数业务和金融数据提供商IDC所持股份——使得最终出售英国《金融时报》在操作上比较简单。

然而,培生集团保留了英国《金融时报》在1957年拥有的专业商业杂志,如《银行家》(The Banker)和《投资者纪事》(Investors Chronicle),以及英国《金融时报》1928年收购的《经济学人》(Economist) 50%非控股股权(这部分股权不包括在日经新闻交易内)。

就像培生集团改头换面一样,英国《金融时报》在日益数字化的全球新闻市场也自我再造了。当年Pearson买下英国《金融时报》时,这是一份每日销量不到10万份的英国报纸。如今该报已成为一款全球产品,拥有逾72万付费读者,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是数字订户。

在2005年上任的主编莱昂内尔巴贝尔(Lionel Barber)和2006年上任的首席执行官李尔庭(John Ridding)领导下,这份“粉红色报纸”发展了“数字为先”的经营模式。它原则上对内容收费,开创了一种“计量”在线访问模式,近年还推出“每小时成本”广告衡量标准,测定一则数字广告被观看的时长。

这些举措,再加上去年总发行量增长10%以及不断上升的盈利能力,帮助说服了日经新闻:英国《金融时报》已成为一个全球品牌,拥有颇有价值的受众群体和成长型数字业务,在一群依赖印刷版的对手中脱颖而出。

“英国《金融时报》是屹立于新闻业的跨界冠军,”分析师多克托表示。

随着来自出版业同行和资金雄厚的新生数字对手的竞争加剧,这一说法将受到考验,同样将受到考验的还有一个问题,即新的东家会否尊重编辑独立。

分析:日经力求向全球数字新闻品牌转型

对日本最大媒体公司日经新闻(Nikkei)的顶级高管来说,收购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FT)是他们多年来追求的一笔交易,这种追求的目的是把一个本土色彩浓厚的品牌转变为一个全球品牌,在朝向数字新闻的转型过程中生存下来。

成立于1876年的日经新闻拥有312万订户,已成为日本首席执行官和上班族读得最多的财经出版物。

就在达成这笔8.44亿英镑交易的四个月前,日经新闻任命冈田直敏(Naotoshi Okada)出任社长。冈田延续了前任喜多恒雄(Tsuneo Kita)制定的战略,后者寻求加强日经新闻的数字内容,在2010年推出《日本经济新闻》网络版,并投资于生活方式杂志《Monocle》和总部位于硅谷的数字笔记服务印象笔记(Evernote)。喜多恒雄仍是日经集团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

该公司在海外打造品牌的努力一直举步维艰,同时艰难应对着日本企业普遍面对的负担:不断萎缩且老龄化的国内市场。只有不到30%的日本人拥有股票,导致日经新闻的读者群较小。根据日本新闻协会(Japan Newspaper Publisher & Editors Association)的数据,日本各家报纸今年3月的总发行量为3970万份,在过去13年里下降了15%。同期日经新闻遭遇了11%的下降。今年6月,日经新闻的发行量达到273万份,其中43万为数字订户。

该报在2013年推出英文版的《Nikkei Asian Review》,以求提高海外知名度,但这份刊物一直难以构建读者群。

据知情人士透露,创办这份英文刊物时,该公司管理层曾表示,日经将成为“一份亚洲报纸,与英国《金融时报》和《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完全不同”。此人说,“买下英国《金融时报》与我们一向被告知的理念背道而驰。”

自安倍晋三(Shinzo Abe)出任日本首相以来,东京股市出现牛市,吸引创纪录数量的外资投入日本股票,这意味着作为有关日本股票的信息来源,日经新闻的吸引力再度上升。

正如分析师们所经常指出的,从历史上看,日本的牛市倾向于从“买什么都行”的战略渐渐演变到更具选择性的“炒股高手市场”。长期活跃于日本的基金经理们表示,正是在那个时间点上,日经新闻及其对策划中的企业公告的报道变得非常宝贵。

但在昨日培生集团(Pearson)以8.44亿英镑出售英国《金融时报》集团(FT Group)的消息传出之际,日经内部的一些人士表达了对收购价格的担忧。

1600亿日元的交易价格将拖累日经的资产负债表;截至去年12月底,其资产负债表上有1030亿日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014年集团销售额增长4.4%,至3000亿日元(合24亿美元),净利润同比下降10%,至102.6亿日元。

原标题:英国《金融时报》58年首次易主被日经新闻5周拿到手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