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的同事张企予去了山西榆次县明(鸣)谦村。这里是他叔公和一千六百多川军将士战死的地方。
张企予燃香祭拜。天沾衰草,风拭长涕,置酒抔土,似有金戈铁马之声破空而来。
张企予似乎看到,所有的抗战将士的忠骨热血埋洒之地,长出了神圣不可侵犯的血花来。
经由他的讲述和他为我提供的《张氏族谱》,我得以看到了一个家族的抗战史。
在山西英勇阵亡的九叔公
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富顺县志》第722页刊载了“(一)富顺县抗日战争阵亡将士名录”,我在第732页,找到一个人。
张曼伯,127师762团少校,1937年11月,牺牲于山西。
《富顺县志》说:张曼伯,学名曼裕(应为昌裕)(1897—1937)富顺县大城乡人……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张曼伯时任45军127师381旅营长,在师长陈离的率领下出川抗日,转战于山西各地。11月5日,381旅奉命驰援晋东,黄昏抵榆次县明(鸣)谦村(据调查,具体地点为该村小南庄),与日本骑兵遭遇,展开激战。张曼伯……拼死杀敌……在突围冲锋时,中弹牺牲。张曼伯以英勇壮烈闻名于时,灵柩运回四川时,沿途城市皆举行公祭。
这个张曼伯,在张氏族谱“昌”字辈中行九,张企予称他为九叔公。
和郭沫若共事的八叔公
张曼伯在抗日战争前线牺牲的悲壮经过,被人详细地记录下来:
曼伯在1937年11月随部驰援晋东,黄昏时抵达榆次县明谦村……曼伯身先士卒,几次冲锋,但出村不过三十米地,即中弹身亡,士兵几乎全军复(覆)灭……
这一段文字是谁记录整理下来的呢?
是张肩重,在“昌”字辈中行十八,是张曼伯同字辈的堂兄弟,张企予称他“八叔公”。
抗日英雄张曼伯战死沙场的消息传到武汉,时间是在1938年2月,当时张肩重已经在昙华林中学筹组政治部第三厅。张肩重与381旅旅长杨宗礼、还有侥幸脱险的张曼伯部下张伯明见面,详细了解张曼伯牺牲的经过。
为了抗日救亡,为了激励来者,张肩重向郭沫若和阳翰笙做了汇报,征得他们的同意,在昙华林中学内举行张曼伯烈士追悼会。追悼会通知了当时已在武汉市的川中袍泽前来追思,在第三厅的同志也都赠送挽词并参加追悼。杨宗礼旅长以下军队同袍,参加者近百人。
家乡富顺千余父老乡绅也举办了张曼伯烈士追悼会。
一九三九年四月,张肩重亲自向当时的军需处,为张曼伯家属请得烈士证并年领抚恤金九百元,直到解放。
《张氏族谱》里的其他英雄
《富顺县志》第576页上有载:张肩重,1908年生,毕业于四川大学法学院,民国21年曾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7年任郭沫若领导的政治部第三厅四科上校科长,民国38年任成都国税局长时,参加起义迎接解放。
政治部第三厅在周恩来、郭沫若领导下,一开始就把抗日宣传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把群众迅速动员起来,这就引起了国民党高层的恐惧,千方百计地阻挠第三厅的工作。1940年夏,他们又一次胁迫第三厅工作的文化人士集体加入国民党,受到以郭沫若为首的绝大多数第三厅工作人员的严词反对,纷纷提出辞呈。一部分人向周恩来表示要离开重庆,到延安去。
在集体请辞的人中,就有张肩重。郭沫若曾给张肩重书写了两副对联。
龙战玄黄弥野血,鸡鸣风雨际天闻。这是1938年书赠张肩重的对联。联上有“肩重仁弟嘱”字样,寓意艰难环境里充满乐观主义情怀。
1939年9月,郭沫若从乐山返回重庆,张肩重向他汇报“全国寒衣总会”监制暑衣的工作,郭沫若非常欣赏张肩重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当即撰联褒奖:
道义能担肩似铁,精神不动重如山。把“肩重”两个字嵌进对联里,说明郭沫若对张肩重在第三厅所担负的工作的高度认可。
查《张氏族谱》,还有张昌煦之长子张毓松,于1938年战死在抗日前线。
抗战八年,四川省出兵总计340万人,征兵数量占全国20%以上。
这张氏一本普普通通的族谱,一打开,竟然有那么多的铮铮铁骨、耿耿丹心迎面而来,实在是我民族强盛、国家进步的缘由之所系。
张花氏 文/图
原标题:写进族谱里的抗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