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蓝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场民主与法西斯、自由与奴役的大搏杀,更是一场旷古未有的民族解放战争。这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反对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彻底、完全胜利的战争。1937年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于11月20日下令迁都重庆。随着大片国土的沦陷和国民政府中心的西移,国家权力机构以及沦陷区各机关、厂矿、团体、学校纷纷迁到西南以及四川地区,这使得四川由一个地处西隅的省份一跃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但聚集了众多的人口、物资,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著名史地学家、教育家张其昀先生将之概括为“中华民族之国魂,亦即今日全民抗战之精神”,由此孕育了战时特有的四川文化,并逐渐成为城市精神的组成部分。
四川是经多次移民而成的一个人口大省,由此汇聚出勇敢、开朗、和谐、包容的文化。在国难当头的时刻,四川敞开了自己的怀抱,吸纳、安置了大量外来人口,并为抗战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四川为抗战补充了大量的兵员,先后应征的人员302万多人,占国统区应征入伍人员总数的五分之一;民工服役人数也在300万人以上。这些人当中还有为数众多的知识青年,可谓知识精英。1944年由于独山失守,全国发起“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响亮喊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全国约有15万知识青年从军,四川占四分之一强,这扭转了“好男不当兵”的传统观念,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而且改变了部分人抗战悲观的情绪。
四川并不富有,四川人还在物质、财力方面对抗战予以全力付出。尽管重庆和四川地区在成为战时首都和战争的大后方后,也成了日军袭击的重点目标,加之政府机关、工厂、学生与难民大量迁入,加剧了四川省财政上的负担,四川人民仍然紧咬牙关,承担起抗日主要基地的重任,四川省担负着国民政府财政支出的一半左右。在大量青壮年奔赴抗日前线的情况下,依靠守在家乡的老幼妇孺,拼命劳作确保粮食供应。据不完全统计,从1941年至1945年,四川农民提供的粮食达8500万石,占国统区征、借、捐粮的三分之一以上;募集的抗日民间捐款数字也位居全国第一。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正是抗战最终胜利的基本保证。
抗战期间内迁西南的高等院校共70余所,另外迁入的尚有大量文化学术机构以及中学、中专等等,逐渐形成了以重庆、成都、乐山、宜宾为核心的内迁文化区域,文人、学子带来的先进科学与民主学识,以及北方文化、江南文化、岭南文化、湖湘文化、秦晋文化等等,开始逐渐融入本地的风俗、饮食、语言、建筑与文化当中,形成了多元、开阔、包容度极强的四川文化。可以说,因为抗日战争,四川文化得到了一次血与火的洗礼,更获得了一次凤凰涅槃的新生。成都既是历史文化名城,同时又充满了鲜活气息。成都的魅力恰在于拥有独特的文化品位和精神气质:“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这12个字准确、凝练地厘定了成都的城市精神。徜徉其中,不但能深切感受到深厚的历史积淀,还能发现抗战精神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原标题:抗战意志所造就的城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