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专题稿源  »  正文

重温当代文学史上有关“抗战记忆”的长篇小说

2015-08-22 14:11   来源: 成都日报   编辑: 董乐   责任编辑: 马兰

刘海/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一批和传统表现形式相结合有关的“抗战通俗小说”文学经典,代表作有《烈火金钢》《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苦菜花》等,它们以离奇的故事情节、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紧紧抓住了读者。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重温这些当代文学史上有关“抗战记忆”的长篇小说,战争给人类的灾难,对人性的考量,反对战争,渴望和平仍是当今社会值得深思的主题。

《烈火金钢》

作者 刘流

我读《烈火金刚》是1965年上初中的时候。班上有个叫王希云的同学,在班里他的年龄大一些,他的绰号便叫王大汉。课余时间他总抱着一些厚厚的小说在看。一次他上课看书入迷 ,老师都走到他的面前,他也不知道,结果书被老师收缴了。下课后他苦苦恳求老师,直到期末老师才归还了他。老师还书的时候对他说:“你喜欢看这样的书,就应该向英雄学习,读书也不应该误了学习。”王大汉一个劲点头。在书被缴的日子里,王大汉一副痛心疾首神不守舍的样子,每当同学问起他啥子书让他那么难过。“《烈火金钢》。”不就一本书嘛,值得你这样,同学们笑他。“你们不懂,这个小说写得太精彩了。”在王大汉的口中,我知道了《烈火金刚》这本书。

《烈火金钢》把我带到了抗日烽火的那个年代。黄昏,滹沱河边的军事要塞桥头镇,日本侵略军的猫眼司令亲自率领鬼子主力部队对猝不及防的八路军某部突袭,一场血战展开了。鬼子大队长毛利伙同当地伪军大队长高铁杆率领的伪军部队赶来支援,八路军某部内外交困,只得强行突围。史更新率领精英干将拼死掩护,八路军主力得以突出包围圈。负责断后的战士们伤亡惨重,所剩无几,身负重伤的史更新且战且退,尽量吸引敌人的火力。鬼子和伪军循着枪声,包围圈越来越小。枪声消失了,敌人开始了搜索。奄奄一息的战士纷纷死在敌人刺刀下……

这场力量悬殊的战斗中,史更新的料敌如神、丁尚武的勇猛英武、肖飞的智慧果敢;猪头小队长的骄横残暴、毛利的狡诈疯狂、高铁杆的丧尽天良将其推向了一次次高潮。战斗渐渐转入尾声,暴雨中,狼狈逃回县城的猪头小队长向猫眼司令请罪,欲当众剖腹谢罪。最终史更新亲手击毙了猫眼司令,点燃了罪恶的细菌船。八百万冀中军民团结一心,在生死关头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就是几十年后的今天,说起这些故事我还记忆犹新。

《烈火金钢》的壮观场面难以再现,成了读书人甜蜜的回忆。 但是,人们仍然在仰望星辰,因为“书之对于人类,正如记忆对于个人那样重要”。(约翰·鲁巴克《读书乐》)我们所面对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面对的入世现实,对知识的渴求量更大,更迫切,因而,也更需要书。人们企盼作家们经过长时间的生活与文化积累,会喷发出炽热的岩浆;人们也更需要潜心阅读,从中寻找民族进步、国家振兴和通向世界进步潮流的入口和舍生忘死的英雄主义与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

《敌后武工队》

作者 冯志

《敌后武工队》是作家冯志根据自己抗日战争时期武工队的战斗经历创作的。一部描写冀中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抗日斗争的长篇小说。它通过描写主人公魏强率领的武工队,在敌后同日伪军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讴歌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战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赞美了中国军民在强敌面前不屈不挠、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寇疯狂地把侵华战火烧向整个中华大地。中华民族被迫开始了“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的抗战。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沦陷区,开辟抗日根据地,有力地牵制了侵华日军的主力部队,缓解了正面战场的军事压力。1942年5月1日,侵华日军纠集日伪军五万余人,在空军的配合下,出动坦克、汽车几百辆,由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冈村宁次亲自指挥,对冀中根据地发动了“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

《敌后武工队》这部小说正是以此为背景展开笔墨的。根据党的指示,冀中军区九分区派遣魏强带领敌后武工队进入敌人心脏地区,开展敌后斗争。魏强率领的40多名武工队员深入敌后,杀日寇、锄汉奸。故事从武工队炮轰中间镇炮楼开始,情节波澜起伏,包括:智斗日本宪兵队长松田、智杀汉奸侯扒皮、奇袭南关火车站、巧夺黄庄、火烧梁家桥、智擒日寇头目松田和大汉奸刘魁胜……

40多个精悍的武工队员,首先闯到侯扒皮所驻守的中间镇,炮轰炮楼,狠狠打击了他的气焰,使他恐慌不安,也使百姓们精神振奋。这时,魏强率领的小分队,与杨子曾和蒋天祥等分别来到号称“小延安”的西王庄住下来,得到堡垒户赵河套及群众的精心掩护,因而三个多月过去了,他们频频打击敌人,搞得敌人日夜不宁,而松田和刘魁胜组织的“联合清剿队”,连一点武工队的影子也摸不到。以一支短小精悍的武装工作队,深入到敌人后方,用生命、斗志、勇气谱写了一部英雄主义赞歌。《敌后武工队》中队长魏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不愿意过那提心吊胆的生活,我们喜欢太阳,我们要欢乐、歌唱。我们愿意没有战争,永远和平,也就是为的这,才拿起武器来战斗……”

《苦菜花》

作者 冯德英  

抗日救亡的烽火在胶东半岛昆嵛山区燃烧。王官庄贫农冯仁义,为逃避恶霸地主王唯一的迫害,两年前只身闯关东,留下仁义嫂拉扯着五个孩子艰难地度日。牛倌出身的共产党员姜永泉领导乡亲们武装暴动。仁义嫂的大女儿娟子拿起父亲的猎枪参加了这场殊死的战斗。暴动胜利,王官庄群众公审并枪决了王唯一,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仁义嫂冲破重重阻力,支持娟子当妇救会长,投入抗日斗争的洪流。秋末的一个夜晚,国民党特务、王唯一的叔伯兄弟王柬芝奉命回到王官庄。他伪装进步,骗取群众信任,当了小学校长。其妻虽出身破落地主家庭,却不甘做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不堪丈夫的精神折磨,爱上了长工王长锁,并生下女儿杏莉。王柬芝利用妻子的隐私,挟制王长锁为他传送情报,进行特务活动。伪军分队长、王唯一之子王竹根据王柬芝的情报,带领日伪军洗劫王官庄,残酷地杀害了副村长七子等人。

群众怀着仇恨的怒火祭奠烈士,村党支书德松、娟子的弟弟德强等参加了于得海团长率领的八路军。仁义嫂这位革命的母亲更加坚毅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并参加了抗日救亡工作。她怀着母爱,做军鞋、关怀住在她家的战士。八路军某部兵工厂迁到王官庄,敌人妄图破坏兵工厂,鬼子大队长庞文突然袭击王官庄,将群众赶往南沙滩,母亲——仁义嫂被捕。敌人严刑拷打,逼母亲上山找兵工厂埋机器的地点,她却把敌人引到雷区挨炸。根据地人民终于夺得了反“扫荡”斗争的胜利,并在革命战争中受到了锻炼。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伟大胜利,极大地鼓舞着根据地军民。总攻开始了。军民们英勇奋战,终于全部歼灭守城的敌军,红旗插上道水城头,千万人的欢呼震撼着大地。在这胜利的时刻,母亲一家终于团聚了。鲜艳的红旗和阳光映照着这位躺在担架上的英雄母亲。她深情地注视着女儿秀子手中的鲜花,特别是那金黄色的苦菜花吸引着她,她好像尝到苦菜根清凉可口的苦味,嗅到了苦菜花的馨香,脸上露出欣慰的、幸福的微笑。

《苦菜花》记录了人们逐渐觉醒,奋起反抗的经过,在一个平凡母亲的身上看见了不平凡的一面。她让我们看到一位平凡母亲的刚强。她的坚强和伟大的爱国精神最终促使她在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领导下走上了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革命道路。正是有千百万这样母亲的觉醒,才是我们抗击外来侵略和压迫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铁道游击队》

作者 刘知侠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读《铁道游击队》是在看了电影过后。影片中铁道游击队员活跃在铁道线上打击日寇,让敌人闻风丧胆的英雄形象留在了我的心里。

这部小说写得太精彩,太吸引人了。小说的内容也太丰富了,电影不足以表达完整的故事。一打开这本书,仿佛就会看到让日本鬼子闻风丧胆的铁道游击队,正雄赳赳气昂昂地向你走来,他们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在临枣线上展开武装活动,又西去临城附近,以微山湖为根据地,坚持津浦干线的对敌斗争。你简直不敢相信,这些神兵天将竟以短枪和便衣,战斗在敌人据点林立、重兵据守的铁路线上,破铁路、闯火车、搞机枪、夺物资,在火车上打歼灭战、闹得天翻地覆,震撼敌伪。面对敌人疯狂反复进行的“清剿”“扫荡”和无数特务的秘密搜捕,他们都机智勇敢地一一粉碎。他们以坚强的意志,坚持到抗日战争胜利,迫使近千的鬼子铁甲列车部队向他们投降。那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勾动你的心弦。你不得不对李正、刘洪、王强、芳林嫂等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们肃然起敬。

这部小说在叙述惊险有趣故事的同时,塑造出了众多生动可爱的人物形象。每个人物的个性和面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而表现出来。刘洪拉队伍,扒火车杀鬼子,显出他豪爽的性格和英雄的本色。王强定计打洋行、劫票车,看出他足智多谋和胆大心细的性格特点。政委李正的沉着、细致和原则性,是通过进山整训以及替鲁汉解酒、为林忠送粮、劝告刘洪撤退等故事得以表现出来的。其他如彭亮会开火车、林忠会打旗语、鲁汉勇猛、小坡机灵等,性格不同,个个丰满,为我们展示出了铁道游击队员的英雄群像。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样的小说会一气看完,书中铁道游击队员小坡的歌声却会永远回响在耳边 。

原标题:感动几代人的抗战经典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