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搜索首页 新闻 视频 图片网 更多» 专题 评房网
新闻首页  »  国内国际  »  正文

施一公将升任清华副校长 称教学科研都不会丢

2015-08-24 07:49   来源: 京华时报   编辑: 廖雅莉   责任编辑: 马兰

昨天上午,清华大学召开发布会介绍施一公研究组剪接体的三维结构、RNA剪接的分子结构基础重大研究成果。这一成果被同行称为“RNA剪接领域的里程碑式突破”,有国外同行评价称:“施一公取得的这项成就将得到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认真考虑。”发布会上,施一公对即将升任清华副校长一事作出回应。他说,无论做副校长还是别的什么,教学和科研都绝对不能丢掉,这是“对自己的承诺”。

■公布成果

带领三名“85后”年轻人完成

北京时间8月21日,美国《科学》杂志同时在线发表两篇研究长文,题目分别为《3.6埃的酵母剪接体结构》和《前体信使RNA剪接的结构基础》。两篇文章均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施一公带领三名“85后”年轻人完成。

第一篇论文中,施一公研究组利用冷冻电镜图像处理和三维重构方法,获得了剪接体高分辨率的三维结构。这是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捕获真核细胞剪接体复合物的高分辨率空间三维结构。第二篇论文对剪接体的RNA组分进行了细致的结构分析,搭建了前体信使RNA被剪切、连接的原子模型,阐述了剪接反应进行的分子机制。

施一公介绍,受制于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展,人类曾经对基因剪接体的认识精度只能达到29个埃米。但是,2013年,冷冻电镜技术上取得的巨大突破,使得他的团队得到的结果不仅逐步将分辨率由11埃提高到5.9埃,再提高到3.6埃,且其解析对象是真正的剪接体,并首次在近原子分辨率上看到了剪接体的细节。

据了解,人类约35%的遗传紊乱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单个基因可变剪接引起的。而施一公团队的最新成果解析了剪接体高分辨率的三维结构,并阐述了RNA(核糖核酸)执行剪接的工作机理,对人类进一步理解生命、揭示与剪接体相关遗传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结构基础和理论指导。

■谈及科研

取得突破的喜悦胜过中彩票

在发布会举行的同时,施一公即将升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的消息也正在清华校内信息网公示。

问及升任副校长后,该如何平衡教学、科研和行政,施一公说,他有一个对自己的承诺:无论多忙,教学和科研都是不能丢掉的。

“我每年在清华大约有100节课,这是雷打不动的,无论是做副校长还是什么,一节课都不会减少,只会增加,因为我是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坦言,现在,他在科研上投入的时间已经不如自己2008年刚回国的时候多了,但是也大约有一半时间在老老实实做研究,在实验室与学生一起讨论课题、写文章、看文献等。

“从今年3月到现在,5个月的时间里,我至少有一半的时间用在了RNA剪接体的研究中,课题里面有大约一半的图是我自己做的。”施一公说,“做科研的都知道,哪怕是中200万甚至2000万的彩票,也赶不上在实验室做研究取得突破时的喜悦,那种喜悦完全不同”。

没认真想过是否能拿“诺奖”

据介绍,自1993年RNA剪接的发现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其中的分子奥秘,期待早日揭示这个复杂过程的分子机理。2009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得主、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杰克·肖斯德克表示,剪接体是细胞内最后一个等待解析结构的超大复合体,这两篇论文为理解剪接体的结构和工作机制带来了巨大突破。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细胞与分子医学系教授付向东表示,通过对剪接体近原子分辨率结构的解析,解决了该领域的核心问题,是RNA剪接领域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也是“近30年中国在基础生命科学领域对世界科学的最大贡献”。

著名癌症生物学家、美国杜克大学药理学院讲席教授王小凡说,“我相信这一发现将作为生物学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而彰显于世,因为它解决了无数科学家都向往解决的生物学基础问题。我个人认为,这项成就将得到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认真考虑。”

不过,对于是否能得“诺奖”,施一公表示并“没有认真想过”。

他说,因为现在的媒体环境,如果说从来没有这种想法也不可能,但从来不可能认真去想什么时候能得诺贝尔奖。

“其实我们在研究一线,不可能为了得诺贝尔奖做课题。国内对于诺贝尔奖太关注了,其实可以淡化一点,多关注一下基础领域还有哪些难题没有解决。”施一公说。京华时报记者张晓鸽

原标题:施一公将升任清华副校长 称教学科研都不会丢

网友跟帖仅表达其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全搜索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理性评论、文明发言,勿发布违法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我们将不予发表或删除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和损害公序良俗的信息。


本日 本周 本月
关注排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