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在陕西省延安市东北的桥儿沟,有天主教堂一座和窑洞数十孔,门口有一大石,上题“鲁迅艺术学院”,为1940年毛泽东亲笔题写。75年过去,游人不绝。漫步其内,不时有几段歌曲凌空激荡,使人热血沸腾,这就是《黄河大合唱》。
抗战时期,《黄河大合唱》被评价为“一曲大合唱,可顶十万毛瑟枪”。
1
缘起:词与曲的相遇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是《黄河大合唱》的诞生之地。
它的曲作者冼星海曾在这里开荒种田、教书授课。“冼星海在延安共一年零六个月,时间虽短,却是他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光。”鲁艺文化园管理办公室主任李振武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冼星海1938年11月到延安,先后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教员、主任,1940年5月离开延安,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
冼星海1905年生于广东番禺,父亲早逝。他随母亲到东南亚,后回广东,做过打字员、工人、夜校教员和岭南大学音乐教员。21岁时,至北大音乐传习所,兼任北大图书馆助理员;1929年加入田汉的南国剧社;翌年,赴巴黎学小提琴,苦学六年,靠勤工俭学维持生计。
1935年回国,冼星海投身汹涌澎湃的国防音乐运动。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他加入上海救亡演剧第二队,辗转各地宣传抗日。翌年11月,奔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
“冼星海来的时候,鲁迅艺术学院不在现在的桥儿沟,而在延安北关的文庙一带。” 李振武说,1938年2月,毛泽东、周恩来等倡议在延安成立鲁迅艺术学院,设戏剧、音乐、美术系,后增设文学系,又成立了一些研究室和实验话剧团等;1939年8月,迁至桥儿沟。
“桥儿沟有好多革命单位,工人夜校、中央党校等,当时是将中央党校的地方让给了鲁迅艺术学院,可见中央对鲁艺的重视程度。”李振武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冼星海尽管在鲁艺的待遇相当高(一月津贴15元),但当时条件艰苦,一边教学,一边还得开荒种地、纺纱织布。“鲁艺师生共开荒600多亩地;冼星海白天上山刨土,晚上还提马灯到各单位教歌。”
在这样的日子里,他遇见了光未然。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生于湖北光化;1938年10月,这位青年诗人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东渡黄河到吕梁山抗日根据地;在黄河壶口,看见黄水滔滔、船工大吼,极受震撼。1939年1月,在吕梁山行军时不慎坠马、左臂骨折,他被送进延安边区医院,在病床上写出《黄河颂》;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冼星海在现场听得“很兴奋”。2月26日,冼星海到医院看望光未然,说想谱写黄河颂的大型音乐。
2
酝酿:窑洞里的朗诵
《黄河大合唱》词与曲的相遇并非偶然。《黄河大合唱》延安首演指挥邬析零,生前曾向媒体回忆,冼星海和光未然此前在上海、武汉就合作过,突然在延安相逢本身就很兴奋。“光未然来延安之前,冼星海在鲁艺已创作出《军民进行曲》《九一八大合唱》《生产运动大合唱》,所以说在延安的这段时间是他音乐创作上的巅峰期。” 李振武告诉成都商报记者。
1939年3月1日,抗敌演剧三队邀请冼星海到延安的西北旅社,光未然拿来了刚刚脱稿的《黄河大合唱》全部歌词。邬析零回忆,这天晚上,在西北旅社这间宽敞的窑洞里,月光掩映,34岁的冼星海坐在窑洞靠门边的位置上。光未然坐在靠窗户的土炕椅子上,他面前有一张桌子,桌上有几盏油灯,油灯的火焰照亮了他手里的词稿。
光未然所在的抗敌演剧第三队,前身为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话剧移动第七队,由武汉拓荒剧团吸收平、津、沪、汉学生组建,光未然任中共支部书记,邬析零是队员,曾演出多部抗日剧目。邬析零说,当晚光未然首先向冼星海大略说明《黄河大合唱》歌词的创作过程,详细介绍其结构:由体裁形式不同的8首歌曲组成,男声合唱、男声独唱、诗朗诵、女声齐唱、男声对唱、女声独唱、轮唱、大合唱;每首歌前冠有“说白”,“它是歌曲的引子,为歌声的进入开道铺路,在前后两首歌曲之间起到承前启后的衔接作用”。“我们从来没有听到过这样的结构,不禁为之动容。冼星海和我们一样,脸上露出惊喜兴奋之情。” 邬析零回忆。
在冼星海的手稿《我怎样写》中,他也把《黄河大合唱》称为“现阶段救亡歌曲的新型歌曲”。“‘黄河’的歌词虽略显文雅一点,但不会伤害它的作风。它有伟大的气魄,有技巧;有热情和真实,尤其有光明的前途。而且它直接配合现阶段的需要,提出保卫黄河的伟大口号。它还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寻种同感。”冼星海自己这样评价《黄河大合唱》的曲与词,“在歌词本身,已尽够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的黄河的历史了。”
邬析零回忆,1939年3月1日的那个晚上,25岁的光未然还拿起《黄河大合唱》的400多行歌词,朗诵起来,窑洞里灯光摇曳。“我们的心随着抑扬顿挫的诗句节奏而跳动,听完最后一句’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全窑洞一片安静。顷刻,掌声响彻整个窑洞。掌声中,冼星海激动地站了起来, 一把将词稿抓在手里:‘我有把握把它谱好!我一定及时为你们赶出来!’”
3
谱曲:6天,6夜
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曾向媒体回忆,1939年3月26日至31日,冼星海在简陋的土窑里连续6天6夜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谱曲。
“听母亲讲,六天六夜,父亲创作始终处于亢奋状态。他手握拳头一边唱一边写,不知不觉写出了60多页手稿,桌上堆成一个小山。创作达到忘我之境时,父亲竟情不自禁地把手中的烟斗敲断了。他把毛笔杆插在烟斗上,长长的烟斗就这样伴随着他继续创作。”冼妮娜说。
冼妮娜是冼星海唯一的女儿,于《黄河大合唱》同年降生。
冼妮娜听母亲钱韵玲讲述,当时延安的生活条件很艰苦,但这群知识分子思想很乐观,比如没有咖啡,就把黄豆磨成粉拌上少许红糖,这被鲁艺师生称作“土咖啡”。
冼妮娜还听母亲说,冼星海喜欢甜食,创作前因延安买不着糖果,母亲就托光未然买了两斤白糖。“随后,在父亲盘腿坐在炕桌前激情创作《黄河大合唱》的日子里,伴随着他的是一撮撮抓放进嘴里融化的白糖、超长烟杆吐出的腾腾烟雾和‘土咖啡’飘出的香味。”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黄河大合唱》是糖水化成的美妙乐曲。” 李振武笑道。
不过,在邬析零的印象中,冼星海的谱曲过程并不简单,足有20天。邬析零回忆,1939年3月12日,他受邀到冼星海家,向冼星海介绍抗敌演剧三队的渡河实况、壶口壮景和吕梁山根据地的战斗情况,至少4个小时以上。冼星海要他不厌其详地描绘。他边哼边解释,冼星海一时“忽然好像有所感悟,调过头去,拿起铅笔刷刷地在纸上记下好几个动机音型”。
这年3月底的一个晚上,邬析零又到冼星海家。“他正坐在小矮凳上,把谱纸放在膝盖上,凑着菜油灯的暗黄亮光,谱写《黄河颂》。星海兴奋地站起来说:‘你来得正好,八个歌子,我已经写好了七个。就是这首《黄河颂》太难写了。我谱出了三个,但一个也不满意。’”邬析零说,直到3月31日,他才从冼星海手中拿到《黄河大合唱》的全部清稿。
邬析零记得,这本清稿是用白粉莲纸抄写的,手工装订成册,小于16开本,册边整齐如刀切。“打开看,字迹清晰秀丽,通本一字不涂,一字不改,每个字都在规定的位置上。”
4
首演:木鱼、煤油桶伴奏
邬析零是《黄河大合唱》的首演指挥。抗敌演剧三队担当合唱队,鲁迅艺术学院的十余名师生组成了临时乐队。首演之前,他们进行了紧张的排练和预演。当时延安缺乏伴奏乐器,除了鲁艺的三四把小提琴,就是口琴、二胡、三弦、笛子,还有锣、鼓、拔。
邬析零回忆,当时的谱架是用木板搭的,伴奏甚至动用了竹板和木鱼。冼星海还用煤油桶做成了低音胡琴,“又看上了学生李焕之系在腰上的大号搪瓷缸,把吃饭的20多把勺子放进缸子奋力猛摇,哗啦啦啦伴着管弦锣鼓齐鸣,模拟出呼啸奔腾的黄河浪涛”。
排练时冼星海常来审听,邬析零还记得冼星海一次说:“一开口像个英雄摆着架子唱‘我站在高山之巅’,黄河之水就像在你脚下,那就不是黄河颂,而是高山颂或自我颂了。”
预演结束后,他们在鲁艺的操场上合影留念。这张照片被保存至今。
1939年4月13日晚,《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观众千人以上。这场杂用木鱼、煤油桶、搪瓷缸伴奏的演出,“台下发出狂热而持久的掌声”,轰动延安。
“从此在延安的各种集会上,《黄河大合唱》一演再演,合唱队由100人增加到500人。”据媒体公开报道,在庆祝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一周年的晚会上,再演《黄河大合唱》,冼星海亲自指挥,毛泽东、刘少奇等出席观看。另据冼星海当天日记,毛泽东看完大喊了三声“好!”周恩来还为《黄河大合唱》亲笔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当时有报纸评论:一曲大合唱,可顶十万毛瑟枪。“它能震撼多少仁人志士的抗战志气呀!”李振武向成都商报记者感叹,《黄河大合唱》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的经典,影响深远。
《黄河大合唱》响彻中外,至今不衰;76年之后,闻之犹令人热血沸腾。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旧址内,冼星海的照片挂在窑洞的墙壁上,静静的。成都商报首席记者 牛亚皓
原标题:《黄河大合唱》冼星海谱曲6天6夜 为抗战发出怒吼